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946年 1月,根据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叶剑英的命令,时任冀察热辽军参谋长的李聚奎被调入北平军调部工作。   1月 15日,北平军调部中方交通处处长耿飚奉命乘军调部美国方面提供的军用飞机,专程赶往张家口和承德接罗瑞卿和李聚奎。 在赴北平的飞机上,耿飚向李聚奎介绍了军调部的情况。他说:“军调部是根据国共双方关于停止 国内军事冲突的协定而建立起来的,机构设在北平,由国共双方和美国各派一名代表组成。其中,美方代表被邀请充任主席,作为三方会议的召集人。我方代表是叶剑英。”他还进一步指出:“目前,我方在军调 部的主要工…  相似文献   

2.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一方面声称要谋求国内和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另一方面,又在和平烟幕的掩护下,加紧军事部署,制造军事冲突。美国政府为了扶持蒋介石.于1945年12月15日任命前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为特使.以“调处”中国内战的名义来华。面对这种形势.中共采取“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同蒋介石进行政治谈判,国共双方代表达成有关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作为履行停战协议的机构,设立三个委员,分别代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规定美国代表被邀请充任主席。作为三方会议的召集人。  相似文献   

3.
1946年1月10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政府签署公布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命令》等4个停战协定,为监督和保证停战令施行,同时商定在北平成立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和美国代表参加的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军调部设3个委员,国民党方面的是郑介民,共产党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曾说过:“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这是对被誉为“特务王”的李克农的最好评价。李克农是中共情报和特务机关的首脑,他为党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我党长期以来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人物。国民党也有一个大特务,这个人就是毛人凤。李克农与毛人凤曾有过一次斗智斗勇的较量。  相似文献   

5.
萧竹 《党史纵横》2010,(6):56-59
新中国刚成立初期,国民党特务在大陆活动猖獗。国民党保密局从台湾派遣“王牌杀手”封企曾密赴上海,执行“1243”行刺上海市长陈毅的任务。这项计划是由国民党保密局局长毛人凤亲自制订并经蒋介石审核后批准。台湾方面认为此项计划“必能成功”,但是就在封企曾刚准备行动时,就被我公安机关破获,号称“王牌杀手”、“杀人魔王”的封企曾最后伏法于上海龙华刑场……  相似文献   

6.
金志宇 《党史博采》2022,(10):54-58
<正>1955年4月,参加亚非国家会议的中国代表团乘坐的印度民航“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被炸坠毁。炸机案件发生前后,国共双方在隐蔽战线上展开激烈较量,美国、英国、印度的情报机关也参与其中,使得案件的侦破更为曲折复杂,成为引发国际舆论界关注的焦点事件。台湾特务积极蓄谋实施暗杀“克什米尔公主号”爆炸案,是由台湾“国防部情报局”策划实施的。台湾特务机关实施此案,蓄谋已久。1955年1月上旬,台湾特务机关“中美联合工作总部”派黄姓和邓姓两名特务到香港,同国民党“保密局”(当年3月改称“情报局”)在香港的特务组织一起策划针对中共的破坏行动。  相似文献   

7.
1949年底,重庆解放后,人们在戴公祠院内的一座花台下以及原戴笠警卫室的房内挖出了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的杨虎城、宋绮云两家烈士遗体。其中,宋绮云的儿子“小萝卜头”年仅8岁。 “小萝卜头”,学名宋振中,乳名森森,祖籍江苏省邳县八路乡杲堂村。他是著名烈士宋绮云和徐林侠的幼子,1941年3月15日出生于古都西安。由于父母相继遭国民党军统特务逮捕入狱,年仅8个月的森森随  相似文献   

8.
吴日中 《湘潮》2004,(2):39-40
1945年2月20日,在国民党政府的陪都重庆发生了特务田凯非法行凶,枪杀电力工人胡世合的惨案。中共中央南方局顺应民意,领导和发动了一场震惊全国的反对国民党特务统治的群众运动——“胡世合运动”。这场运动的直接指挥者即是湖南籍中共党员刘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三湘大地才俊  相似文献   

9.
程昭星 《世纪桥》2009,(8):36-37
1962年夏季,台湾国民党政权利用国内经济困难之机,企图大规模窜犯沿海地区,叫嚣要“反攻大陆”。国民党间谍特务机关为配合国民党政权的军事冒险,组织大量武装特务窜犯沿海地区,企图“创造里应外合的反攻行动”。  相似文献   

10.
根据研究抗日时期党史的需要,我们对国民党特务机构“上饶集中营”一九四二年迁入福建后的一些情况作了一些调查,现简述如下。“上饶集中营”是一九四一年一月“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为囚禁被俘的新四军抗日将士和爱国志士而设立的。一九四二年六月,日寇侵犯浙赣铁路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历史上,由反动统治者制造的奇冤惨案到处可见。本文讲述由一出话剧引发的惨案,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其导演是国民党特务,受害者是三百多名无辜学生。惨案的发生地在四川省江津、綦江两县交界的綦河边。这就是“綦江惨案”或叫“綦河大屠杀”。 1937年1月,国民党在武昌成立了“军事委员会战时干部工作训练团”,简称“战干团”。蒋介石兼  相似文献   

12.
1946年3月17日,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因所乘飞机失事,身亡.下葬时,其由北平所携一柄“龙泉”剑在飞机起火后仍未焚毁,便成了他的陪葬物.“龙泉”剑是清代乾隆皇帝所钟爱并随身佩带30多年的宝剑,为什么竟成了戴笠棺中之物呢?这里面有一个折射着国民党官场腐朽黑暗的曲折过程.  相似文献   

13.
奸计大白     
《伍豪等脱离共产党启事》乃国民党要员张冲所泡制。 1932年夏,一天,国民党要员张冲来到上海为死去的中统特务主持丧事,他对特务黄凯说,近来中共经济困难,可能有许多共产党员动摇,可以试用周恩来的化名“伍豪”冒充刊登脱党启事。于是,由张冲起草了《伍豪等脱离共产党启事》,由黄凯派人送登上海各报。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一方面声称要谋求国内和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另一方面却在和平烟幕的掩护下,加紧军事部署,制造军事冲突.美国政府为了扶持蒋介石集团,于1945年12月15日任命前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为特使,以“调处”中国内战的名义来华.针对这种形势,中国共产党采取“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同蒋介石集团进行政治谈判,国共双方代表达成有关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作为履行停战协定的机构,设立三个委员,分别代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和美国.美国代表被邀请充任主席,作为三方会议的召集人.按照三方协议,军调部受军事三人小组——周恩来、张治中和马歇尔的领导.时任十八集团军参谋长的叶剑英作为中共代表,与国民党政府代表郑介民和美国代表饶伯森进行三方谈判,调处国共间的军事冲突.  相似文献   

15.
应铭 《世纪风采》2008,(7):40-42
毛泽东曾说过:“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这是对被誉为“特务王”的李克农的最好评价。李克农是中共情报和特务机关的首脑,他为党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我党长期以来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人物。国民党也有一个大特务,这个人就是毛人凤。李克农与毛人凤曾有过一次斗智斗勇的较量。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迫害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在江西设立了两个集中营:一个是人所共知的上饶集中营,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官兵;另一个是泰和马家洲集中营,主要囚禁中共地方干部、地下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前者由“军统”特务机关看管,后者由“中统”特务机关看管。被关押在集中营的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为了抗日和自由,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反抗和斗争。囚于马家洲集中营的谢育才夫妇,弃子越狱,终于逃出了虎口。  相似文献   

17.
1940年初春,在国民党特务首脑机关,发现了~个共产党的“红色电台”。共产党人利用军统的电台、密码搜集情报,甚至直接向延安发报。蒋介丑闻讯,十分震惊,大骂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戴笠亦十分惊恐,军统的电台是自己亲自布置的,人员也是自己亲自派的,难道共产党的势力已经潜伏到了军统内部?的确,这个“红色电台”的成员是由中共南方局安插的,为首的还是一个姑娘,她的名字叫张露萍。南方局交给张露萍的任务是:领导在军统局电讯处的张蔚林等地下党员,成立中共特别支部;与南方局军事组直接联系,负责传递情报;待机在军统特务机关内…  相似文献   

18.
这是发生在抗日反顽斗争最艰苦时期。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国民党顽固派在我国东南相继破坏了中共浙江、江西、粤北省委和南方工作委员会,接着又调兵遣将,妄图也一举搞垮福建省委。他们在军事“围剿”未能得逞后,便采取了更阴险毒辣的特务手段,于是,福建省委与庄征等同志,同国民党特务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战斗……  相似文献   

19.
黄禹康 《世纪风采》2009,(11):39-41
张国焘于1938年叛变投靠国民党,在蒋介石的要求下,张国焘正式加入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任特种政治问题研究所主任,少将军衔。在军统局里,这可是一个不小的官职。所以,不少原国民党特务都对J张国焘嫉妒得要命。  相似文献   

20.
在福州市解放前夕,蒋介石曾亲临福州布置福州市的防御,要求驻榕国民党部队死守福州、厦门等城市,以屏障台、澎、金、马。但当时奉命镇守福州的国民党将领李良荣、李延年等人也知道,福州失守不过是个时间问题,守是毫无意义的。此时,他们做得更多的倒是进行“后事”的安排方面。以台湾为中心的庞大的国民党特务机构纷纷采取所谓“应变”措施,他们四处安插特务,秘密布置联络网,以为日后配合国民党的“反攻大陆”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