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继恒 《法学》2024,(4):178-192
由于具有显著的体系化效用,税权应当成为税法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面对税法的体系化诉求,税权理论研究有必要在税权的基本形态、法理逻辑以及如何以税权概念为中心来设计和安排税法规范体系等问题上达成基本共识,税权规范构造则需在“国家税权利—纳税人税权利”和“国家税权力—纳税人税权力”范式框架内进行其内容的具体设计。税法法典化承载着实现税法体系化的时代重任,税权进入税法典体系可考虑从明确税权的法律概念与基本权能、构筑税权行使的一般规范以及确保税权与税法价值、税法基本原则等正当衔接三个方面入手展开整体构思。  相似文献   

2.
肖伟 《法制与社会》2011,(2):265-266
冲突规范作为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一种规范,在国际经济关系的运作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虽然冲突规范衍生于国际私法,但它在国际税法体系中也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国际税法中,冲突规范在解决如何划分国家之间的税收管辖权、解决国际双重征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学》1986,(11)
税法是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一般由税收制度的规定和税收管理体制的规定两部分组成,包括各种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税法的效力范围是指税法的适用范围,包括时间上的适用范围、空间上的适用范围和对人的适用范围。各个具体的税法规范在  相似文献   

4.
孙国华 《法学研究》2007,(4):151-151
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治国方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纪念“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十周年,就应当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基本方略,不仅要把它贯彻到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要注意把它贯彻到党的生活领域,从国家系统和党的系统,双管齐下地抓制度建设,使之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侯卓 《法学》2018,(1):19-30
当前我国税制改革的重心是更好地贯彻能力原则,妥适发挥税法的财政性分配功能。税法的分配功能包括财政性分配和调节性分配两类,各自项下还可细分。财政性分配与调节性分配存在功能分殊,性质、目标、体系定位、作用方式、评价与规制的重心和变易频率皆有差异。与此同时,二者内含着逻辑联系:调节性分配建立在财政性分配的基础之上,作用效果受后者制约;两类分配功能之间存在"双向运动",通过规范协同,财政性分配逐步取代调节性分配在部分场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际税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国际税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在理论界尚未形成统一意见。本文认为,国际税法是调整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权益分配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际经济法的一部分。国际税法的基本原则,应包括管辖权独立自主原则、平等互利原则和无差别待遇原则。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传统社会公德要求人们相善其群,现代社会公德指向一种整合性的功能要求,在多元的个体道德取向和社会共同道德要求之间保持适度张力。宪法作为共同体的组织规则,需要在“个体—社会—国家”的整体框架中进行持续性整合。基于社会公德的整合作用,宪法将其纳入规范体系,促进其整合功能实现。宪法社会公德条款承载着个体实现社会化、维系社会共同体、作为个体与国家的联结中介等理想功能。然而,由于相关文本的规范品格未获充分确认,文本表述不够清晰,实施动力略显不足,导致其功能受到一定阻滞。应当在规范目标的导引下,依托宪法解释,确认宪法社会公德条款的规范品格,阐明其规范内涵,并夯实规范实施的社会基础,促进其理想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税法宣传作为税务机关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年年在抓,并把每年的三月定为税法宣传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采取了多种形式、多种载体的税法宣传活动。但反映在实际征管工作中,收到的效果却不甚理想。偷、逃、抗税行为时有发生,而且暴力抗税行为逐年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税法宣传存在着误区和盲区。纳税人对税收政策一知半解。不能正确对待法定的税收义务与权利,同时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不规范,缺乏透明度,加上行政干预以及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税法宣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相似文献   

9.
税收的存在须有法的同时存在,要有法的保证,有税必有税法,而税法在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法律规范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针对目前税收立法的不足之处,我国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立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实现依法治税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监察》2013,(22):48-49
第一条为贯彻监察工作应当依靠群众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作用,规范特邀监察员_[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涉外税法"是专门调整涉外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本身包括税收程序法,属于国际法的范畴,并且应当是国际税法的组成部分。但"涉外税法"作为一个历史的阶段性产物已经开始走向消亡,已没有必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也不宜再出现"涉外税法"的提法。  相似文献   

12.
方便并有利于纳税人为核心内涵的纳税便利思想,应贯穿于税收立法与税法实施的全过程,并作为一项基本的税法原则固定下来。在事实层面,纳税便利原则以多种表现形式存在于我国现行税法规范之中;在价值层面,纳税便利原则强调从保障纳税人基本权益的视角进行税制构建与税法实施。纳税便利原则根植于宪法规定的人民主权与人权保障原则,主张国家有义务为纳税人提供与其履行纳税义务相匹配的便利条件,税收立法确定、简便、易懂,税收执法规范、科学、以人为本,是形式方便与实质有利、征税便利与纳税便利的有机统一。纳税便利原则与税收法定原则、税收效率原则、量能课税原则存在联系与区别,对改善我国税收法治环境、规范国家税权、完善实体税制及征管机制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公司是最重要的市场活动主体,是一国税收收入最重要的提供者。适度、合理的税收负担既可以保障财政收入使国家职能得以实现,同时又为公司健康运行创造一个较好的税法环境,促进一国经济持续的繁荣。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公司税负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试从公司税收负担这一角度来阐述我国税法规范及其实施之一隅,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法治的自治——行业自治规范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黎军 《法商研究》2006,23(4):47-54
行业自治规范是行业协会根据自治权自行制定的调整其组织结构及行业事务的规范之总和,主要包括协会章程、行规行约和行业标准三类。由于行业自治规范影响着国家法的制定和实施,而国家法也规范着行业自治规范的形成,因此,必须协调行业自治规范与国家立法的关系,恰当划分各自调整的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两者间的互动和合作机制。行业自治规范具有国家法律和私人契约的双重功效,它的效力边界主要限于成员而不涉及非成员。行业自治规范的监督机制包括行政监督、立法监督和司法监督。行政监督方式应当慎用,立法监督方式可用,司法监督方式则最合适。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最近已正式公布实施。这是我国税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涉外税收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建设,说明了我国涉外税收制度的进一步规范化,是我国税制建设的发展和进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公布实施十年来,对贯彻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维护国家权益,鼓励外商投资、促进对外经济合作,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贯彻  相似文献   

16.
<正>环境保护税法明确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这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战略举措,税务部门未监督企业补缴环境保护税,既造成国家税收收入的流失,又与环境保护税以及相应减税免税优惠政策的设计初衷相背离,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的税法法律规范存在一定的模糊性,税法解释作为弥补税法规范这一缺陷的主要方法,对税法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目前的税法解释制度存在许多缺漏和不足之处,使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故深入研究税法解释制度的完善问题对税法的有效实施是有所裨益的。本文首先介绍我国税法解释制度的现状,然后分析该制度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说明完善我国税法解释制度的必要陆,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我国税法解释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1954年宪法以来,我国的宪法实施始终是遵循着政治性实施与法律性实施的二元路径进行的,并且是以政治性实施引领和规范法律性实施。我们今天研究宪法实施问题,应当充分把握这一特点。保障政治性规范实施的关键首先是应当建立一套符合中国政治特色的政治性审查机制,尤其是要从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出发,构建执政党内部的政治性审查机构和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19.
论征税职权     
征税职权是税法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内容,税法上的很多概念和范畴.如征税主体、征税行为、税收法律责任等都与征税职权密切相关。税法的一个基本使命就在于规范和保障征税主体合法、理性地行使征税职权,以使实体税收债务法的规定得到正确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0.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正义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党的十七大对检察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要求。目前,我们应当对检察机关执法不规范的表现、影响规范执法的因素和进一步规范执法的构想进行冷静分析和理性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执法的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并举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