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距离     
《党政论坛》2008,(10):7-7
距离,是神秘的符咒,是神圣的约定。距离产生规则,距离产生希望,距离产生美好,距离产生畏惧,距离发生隔膜,距离生出渴望。人与人,因距离而相识,因距离而相亲,因距离而反目,因距离而成仇,因距离而相互思念,因距离而彼此完善。  相似文献   

2.
矛矛 《党政论坛》2008,(18):12-13
一头浓发,尽管灰白,却总是梳理得奔放而高雅,端庄的面容充满了真实而丰富的表情,一副做工极精致的金色无边框眼镜,智慧而坚定的眼神,略多却不夸张、充满活力的手势,讲究而合体的服饰,有力的步伐,这些都是在描绘一个我们熟悉的人——吴仪。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意义     
生活远远不仅是活着。生命是一种不断生成、不断交替的无情延续。我们的父母其实不曾离去,他们由我们而得以永生,而我们自己则将永生于我们的孩子之中。人类创造了社会及其制度,同时,作为人类的我们,将由此而代代相续。人们创造的美,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黯然失色。无疑,我们的躯体总有一天必将腐烂,  相似文献   

4.
郭媛媛 《民主》2009,(8):46-48
人间万事营生种种,皆因人之需求而生、而成。人饿,则有稻粮菽麦之种植;人冷.则有棉麻布帛之织制;人愁,有歌吟声箫之成韵……那么,京剧呢,这一当今被公认的国剧,诞生于19世纪,兴盛也衰微于20世纪的中国传统戏剧的一种,无非也是中国文化特有情境之中的艺术生产.应国人即时之需而有、而长、而盛、而衰。其过程.必然是初始时的零星,到壮大后的鼎沸,  相似文献   

5.
董仲舒 《民主》2011,(5):56-56
近读《聊斋志异·藏虱》,其文如下: 乡人某者,偶坐树下,扪得一虱,片纸裹之,塞树孔而去。后二三年,复经其处,忽忆之,视孔中纸裹宛然。发而验之,虱薄如麸,置掌中审顾之。少顷,掌中奇痒,而虱腹渐盈矣。置之而归。痒处核起,肿数日,死焉。  相似文献   

6.
詹伟明 《党政论坛》2009,(22):60-60
唐朝的郭子仪担任中书令时,一直深得皇上的器重:他权倾天下而不被朝廷所猜忌,功劳盖世而不被君主怀疑,享尽了荣华富贵而不被君主所责怪,这在唐朝历史上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7.
龚毅 《党政论坛》2008,(24):10-10
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磕磕碰碰,面对来自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如果双方针锋相对锱铢必较,很可能会因一件针头线脑的小事,而引发一场“世界大战”。要想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你不妨顺水推舟,将错就错,也许能收到“化千戈为玉帛”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肖复兴 《党政论坛》2008,(20):23-23
二、穆索尔斯基穆索尔斯基是一位退伍军人,为了参加俄罗斯著名的“强力集团”的活动而毅然退役,自因母亲去世而第一次酗酒之后,终生酗酒成性,在音乐家中,大概只有西贝柳斯能够和他相比。只是虽然一样是喝酒,但西贝柳斯活到了九十二岁,而他只活到四十二岁。  相似文献   

9.
多一点雅量     
骆玉明 《党政论坛》2010,(14):56-56
志向远大而器量狭小的人总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前者促使人采取积极的行动,而后者却不能够提供行动所需要的周旋空间与意志的支撑,就像嗜酒而无量的人,比谁都倒得快。  相似文献   

10.
“实”,就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就是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实”是我们党对工作的一贯要求,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名言:“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事实证明,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狠抓落实的结果。而存在的许多问题,又正是抓而不实的后果。抓而不实,不仅难以产生正面的工作效果,还可能给后续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就必须狠抓落实,只有将抓落实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工作才会显现意义,才会产生效果。  相似文献   

11.
女性领导处理与男下属的关系应该讲究和谐艺术,努力完善自我,柔中有刚、近而有距、尊而不妖、威而不傲、赞而助之信之、幽而默之。讲究艺术,讲究策略,与男下属和谐相处,共创事业辉煌。  相似文献   

12.
湖南沅陵因为是水能资源大县,而成为水能开发大县;因为是水能开发大县,而成为库区移民大县;因为是库区移民大县,而可能成为国家级贫困大县。水电水库建设客观上给沅陵带来了发展机遇,但更可能滞缓当地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库区老百姓为之做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而恶化的生存生态环境正严重影响着几代移民的生存和发展,为此,需要寻求破解库区民生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李乃毅 《党政论坛》2009,(20):10-11
羲皇制礼,文史开篇。炎黄行道,龙脉传衍。尧舜禅让,立仁树典。大禹治水,弘义创范。群落聚首,众生耕园。黄河滋养,长江润涵。捕鱼于湖泊,狩猎于丛山。游牧于草泽,农桑于井田。含南麓之灵秀而聪慧,采北野之平实而勤勉。纳东海之浩瀚而博达,染西陲之苍莽而豪悍。物华疆袤,风淳民善。承幸神佑,祈福天赡。然大道不平,悬日浑暗。王奢政虐,官逼民反。  相似文献   

14.
史学界对因俗而治的理解大多关注其地域性、民族性,很少有人以动态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它不但具有民族地域性而且在历史长河中体现出明显的时代性。这一点多不为人所发。清政府对伯克制度的调整表明,因俗而治理念下允许制度改革,以此推之,新疆建省理应是因俗而治的时代性要求和表现。而近代新疆动乱是因俗而治的“恶果”,还是因俗而治遭到破坏的表现。这也是十分值得学界探讨的。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的师道精神,源远流长。“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安贫乐道精神,“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躬身自省精神,“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刻苦好学精神,“有教无类、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敬业爱生精神,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师德精髓,也是炎黄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赵春芬 《学理论》2009,(20):137-138
民国时期旅蓉同乡会乃同乡组织的一种“新的形式”,它既具有同乡组织的共同特征,又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因成都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和抗战爆发而发展迅速,因受西方民主思潮影响而广纳会员,因军政会员的入会而政治特性显著。  相似文献   

17.
站在最高处     
当你真正懂得失败只是暂时的,而不是整个人生,昨天在昨夜已经结束,而明天是崭新的开始时,你就站在了最高处;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08,(10):10-10
树懒是生活在中南美洲热带雨林里的一种奇特的动物。它行动极其迟缓,因完全适应了树栖生活而丧失了地面活动的能力。平时倒挂在树枝上,毛发蓬松而逆向生长,毛上因附有藻类而呈绿色,在森林中难以被发现。  相似文献   

19.
一 窗外的月亮,和我窗内的灯光对视,仿佛一颗圣人的心,在和我的心灵对视。洁净而又明亮,亲切而又柔和。  相似文献   

20.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党政论坛》2014,(20):22-22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转眼蓝烟变成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而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己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己积得太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