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鑫  张莉 《行政与法》2012,(10):14-17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群体性社会冲突时有发生。经济发展与政治调控是政府的两个基本能力,然而,两个基本能力的不平衡发展使得社会冲突不断出现,可以说,社会冲突是社会深层次矛盾所导致的不稳定问题的一种外化。因此,只有努力促使经济发展与政治调控的平衡与互动,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我国青年价值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 《法制与社会》2011,(6):233-233
当前,世界处于价值观深刻变革的时代,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的冲突,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其影响也日益突出。本文就社会转型期我国青年价值观的构建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与冲突观念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我国经济运行方式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结构也由过去的总体性社会转向市民社会。社会结构质的转变必然带来社会异质性、流动性的增强,也必然引起冲突的量、质、功能和性质的新变化。但是,我们关于社会冲突的观念仍停留在总体性社会的传统思维框架下,相对于急剧的社会转型还显得十分陈旧和落后。对社会冲突应从量和质这两个维度入手,才能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防止社会离心力的增强、促进社会的整合和团结,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解决社会冲突的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在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合理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构建社会冲突调节机制是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而回顾苏联解体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我们发现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及其诸多社会冲突引发的全面危机是其解体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阐发苏联社会冲突调节机制的缺失,论证构建合理的冲突调节机制是化解冲突实现社会和谐所需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岳经纶  颜学勇 《公共行政评论》2013,(3):14-37,166,167
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强,工作和生活领域的冲突逐渐凸显,成为影响人们福利的一种新社会风险。在过去三十多年中,欧洲福利国家已经进行了不少旨在减少工作—生活冲突,促进工作—生活平衡的政策实践,并且取得了比较全面的政策效果。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同样面临着工作—生活冲突这一个新的社会问题。然而,与欧洲相比,工作—生活平衡在我国仍然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政策实践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借鉴欧洲经验并研究和探讨中国情境下的工作—生活平衡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我国劳动力市场变迁以及社会政策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应对我国由于社会变迁而带来的新社会风险,保障和提高人们的福祉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转制和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各种社会矛盾逐步凸显,各种社会冲突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绕不过去的瓶颈难题.沿着“法律制度与社会冲突相关联”这一研究途径,具体分析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冲突的成因,由此提出建立法律安全阀机制来应对社会冲突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人际冲突是社会组织中人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对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如何解决和有效地利用冲突,推动组织的不断前进,是社会组织中领导面临的重要问题。人际冲突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如何有效利用,化冲突为机会。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分析社会组织中人际冲突的概念、来源、性质、影响,提出了新型人际冲突解决"双赢模式"思路,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人际冲突解决方案,对领导者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政法学刊》2017,(6):49-56
关于中国社会稳定已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强调中国存在一系列挑战国家权力和破坏社会关系的冲突事件,社会稳定危机密布;另一种观点强调由于中国政治权力的排他性和封闭性,社会处于刚性稳定的风险状态。但是,实践表明中国虽存在一系列社会冲突,却没有爆发整体治理危机,而是呈现动态稳定的局面。这种社会动态稳定源于官民分治、全面维稳、话语反制和策略变通四个方面的治理建构,它们分别发挥着政治风险阻断、体制力量联动、德治形象构建和实用主义稳控的作用。这一发现为理解社会动态稳定及政府在社会风险应对中的治理建构提供了启发。  相似文献   

9.
促进社会和谐中大调解机制的改革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目前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经济、文化、意识形态领域都发生深刻的变化,经济利益相互摩擦、思想观念相互碰撞,社会纠纷和矛盾冲突凸显。为此一种新的纠纷解决方式——“大调解”应运而生。大调解机制的产生顺应时代的潮流,符合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效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张玲 《法制与社会》2011,(6):189-191
经济的高速增长在深刻塑造、改变人们生活面貌的同时,却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群体性事件的多发让维护社会稳定成为当前社会转型期的热门话题。只有从根源上深刻认识社会矛盾的成因,准确定性社会冲突的类型,才能理性定位、化解当前的社会利益冲突和矛盾,并据此提出转型期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冲突理论视角看和谐社会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立会 《河北法学》2008,26(3):47-50
分析和研究西方的社会冲突理论,认为一定程度的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直面我国当前社会冲突的现状,认为只有正确面对社会冲突,理智地谋求冲突问题的解决方法,才能将冲突的正功能发挥出来,将冲突变为合作、和谐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江淮法治》2012,(20):7-9
相对于强势的资本力量,劳动者无疑处于弱势,而劳务派遣工则是弱势中的弱势。如此庞大的群体如果得不到善待,权益失去平衡,势必拉大贫富差距,恶化生活困境。在加剧劳资冲突的同时,也累积底层群体的怨气,在伤害社会公正的同时,也埋下巨大的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这两个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社会冲突日益普遍化和显性化。本文把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冲突定义为这两个不同利益群体由于利益、价值观念等的差别和对立而引发的斗争。文章在刘易斯·科塞的安全阀理论视角下,分析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社会冲突,认为农民工群体内安全阀制度的欠缺是社会冲突产生的催化剂,接着提出通过安全阀制度的构建来控制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社会冲突,并且对安全阀制度提出了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14.
转型时期的社会失范行为往往引发激烈的治理反弹。事实上,社会冲突的背后是社会权力的生长。在制度化不足的转型期,社会冲突有可能演化为社会暴力甚至犯罪,从而引发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紧张状态。异化的维稳暴露了社会暴力行政控制的非理性。社会的生长本身并不简单依附国家力量,正相反,社会的力量本身成长于国家之外,并形成对国家的权力结构性约束。因此简单以政府来控制社会秩序的制度设计存在内在缺陷。而在政府转型中,应该积极向社会放权,并在法律可控的的条件下维持社会冲突妁边界控制。  相似文献   

15.
郑郁 《法制与社会》2011,(13):293-293
经济与社会转型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时代背景,它是整个社会系统一种结构状态的过渡,这期间还需要社会体制的转换利益格局调整和价值观念变化。在这个进程中,各个阶层和群体的矛盾和冲突激化在一起的,而且这种状况正在不断呈现。本文在一方面阐述社会冲突的内涵和起源,另一方面旨在彰显社会转型下的社会冲突表现以及诱发的根源,以及简述法在解决社会冲突中的基本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律师业务中的义务冲突呼唤正当行为理论律师是一个充满着矛盾、斗争的职业,律师业务中义务冲突随时可见。这是因为律师的执业活动形成两方面的关系,一是律师与当事人的关系,二是律师与社会的关系。在律师与当事人、律师与社会的三角关系中,律师处于私权利(律师与当事人)与公权力(律师与社会)的交汇点上。有时私权利与公权力是不发生冲突的,比如律师代表私权利追求公权力的保护(民事诉讼中居多)和适当处罚(刑事、行政诉讼中居多)。有时则是发生冲突的,这种冲突往往带来了律师的义务冲突:比如,提出证据方面的冲突。担任辩护人的律师,一方…  相似文献   

17.
诉讼过程法律评价与社会评价的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明 《法学评论》2007,25(6):51-57
诉讼过程以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为目标,但对于诉讼过程的法律评价与社会评价却难免发生冲突。导致这种评价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评价主体所持的评价标准与采用的评价方法不同。这种评价的冲突会产生削弱司法权威的消极作用。实现诉讼行为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需要协调对于诉讼过程法律评价与社会评价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唐飞 《人民调解》2011,(5):38-39
矛盾纠纷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如果矛盾纠纷产生后,当事人双方持续处于对抗性、攻击性的冲突中,轻者会破坏彼此关系,伤害相互感情,重者可能会转成刑事案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人民  相似文献   

19.
权利的社会本原——在社会冲突与社会合作的视野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权利产生、存在与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权利的实现能吸纳或者消解相当一部分社会冲突, 促成一系列社会合作,使社会秩序得以形成、维系并协调发展。社会冲突在伸张主体利益的同时,有利于提升权利意识;其在重划利益格局的同时,有利于创设新的权利规范。社会合作所具有的消除社会冲突、促进社会有序的功能为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安全、和平、有序的社会状态有利于权利的实现。而且, 社会合作为权利的实现增加了有效性。在社会合作中,行为规则的确立和行为理性的运用使行为结果具有可预测性,从而降低了行为成本,增加了权利实现的顺畅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法院与社会冲突的法理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明志 《法学》2004,(11):22-29
人民法院的发展成就与当前社会公众对法院的评价构成了一种冲突。在法治框架下 ,这种冲突具有正当性。法官职业化是司法公正的根本保证 ,是树立司法权威的基础 ,应成为人民法院应对与社会冲突的根本途径。加强与社会的沟通 ,也将对缓解冲突起到辅助性的作用。文章最后分析了加强法官职业化和加强与社会沟通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