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法,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采用的工具、手段和程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自觉运用.任何-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总是和一定的方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论是方法的自然结果,又通过方法还原为现实.因此,科学理论回到现实,方法和手段就是我们必须注意寻找和解决的.  相似文献   

2.
科学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运用的方式和手段,科学方法总是指导人们向前的.牛顿第一定律确立的历史过程就是一个例证."比起任何特殊的科学理论来,对人类的价值观影响更大的恐怕还是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教育价值是物理学科特有的教育价值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一要处理好理论突破与实践跃升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理论上的突破与创新是实践的先导和前提。一种理论要有强大的生命力,须合理地解决知与行的过渡问题,即在理论创新的发展进程深处顺利实现“行为转换”,以理论上的突破为牵引,不断探讨和创新科学的领导方法,带动和促进实践上的突破,增强对新思路、新方法进行选择、比较、运用的能力。就是要架起理论、现实和实践三者间的桥梁,既注意理论创新,又密切关注现实,还要注意提高符合客观现实、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策科学的理论困境及其本土化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多年来,我国政策科学在现实政策问题的推动下显得异常的活跃,但由于理论和方法主要是照搬其他学科和西方的体系,缺乏学科自身理论的建树和创新,这种理论上的困境导致学科整体发展缓慢,使政策科学学科长期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从讨论中国政策科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入手,分析政策科学在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的根源,试图从社会科学本土化的角度探讨中国公共政策科学追求自身完善,摆脱学科发展困境的某些理论和方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的政党,就是要把学习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在全党形成制度、形成风气,就是要以有效的学习提升党的创新能力,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巩固党的团结,凝聚全党共识,提高执政能力,是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相似文献   

6.
"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作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和任务,突出反映了我们党对自身建设历史经验与现实状貌的深刻总结和理性把握,其本质在于倡行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价值取向和行动原则,使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真正立基于科学,立基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客观规律之上,从而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要求全党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勇于探索、求真务实,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罗云 《民主》2004,(11):47-47
作为一门科学,执政是理论和制度的统一,是理念和方法的统一。科学执政,就是按照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来执政。坚持科学执政,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执政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规律的基础上。从大的方面说,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3)
马克思从"哲学"转向"实证科学"贯穿着一条内在逻辑:自身世界观思想未成型之前,以他人的哲学原则为前提来研究现实问题;随着对现实问题尤其是对政治和经济问题的研究,他发现哲学原则的荒谬和无用,就离开"哲学的基地",转向"实证科学"研究。在马克思的"实证科学"中,"实证"强调研究"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基于实证研究历史而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就是"实证科学"。实证研究的思维方式的确立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诞生,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最终实现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从"哲学"到"实证科学",实质是反对从哲学原则出发,反对以"哲学"代替"实证科学"研究来获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实证科学"研究立足于对"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进行研究。以这种方法来考察社会历史而形成的历史观理论即"实证科学"。马克思从"哲学"转向"实证科学",清算了最后的"哲学信仰",开创了从"人们实践活动""人们的存在"出发去解释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最终实现了其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10.
当代政府管理新范式:企业家政府理论评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丁煌 《行政论坛》2000,(3):11-13
范 式(Paradigm)一词本是现代科学哲学中的术 语,1962年美国著名哲学家库恩在其《科学革 命的结构》一书中首次对“范式”的概念作了为学术界所共识的界定:一个科学的范式就是一套关于现实的假设,这套假设比其它的假设能更好地说明当今的世界,亦即每一个科学范式都有它自己的一套规则来说明它面对的一套事实。①后来,库恩的追随者对范式的内涵作了更为周详的揭示,即范式就是世界观、一般性的观点以及分析复杂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范式是一学科内范围最广的共识单位,它包括概念、样本、理论和方法,并将它们与所用工…  相似文献   

11.
1.内容体系的科学性。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四者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2.
"问题意识"是人们关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观点,它本质上是一种问题观,反映的是主体如何"观"问题。树立问题意识是理论需要、历史需要和现实需要。要从唯物史观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出发去理解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科学的世界观。它是实践第一的通俗表达,是坚持顶层设计的内在要求,是深刻的解放思想和深刻的统一思想。  相似文献   

13.
文广会 《理论导刊》2003,1(8):48-49
科学美客观地存在于人类创造性的科学发明和发现之中。科学美与工艺美、技术美等范畴虽然具有同样的审美意义,但它是人类的探索、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或形式。所以,科学理论除了具有正确描述自然界客观属性和运动规律的真的本质之外,还遵守一些美学的共同原则。本文拟对科学理论的美学原则作以初步的探讨。第一,和谐性。和谐首先在于科学理论体系内部的自洽性,即内在结构的和谐性。就内在结构方面说,和谐性本质上是逻辑的正确性和结构的严密性。这个原理同建筑美学的原理是一致的。门捷列夫在谈到科学方法的时候十分强调“科学…  相似文献   

14.
陈静 《学理论》2010,(19):3-3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性工程。要完成这一战略任务,首先应明晰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特征,这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逻辑前提和题中应有之意。对这个基本特征的概括,应遵循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就是必须符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总体要求,即四个方面24个字:“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郑石明 《政治学研究》2020,(1):87-101,M0005,M0006
政策科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跨学科研究的新兴学科,在世界各国和各领域因其能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而蓬勃发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政策科学势必面临各种新的挑战。文章以政策科学的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国内外文献,归纳总结政策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演进逻辑,提炼出政策科学研究范式的转换路径。同时,文章针对现阶段政策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对民主性或科学性的盲目追求,提出今后政策科学应当促进民主与科学的融合以及跨学科研究,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新政策科学理论与方法,推动中国政策科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6.
姚庆武 《党政论坛》2010,(17):38-4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完成这一战略任务,一方面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丰富和深化这一科学体系。另一方面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上下工夫,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克服现实中的诸多障碍,  相似文献   

17.
何乐 《学理论》2011,(31):53-54
两种生产理论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两种生产理论的拓展升华,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决好两种生产的关系问题,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两种生产理论不但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而且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同时运用两种生产理论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关系问题和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一是指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在全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党中央提出党的建设科学化问题,是一个极富远见的思想。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首先要用科学理论来指导。  相似文献   

19.
张书颖 《学理论》2008,(18):95-96
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在于说理,这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根本目的和任务的必然要求。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启迪人们的思想,启发人们的觉悟,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因而只能贯彻疏导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的原则,采取以理服人的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讲,作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就是讲道理的过程,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解决人们思想问题和实际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科社与国际共运学科的研究拓展必须以建构和检验科社与国际共运学科的理论为目的,而建构和检验科社与国际共运学科的理论体系也必须以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为基础和前提,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环。如果在学科研究拓展的过程中不以建构和检验本学科的理论体系为出发点或目的,或在建构和检验本学科理论之时不以生动的现实为原材料,必然出现科学环的断裂,压缩科社与国际共运学科的生存空间,加剧学科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