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彭德怀、滕代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彭德怀等党员同志非常重视党组织和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根据地建立前平江起义时期还是根据地建立后苏区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贯穿于党和部队的具体工作当中,帮助大量新党员克服了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扩大了党组织的群众基础,加强了党的凝聚力和军队战斗力,同时也为党在后来的革命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十分重视根据地的思想政治工作,徐向前、陈昌浩、傅钟、刘瑞龙、熊国炳等一大批根据地领导人在这方面都有许多重要指示、精辟论述和创造性的实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经验,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3.
从选举运动看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举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领导的民主选举运动极大地丰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证了选举运动的合法性和严肃性;充分的宣传动员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选举原则体现了选举运动的民主性和普遍性;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选举方法保证了选举结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今年正值古田会议召开85周年,重温古田会议历史,反复学习领悟毛主席关于古田会议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思想方法和政治智慧,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务实求实的工作作风,对于我们深刻领悟贯彻习主席关于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支军队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是为什么出发的。85年前,我军政治工作在古田奠基,新型人民军队在古田定型;85年后,我们重回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目的是寻根溯源、饮水思源,重整行装再出发!习主席亲自决策召开这次会议,亲临古田和我们一起重温我党我军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并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6.
政党是阶级社会中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的中坚分子通过取得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执政地位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政治理想的政治组织。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根据地进行了长时期的局部执政实践,开展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把落后的农村变成了先进的红色区域.取得了丰富而宝贵的局部执政经验.本文将对党在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在夺取国家政权后,基本上是延用革命党的价值、思维、组织、体制和行动逻辑对国家与社会进行改造,塑造了一种独特的政治模式,集中体现为密切相关的四个特征:革命化的政治状态,理想性的政治价值,全能型的政治结构和动员式的政治治理。革命党领导下的这种政治模式在政权巩固、社会重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规定了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行动起点、路径选择和总体面貌,并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形态、制度体系和发展道路形成的历史前提。  相似文献   

8.
要闻速览     
《实践》2021,(1):10-11
中央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0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2020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强调,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坚守人民情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9.
刘洪 《理论导报》2013,(11):21-22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西北共产党人在陕西省和甘肃省交界地区创建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在那段艰苦的岁月中,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作为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践行了我们党的许多政策,尤其是在政权建设方面的经验为后来的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重要经验,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刘明钢 《党史博采》2013,(11):43-44
中央苏区三次反“围剿”胜利后,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全国最大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7日至20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召开,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11.
1928年6月召开的中共"六大",对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许多重大原则的规定,迄今人们尚缺乏足够的关注.从中国革命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来揭示党在这一历史阶段为扭转困难局面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与不足,可以为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建设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提供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12.
1928年6月召开的中共"六大",对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许多重大原则的规定,迄今人们尚缺乏足够的关注.从中国革命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来揭示党在这一历史阶段为扭转困难局面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与不足,可以为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建设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提供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13.
《求实》2021,(1):4-15
“政治体检”是中国共产党打扫思想政治灰尘、增强政治免疫力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回答了“如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怎样自我革命”的新时代之问。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淬炼中孕育“政治体检”理性自觉,在曲折发展中强化政治立场甄别意识,在破除思想束缚中赓续完善“政治体检”机制,在新时代推动“政治体检”机制全面成型。总结中国共产党“政治体检”百年探索经验可知,“政治体检”必须明确参照标准,把政治立场审视放在首位,并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民主集中制原则。推进新时代“政治体检”必须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刀刃向内开展“政治体检”;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为“政治体检”提供依据和保障;注重“政治体检”成果运用,切实抓好整改纠偏。  相似文献   

14.
谭春兰 《新湘评论》2014,(13):25-26
罗荣桓元帅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创始人之一。罗荣桓在长期的政治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群众工作风格,他创造的《群众工作七部曲》和在山东抗战时期提出的“争、插、挤、打、统、反”六字方针,为山东的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政治工作“巨匠”,“群众工作的典范”。关心爱护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和长征途中,罗荣桓作为一名政治工作领导,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夏兵  何景春 《世纪桥》2008,(11):13-15
1928年6月召开的中共“六大”,对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许多重大原则的规定,迄今人们尚缺乏足够的关注。从中国革命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来揭示党在这一历史阶段为扭转困难局面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与不足,可以为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建设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提供桌种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古田会议召开时,蒋介石部署了第二次三省"会剿",其进攻路线是:龙岩之敌向大、小池;长汀之敌向朋口;广东之敌一路从梅县出发,向上杭蓝家渡,另一路从大埔向永定方向;江西军阀金汉鼎从上杭出发,一路向石灰岭,另一路(主力)向石圳潭、旧县方向。各路敌军的目标就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古田、新泉一带。  相似文献   

1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旷继勋领导的四川蓬溪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蓬溪县苏维埃政府是中国共产党在四川建立的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共产党人旷继勋以领导蓬溪起义为开端,在四川、上海、洪湖、大别山、大巴山武装斗争中,锻炼成为著名的红军战将。蓬溪起义在四川和西南地区以至全国产生重要政治影响,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和先声,为红四方面军进军川陕奠定深厚的政治基础、军事基础、政权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张倩 《世纪桥》2015,(4):49-50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习主席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高度,鲜明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即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强军目标重要思想的提出为武警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和根本遵循。本文从强军目标对武警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围绕强军目标把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及加强武警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紧紧围绕习主席的强军目标重要思想,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武警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内进行了广泛、充分的政治动员,使广大进步和爱国民众不断参与到抗日民主政治体系中来。农民的政治意识及责任感普遍得到增强和提高,政治热情高涨。这对于中国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并争取最后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发动的土地革命、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运动对根据地民众的心理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谋求社会公正合理,改变被压迫、被剥削的命运是根据地民众投身革命的直接政治心理动因。在剧烈的社会大变动中,经过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鼓动,广大农民的阶级意识大为增强,通过参加实际斗争,其阶级情感和阶级心理特征进一步凸显。根据地民众政治心理之变化集中体现在政治参与意识觉醒。此外,根据地的妇女在政治上和社会上获得了以往所不曾有过的权利和地位,人们树立起新的家庭道德和婚姻观念,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为和睦相处,生产互助,均体现了根据地民众道德心理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