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县乡财政是国家财政最基本的单元,有效行使县乡财政职能,是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云南省县乡财政体制初步健全,运行机制逐步制度化,管理趋于规范化,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近年来,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和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县乡财政工作,采取多种措施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全省县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和财政部门应当按照“促进经济发展、改革体制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监督管理”的思路,继续解决县乡财政困难,不断壮大县乡财政,推动县域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速度。作为西部县乡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量的西部县乡财政发展困难,存在诸多不科学因素,对西部县乡经济推动力量弱。由于西部地区县乡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单一,县乡财政运转困难,存在诸多不科学因素,进而引发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其危害已经超出了单纯的经济范畴。因此西部地区县乡财政走出困境,科学、健康、有序的发展,成为一项紧迫的经济任务和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3.
《理论前沿》2009,(24):5-8,22
目前,我国财政体制中多存在政府缺位、越位、错位问题,政府间事权划分不清,财政收入权限划分模糊。应该正确处理好政治体制与财政体制、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三方关系,通过更合理、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不同层级、不同地域的政府拥有与其所承担的职责相适应的财政收入,以保障生活在不同辖区的人民群众公平地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实现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4.
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是进一步明确中央和省级政府责任,发挥省级政府的区域财力调节作用,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以说省管县财政体制为县财政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进行了一些初浅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财政的扁平化改革和政府间事权划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1994年的财政分税制配套改革,是顺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性分权改革。其后出现的地方政府低端的县乡财政困难,应当说是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制度转型有效支持不足所积累的矛盾在基层政府理财层面的一个集中反映,其体制上的原因是在五级政府框架下,省级以下地方政府实际上始终没有进入真正的分税制状态,从而演化成了弊病明显的分成制和包干制。对策思路应是在坚持1994年改革基本制度成果的基础上,推行减少财政层级的扁平化改革(重点是乡财县管和省直管县),在省以下实质性地推进和贯彻分税制,并进一步以投资权的合理化为关键,理清政府间事权,形成扁平化后"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再加自上而下转移支付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管县”财政体制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管县"财政体制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浙江"省管县"财政体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做法与经验,对于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城乡、地区协调,提高财政运行效率,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并对推进我国行政层级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县乡财政形势严峻,收支矛盾尖锐、债务负担沉重、虚收与财政风险等问题十分突出。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根本在于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内在动力是不断深化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强化收入监管力度,完善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加快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县乡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  相似文献   

8.
宪政下的公共财政与预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财政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财政转型的目标定位。宪政下公共财政问题的实质,是公民财产权与政府财政权的互动。公共财政应当体现以保障人权为宗旨,以充分实现财政民主为核心,以财政法治为保障。公共财政是建立在现代政府预算基础之上的财政制度,预算制度是关于民众赞同和监督国家财政活动的法律规范。在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中,我国应坚持财政法定原则,尊重和保护纳税人权利,完善预算法,加强预算监督。  相似文献   

9.
行政层级是行政制度的结构安排,其设置如何直接影响到行政组织的整体结构及功能的发挥。目前我国对省、市(地)、县的职责权限的划分并不是很明确,体制上的矛盾和弊端越来越突出。基于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我们应该减少行政层级,保证合理的管理幅度,理顺各层级政府间的关系,实现政府职能的公共政策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经历了由改革开放前“统收统支、分级管理”的中央高度集权型体制到中央和地方分权型体制的嬗变,并在20世纪90年代后初步形成了“政府负担为主、多渠道筹资”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透过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演变历程及其表征,我们可以发现未来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演变的三大趋势,即更加注重扩大高校在经济上独立自主办学的权利、从国家垄断逐步转变到多主体共同参与以及由供给主导型财政机制向需求主导型财政机制转变.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Governments need highly-skilled advice to cope with the demands of modem society. The traditional civil service, which is professionally oriented, has difficulty in adapting quickly enough to fulfill this function adequately. Democratically elected governments have, therefore, had to look elsewhere for help to cope with rapid changes and increasing complex questions. Royal commissions, for example, have demonstrated lexible and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far-reaching problems; however, such commissions are costly and transitory. Since world war II, governments have become highly active in initiating and directing social programs. Appropriate guidelines and policies have been sought increasing from advisory councils and experts in the private sector, while the re& structure of government has responded too slowly to change. Western economies have made substantial improvements in social policies and in the avoidance of mass depressions, but these have been accompanied by a massive increase in government programs and bureaucracies. Furthermore, the problems of persistent un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still defy solution. There has been a rapid growth of ministerial and semi-political staffs, which are more sensitive to change than the traditional civil service. Outside consultants also are being employed more extensively and so-called ‘think tanks’ are beginning to play a role. Effective solutions will demand the purposeful application of mud specialized knowledge but with due respect for human values and sensitivity to rapid social change. Sommaire. Les gouvernements ont besoin de conseillers très compétents pour répondre aux exigences de la société moderne et la fonction publique traditionnelle qui est surtout professionnelle a des difficultés à s'adapter assez rapidement pour remplir convenablement cette fonction. Les gouvernements élus de façon démocratique doivent donc chercher de l'aide ailleurs, pour répondre aux changements rapides et au questions d'une complexité croissante. Les commissions royals, par example, ont adopté des façons simples et nouvelles d'aborder des problèmes d'une grande portée. Ces commissions ont toutefois l'inconvénient d'être coûteuses et temporaires. Depuis la deuxième guerre mondiale, les gouvernements ont fait preuve d'une grande activité du point de we de l'élaboration et de la direction des programmes sociaux. Ils se sont adressés de plus en plus à des conseils consultative et à des experts du secteur privé pour mettre au point les directives et les politiques, les structures gouvemementales régulières réagissant trop lentement aux changements. Les économies occidentales ont beaucoup amélioré leurs politiques sociales et ont évité les crises généralisées mais ce progrès s'est accompagné d'une augmentation massive des programmes gouvemementaux et des bureaucraties. De plus, les problèmes du chomage chronique et de l'inflation n'ont pas encore trouvé de solution. Il y a eu me croissance rapide du personnel ministériel et semi-politique, qui at plus sensible au changement que la fonction publique traditionnelle. On emploie également beaucoup plus de consultants de I'extérieur et les “Think tanks” (littéralement “réservoir à penser”) commencent à jouer un rôle appréciable. Des solutions efficaces demanderont l'application judicieuse de connaissances spécialisées mais avec le respect des valeurs humaines et la conscience de la rapidité de I'évolution sociale.  相似文献   

12.
政府信任问题,始终是世界各国政党和政府执政所不可回避而又必须高度重视的政治问题.政府信任是指民众在期望与认知之间对政府运作的一种归属心理和评价态度,它涉及的是民众与政府间的互动关系.政府要取信于民众,必须致力于塑造效能型、诚信型、互动型和服务型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3.
公共权力与政府权力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权力和政府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公共权力比政府权力起源更早,范围更广;公共权力是政府权力的源泉,公民通过宪政方式将公共权力赋予政府,形成政府权力;公共权力在产生政府权力的过程中可能被异化;公共权力不可分割,政府权力可分割。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辨析,便于对此类问题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加入WTO受冲击最大的是政府 ,为此 ,政府必须进行一系列变革。必须转变观念 ,转变职能 ,必须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与WTO规则接轨的法规体系 ,必须做到办事公开化并且一视同仁 ,还要建立一套贸易执法的复议机制与救济机制。而这一切 ,归结到一点 ,就是建立一个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5.
特定职责政府部门中的公民参与和绩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政府的责任性和回应性,美国一些地方政府正在实行绩效管理和公民参与管理.但是在一些特别区政府,将这两种做法相结合的发展趋势还未得到评估.本文就利用来自德克萨斯州9个特别区政府部门的数据资料来分析评价其公民参与的进展.在此基础上,为其改善公民在绩效管理中的参与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的法治化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趋势和内在需求 ,城市法治化的基本要件包括 :1)有序化 ;2 )公信度 ;3)高效率 ;4 )民主与自由度。提高城市法治化水平的基本措施至少包括 :1)优化法治规则 ,推进依法管理 ;2 )增强法治意识 ,营造法治氛围 ;3)培养法治人才 ,提高法律素质 ;4 )理顺权能机制 ,扩大市民社会空间。  相似文献   

17.
重塑地方政府政绩指标--将GDP指标改为GNP+SCC指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塑地方政府政绩指标,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指标和地方政府政绩指标区分开,有利于"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仍然需要GDP指标.然而,以GDP指标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指标,则会产生诸多弊端,需要新指标代替它,这个新指标是GNP+SCC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是“制度一行为”博弈的策略组合。在经济导向的考核制度和分税制为基础的政府间利益分配制度的激励下,地方党政首长的核心偏好是地方财政收入。在这一偏好的影响下,对于中央政府的政策,地方政府政策采取机会主义的行为策略,形成中央和地方的博弈关系。即有利于短期内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的就执行,反之就不执行。在中央和地方的博弈格局下,只有理清与政策执行相关的系列制度、偏好、行为策略等变量的关系,才能认知地方政策执行行为逻辑。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政府的性质有执行性也有行政性。二者的区别是,执行机关和行政机关存在于不同的关系之中,"执行"体现的是从属性,其管理性较少,责任相对明确;"行政"体现的是相对独立性,其内容主要是管理,责任相对模糊。政府的执行权与法院的司法权也有不同,表现在是否与诉讼案件有关,是否只是执行议会的法律,是否只是执行行政法律等,这不同于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区别。政府集行政权与执行权于一身,互相渗透,交错行使。  相似文献   

20.
城郊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典型的二元特征 ,其发展的水平集中体现了城市主导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和农村经济发展带动作用的高低 ,是对政府的城市经济政策和农村经济政策的重要实践。文章就政府在发展城郊经济中面临的问题做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