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邓小平经济辩证法的研究对象邓小平经济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的经济活动。但是,邓小平经济辩证法着力研究的并不是一般的社会经济活动,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活动。它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各种矛盾及其特殊表现的科学分析,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活动的普遍规律。由此可见,邓小平经济辩证法是指邓小平创立的观察、分析、研究和处理社会主义经济问  相似文献   

2.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问题,哲学界存在着各种异议。有人认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是同一个概念,都是指的对立统一规律;有人认为“核心”和“实质”是有区别的;有人认为恩格斯主张否定之否定规律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而列宁主张对立统一规律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从这种正确观点上后退了”,等等,各种看法莫衷一是。笔者通过学习《反杜林论》和《哲学笔记》对这个问题的有关论述,也谈点个人浅见。“辩证法的核心”和“辩证法的实质”,这两个概念是列宁在《哲学笔记》中首先提出来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看真、善、美柳昌清五年前,笔者提出了社会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惯性一冲动性”规律、“价值一价值实现”规律和“发展一协调”规律,社会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也就是社会运动的基本规律。①进一步的研究使笔者发现,这三条基本规律对于政...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全党学哲学过程中,有人认为辩证法是一种“令人捉摸不定的玄思”’“不学则已,学了形而上学更多”。还有人认为“学了辩证法,不产钢、不产粮,有啥用途”? 笔者认为,对辩证法的这种偏见与责难的深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为重要的是这些人没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识唯物辩证法的特殊功能。因而,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辩证法、逻辑和认识论统一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过明确的论述。恩格斯多次指出,辩证法和逻辑是同一序列的科学,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他说:“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53页)他认为,思维的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关于客观世界辩证发展的学说和关于主观思维辩证发展的学说是统一的。列宁和恩格斯完全一  相似文献   

6.
任何理论都以特定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研究对象.规律是客观存在和自成体系的.对客观规律体系的主观认识即思想体系.思想体系的逻辑化便是理论体系.规律体系、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在方法上各异,但在体系上相通.这就像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致.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正确反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体系的思想体系构成的统一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任何理论都以特定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研究对象.规律是客观存在和自成体系的.对客观规律体系的主观认识即思想体系.思想体系的逻辑化便是理论体系.规律体系、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在方法上各异,但在体系上相通.这就像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致.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正确反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体系的思想体系构成的统一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系统规律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的内容如同其它辩证法的规律内容一样,不是单一的,而是极其丰富的,它包含有一系列的具体原理、原则和观点。客观世界本身的整体性,是系统规律的客观根据。但对世界的整体性,不同角度的研究,可以形成不同的科学规律。就从哲学的研究来说,唯物辩证法的三个主要规律,尤其是对立统一规律,也是把客观世界当作一个整体的,是当作一个矛盾的集合体的。从这点上讲,整体性原则,并不构成系统规律的主要内容。作为系统规律的最基本的核心的部分,应当是指相互联系的原理。从这点来说,系统规律可以表述为:一种事物离  相似文献   

9.
葛韶峰 《新东方》2015,(1):73-76
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揭示的是事物的普遍规律。中国书法探求的是书写的特殊规律,是书法的特殊的美。书法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运用辩证法的普遍规律研究、总结中国几千年的书法理论和实践,可以概括归纳出书法辩证二十一法,其灵魂就在于辩证二字。  相似文献   

10.
辩证法的本质是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持否定、批判和超越的态度。既成对象的类型不同 ,否定和批判的方式也就有别。从这一维度考察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我们似乎能发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有三种具体形态 :一是对既成知识的否定与超越 ,这是面向未知世界的发现辩证法 ,二是对既成现象的否定与超越 ,这是面向本质世界的再现辩证法 ,三是对既成现实的否定与超越 ,这是面向未来世界的实践辩证法。  相似文献   

11.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究竟有几条?大家知道,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明确肯定辩证法有三条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84页)当时,由于哲学战线上主要的任务是反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因此,他们花了很大精力论证辩证法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未曾深入研究辩证法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的  相似文献   

12.
福柯在《必须保卫社会》演讲中,试图告别个案性的权力研究,从一般意义上去界定权力关系的实质。在这一目标之下,他以话语分析和权力分析的方式,揭示了辩证法形成的渊源。在福柯看来,曾经处于边缘地位的永恒战争话语在16世纪以历史—政治话语的方式复活,并在发展中被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政治话语所改造和重置,从而形成了辩证法。辩证法是对战争话语资产阶级化的编码,是资产阶级社会新型权力类型的话语表达。福柯对辩证法的理解有其特殊意义,但他无法从历史规律的意义上去理解辩证法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苏联学术界公认:在马列主义哲学、科学史和科学方法论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是同凯德洛夫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凯德洛夫几乎涉及每一个哲学领域并都有独到的研究,而他对唯物辩证法理论的开拓性探讨尤为国内外哲学同行称道。他所提出的一系列创新见解向前推进了这个理论。凯德洛夫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或唯物辩证法,它的对象就是客观辩证法和作为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的主观辩证法,而“这也就是说,它的对象就是辩证法和辩证逻辑,所有其他的一切现在都已归到有关自然界、历史和人的思维的部门实证科学中去了”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新陈代谢”在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中的地位问题仍然存在着认识分歧。因而深入探讨确认这一规律的理论依据,以及它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关系,借以阐明新陈代谢作为相对独立的辩证法规律是必要的。搞清楚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在理论上完整地掌握辩证法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坚定社会主义作为当代新生事物的思想信念。  相似文献   

15.
警务辩证法是需要所有警务领导与指挥者经常思考的事情,是深刻理解我们自身、我们社会和我们工作在其中的警务实践规律的基本的、不可或缺的大观念。现实警务认识与实践存在着复杂多变的矛盾关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警务领导与指挥者,必须真正懂得和自觉运用警务辩证法:警务职能辩证法,自由与秩序、限制与保护之统一;警务方式辩证法,预防与打击、管理与服务之统一;警务风格辩证法,主动与被动之统一;警务形态辩证法,警务与非警务之统一;警务力量辩证法,职业化与社会化之统一;警务战略辩证法,专门化与系统化之统一;警务运动辩证法,警务时间与空间之统一;警务体制辩证法,公共性与私人性之统一;警务发展辩证法,改革与革命之统一;警务价值辩证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统一。  相似文献   

16.
辩证法是关涉事物存在意义的逻辑,寻求存在的意义是辩证法的理论本性。但是,实在论的解释原则把辩证法理解为关于客观实在的实证法则,认识论的解释原则把辩证法理解为思维认知形式与认知对象错位的消极幻相,辩证法寻求存在意义的理论本性被这两种解释原则所遮蔽。从存在论视角超越实在论和认识论的解释原则,以符合辩证法理论本性的方式阐释辩证法的意义批判本质,既是对辩证法解释原则的变革和创新,也是对辩证法当代生命力的守护和激发。  相似文献   

17.
所谓辩证法的本质是指,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来说,辩证法的基础、本性、根源究竟是什么?是认识论的,还是本体论的?这在我国哲学界目前实际上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认为辩证法是本体论,这种本体论又是与人的实践、历史活动无关的本体论,其实是旧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它关于辩证法的典型表述是:“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宇宙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第二种看法认为辩证法是认识论,“是关于思维与存在关系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学术界一些同志提出,系统规律比事物是矛盾的两个对立方面组成的思想能更好地反映、说明事物的内在复杂结构。系统规律不但是一条普遍的规律,而且它已经把矛盾规律的一切合理因素作为一个环节包含在其中了。因而很自然地,系统规律也就成了矛盾规律的一个发展与深化。这种观点既容易导致用系统论代替或扬弃辩证法,反过来,也容易导致用辩证法代替或否定系统论。所以,对两个规律的适用范围、内容和性质做一些考察,从而明确两个规律的不同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辩证法的理论特质在于它是关涉思想对象的存在论逻辑,但是辩证法作为存在论逻辑的哲学根据并非不证自明;确证这一根据,需要重新阐发黑格尔对于传统辩证法的革新。黑格尔通过重塑亚里士多德的实体逻辑和革新近代哲学的主体概念,为辩证法奠定了新的存在论基础,改变了辩证法的近代颓势处境,使其从认识论的主观逻辑沉降为存在论的客观逻辑。辩证法的存在论蝶变深刻影响了其现代命运,它直接孕育了马克思辩证法的现实批判本质。  相似文献   

20.
1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可一言而尽,曰无为而无不为。但这个无为思想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说:老子的无为主要是反对社会人事的有为,完全抹煞了社会人事的主观能动作用,逃避矛盾,取消斗争,要人消极无为,什么也不做。因而,认定老子的辩证法是消极的反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