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很多大学中学语文教材、鲁迅诗歌选读本及研究文章,把鲁迅《自嘲》诗中“漏船载酒泛中流”一句,解释成“漏水的船载着酒在激流中行进,比喻处境的险恶。”我觉  相似文献   

2.
江平 《中国律师》2002,(4):69-69
我曾在国栋主编的《中国大律师》一书中写了一个序,题名为“律师兴则国家兴”,为我国律师制度在国家民主化、法制化中的作用呐喊。两年后,国栋又拟主编《律师文摘》,我想为律师的气质呐喊。美国前总统卡特曾说过一句话:“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律师,但我不能说我们拥有的正义就最多。”这句话颇值得我们深思。律师是国家民主法制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众多的律师又恰恰不能必然说明民主法制的加强,这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律师本人的素质与气质不同。在我们今天的律师队伍中也确实存在极大差异,有些律师是民主法制的破坏者,是邪恶的支…  相似文献   

3.
说“巉岩”     
“巉岩”是常用的联绵词,但近来对它的解释却常常发生错误。本文试图指出这些错误,并探索该词的本义和别义。李白《蜀道难》中有这样的诗句:“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其中“巉岩”一词,传统的解释是形容山势峻险的样子,《李太白全集》王琦注引李善《文选》注说:“山石高峻之貌”,尽管不甚贴切,但还不太离谱,并没有分训。近年来的唐诗选注本,却往往把它作为偏正结构的复合词而分训了,或解释为“高峻的山岩”、“险峻的山岩”,  相似文献   

4.
过去,我对鲁迅先生笔下的浙东“二丑”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只能囫囵吞枣地粗读《二丑艺术》,甚感遗憾。最近,在报纸看到《圈点浙江四大“腐败名托儿”》(3月21日《服务导报》),觉得像鲁迅先生刻画的“二丑”角色,翻出鲁迅先生的作品来重读,我真对鲁迅先生佩服至极———这四个“腐败名托儿”早就被鲁迅先生脸谱化了,这四个“二丑”给世人上演了一场浙江的地方戏!鲁迅先生说,“二丑”和小丑不同,身份比小丑高,而性格却比小丑坏。看看这四大名“托儿”,果然如此,身份因贪官而鸡升,干的都是坏到骨子里的事儿:臭名昭著的瑞安“地下组织部长”陈时…  相似文献   

5.
近日,鲁迅之子周海婴写的《我与鲁迅七十年》一书畅销,全国各地有数十家媒体争相连载,为此,2001年11月15日,中央电视台“聊天”节目播出了半小时对周海婴的专题访谈。节目中间有一段,周海婴说:“我打官司不是为了钱。”主持人倪萍问:“关于鲁迅的后人,社会上人们有所传说是很自然的,有一种传说是关于鲁迅的后人为鲁迅著作版权打官司的事。有人说鲁迅先生的后人都比较爱钱,这样的话你听到过吗?”周海婴答“:这个传闻已有很多年,从1980年以后一直到现在。我背的这个不叫‘黑锅’而叫‘钱锅’已有20年……那次我访…  相似文献   

6.
读《“畸”的自述》(载《人民司法》1983年第6期)后,我有些不同看法。 “畸”是古汉语中的一个字。 《康熙字典》是这样解释的:“畸,残田也。井田为正,零田不可井者为畸。地势多邪曲,井田取正方,则田必有畸零。划井者必计零以足其数。”浅白地说,井田制施行的时候,划分井田剩下的头、尾、边、角  相似文献   

7.
“不准把鲁迅歪曲成人道主义作家”,“反对用抽象的人道主义解释鲁迅思想”,这是二十年前批判巴人同志时提过的口号。经过那次批判运动以后,大家都讳言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直到去年,陈涌同志在一篇文章中还反复强调:鲁迅完全没有周作人那种人类相亲相爱的思想,完全没有周作人那种温和的资产阶级的抽象的人的观点(见《文学评论》1979年第3期《鲁迅与五四文学运动的现实主义问题》)。总的意思就是说,鲁迅的现实主义创作与人道主义是毫不相干的。  相似文献   

8.
说不通     
“就在同时代,同国度里,说话也会彼此说不通的。”这是鲁迅先生的文章《看书琐记(二)》里开头的话。(《鲁迅全集(五)花边文学》)。接着,鲁迅引了巴比塞的短篇小说《本国话和外国话》,说是一法国阔人在家里招待在欧战中出生入死的三个士兵,阔人家的小姐也出来招待这三个兵,但彼此无话可说,三个兵觉得“坐在阔房间里,小心得骨头疼”。阔小姐也觉得“和他们是连话都谈不来的”。直到回到自己的“猪窠”,这三个兵才遍身舒适,有说有笑。这三个兵又和被法军俘虏的德国兵打手势交流,发现这些德国俘虏,倒是说“我们的话”的人。于是,兵们想:“这世间…  相似文献   

9.
鲁迅七律《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的“横眉”半联,毛主席曾作了精辟的解释:“‘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毛主席这一解释,一些为这首诗作注的同志也都在注释中引用。可是,有些人却对毛主席的指示和鲁迅的本意作了错误的理解。他们往往把“千夫指”曲解为“千万人  相似文献   

10.
冯锡刚 《政府法制》2014,(32):37-37
据鲁迅的挚友和学生冯雪峰回忆.1933年年底,他因身份暴露不便留在上海,进入江西中央苏区,任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长,与毛泽东有了交往。对鲁迅心仪已久的毛泽东了解冯雪峰与鲁迅的关系,在一次交谈中对冯雪峰说:今晚不谈别的,只谈鲁迅好不好?冯雪峰告诉毛泽东,鲁迅在读了毛泽东作于井冈山时期的几首诗以后,认为有一种“山大王”的气概冯雪峰虽然没有提及具体作品。但可以推测是流传甚广的《西江月·井冈山》充满“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自信.  相似文献   

11.
一、《国语》的书名对于《国语》书名的涵义,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说:“《国语》是一种国别史,分别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事,而主要在记言,故名为《国语》。”按他们的理解,将《国语》的“语”字解释为言语的意思,即因为是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君臣的谈话言语,所以被命名为《国语》。但从《国语》本书中提及“语”的情形来看,这样的解释似还不够确切,现略加闸述如下,以就正于专家。  相似文献   

12.
鲁迅在《扣丝杂感》一文中说过:“无论是何等样人,一成为犯人,则不问其‘猛’之大小,我觉得他的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通。那结果,在内,是使该猛人逐渐变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趋势。在外,是使别人所看见的并非该猛人的本相,而是经过了包围者的曲折而显现的幻形”。何谓“猛人”?鲁迅解释说:“这是广州常用的话,其中可以包括名人,能人,阔人三种。” 今日名、权、势、钱四字,只要占着其中一项以上者,便可以有“猛人”之尊号。官,是“猛人”中最吃香的一种。有一些人想当官,其实便是想当‘猛人”。而那些包围…  相似文献   

13.
(一)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了一对亲兄弟。他们的关系被描写成吃人者与被吃者的关系——“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时隔七年多,鲁迅在《弟兄》中又写了一对亲兄弟,一反吃人与被吃的关系,“他们两个人就象一个人”似地融洽,真所谓“弟兄怡怡”了。这样的家庭还有什么弊害可言呢?似乎是找到了挽救这种家族制度的灵丹妙药。但鲁迅在小说中设计了一个“假想敌”——猩红热。从而使这个“鹡鸽在原”的家庭失去了平衡感。鲁迅再一次告诉我们,中国“圣人之徒”倡导的家族制度,已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进  相似文献   

14.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当廉颇得知蔺相如多次回避与他争夺地位高低的原因是把国家忧患放在前头,而把个人恩怨放在次要地位时,“肉袒负荆”登门谢罪,说了这样一句话:“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这句话中的“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一般都解释为“竟不知道你对我宽容到这种地步”,并无歧义,但对“鄙贱之人”解释却多种多样,颇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我在某商店购物时,该商店正在进行“每月一天购物不花钱”活动。半个月后,我发现我购物的那天正好为不花钱日。当我拿着发票找商店报销时,商店解释说一天只给一个消费者报销,并拿出告示说已明确规定了“最终解释权归本商店”。我注意到,很多广告中都有“最终解释权归已”的字语。请问这样的规定合法吗?“最终解释权”应由谁来解释呢?李铁军  相似文献   

16.
“两高”在《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对如何计算被盗物品的数额问题作出了比较详尽的规定,但其中有些规定不甚明确或者缺乏可行性,因此,在司法实践中难以具体操作。本文仅就“中等价格”和盗窃违禁品问题谈一些个人的浅见。一、关于“中等价格”问题《解释》首次在部分被盗物品的核价上采取了取中原则,引进了“中等价格”这一概念。《解释》第3条关于“如何计算被盗物品的数额”中的(1)规定:流通领域的商品,按市场零售价的中等价格计算;类似“按中等价格计算”的规定在《解释》第3条中有处。《解释》作这样的规定,显然是要在一些被盗物品既无国家定价和国家指导价,又无其它现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可以确定其价格的情况下,力求  相似文献   

17.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两句究应如何理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字面上看,至少可以作如下四种解释: 1.(我)神游故国,应自笑由于多愁善感(“多情”)而早生华发。2.(我)神游故国,多情之人(可以指作者的亲友,也可以指周瑜)应笑我早生华发。3.(周瑜)神游故国,他这位多情之人应笑我早生华发。4.(周瑜)神游故国,(他)应笑我由于多愁善感而早生华发。前两种解释都把“故国神游”(即“神游故国”的倒装,此点无歧义)的主语理解为作者自己,后两种解释则把主语理解为周瑜。而对“多情”一句的主语和句法的理解又各有不同。胡云翼《宋词选》持第一说。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对“故国神游”的主语是谁未注,对“多情”一句则认为是倒装句法;“谁在笑?是自己笑,却不曾说呆了”。味其注语,似于第一说为近,但与胡说都语焉不详。1980年第3期《学术研究》载叶金同志《“故国神游”辨》一文,认为第一说“不合情理”,从而提出了上述第四种说法,文长不具录。  相似文献   

18.
我爱你,《中国监察》,爱你是我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导师。1997年9月,我被市委任命为中共雨湖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上任伊始,区纪委办公室杨主任给我送来了一本《中国监察》杂志。作为纪检战线的一名新兵,我如获至宝,从此与《中国监察》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使我的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军功章里有《中国监察》的一半。”这样说,我认为一点也不过分。这样说的不仅是我一个人。记得一位基层纪委书记曾感慨地对我说:“《中国监察》值得一订。如果说我们单位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的话,首先应该感谢《中国监察》,因为是她告诉我如何当好纪…  相似文献   

19.
<正> 编辑同志: 在法学文章中,常见“公安、司法机关”、“公安、检察、司法机关”、“政法、公安机关”、“公安、司法、政法机关”等提法。我认为这些称谓不合逻辑。形式逻辑告诉我们:属概念和种概念是不能并列的,因为属概念包含在种概念之中。我们先看“公安、司法机关”这个提法。很明显,“司法机关”是种概念,“公安机关”是属概念,前者包容后者,二者不能并列。为什么说“司法机关”是种概念呢?《法学词典》对“司法机关”一词是这样解释的:“行使国家司法权的机关。……在我国,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见,上述提法是不能成立的。再看“政  相似文献   

20.
少年时代,捧着鲁迅小说《长明灯》,什么也不懂,却破例地背熟了一首童谣式的谜语:“白篷船,红划楫,摇到对岸歇一歇,点心吃一点,戏文唱一出。”那时节,我真羡慕鲁迅:他小时候能听到这么有趣的谜语。青年时期,我重读“白篷船”,直觉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流迎面扑来,那奇妙的构思着实令人神往。静言思之,我依稀领悟了这样一层道理:鲁迅未必在写真,那是因为他生活底子厚实,写作技巧高明,所以既能入乎少年儿童之中,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