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万春 《学理论》2010,(8):11-12
不同的区域竞争存在着负效应,表现为区域之间竞压土地价格,一些企业处于观望态势,使竞争双方部分资本与土地资源处于相对呆滞状态;区域工业用电市场的行业割据,阻碍生产要素最佳配置。产生竞争负效应的直接原因是非理性化的政府行为,而利益屏障与体制障碍又是产生非理性行为的根本原因。矫正扭曲的区域竞争状态和政府非理性经济行为,就要实现政府行为的三个结合。因此,要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协调区域管理和探索双赢路径。  相似文献   

2.
地区竞争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充分和均衡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与既有研究将地区竞争等同于地方政府竞争不同的是,本文认为地区竞争由其政府属性和市场属性共同塑造的,其中政府属性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体、以政府机制为手段的竞争行为,而市场属性是以"一致行动人"效应下的市场主体为主体、以市场机制为手段的竞争行为。在资源稀缺性的约束下,政府属性和市场属性的竞争目标具有一致性。在我国地区竞争机制的演变过程中,市场属性在不断强化,而政府属性在不断弱化。在先发区域市场属性相对较强,而在后发区域政府属性相对较强。政府机制的主动性较强而市场机制的自发性较强,政府属性会对市场属性产生冲击,而市场属性对政府属性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政策启示是,地方政府不仅要意识到自身在区际政策决策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要重视市场机制下"一致行动人"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但是,在行政区域刚性限制和要素资源总量有限的二重约束条件下,采取行政控制和区域分割的方式干预区域内要素资源配置却成为地方政府竞争过程中的最优行动策略。由于地方政府竞争缺乏制度约束,基于个体理性选择的竞争策略往往陷入集体非理性的"囚徒状态",引发了地方政府之间冲突甚至对抗的内在张力,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地方政府竞争失范问题,构建规范的地方政府竞争秩序,破题的关键在于调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使政府"归位"和市场"正位",即地方政府市场规制由正面清单向负面清单演进,完善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竞争评估机制,构建地方政府排除、限制竞争的司法矫正机制,从而导引地方政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竞争的应然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资本市场区域差异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区域差异的存在使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本市场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加大对资本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实现区域经济与资本市场"互促式"地发展,是解决资本市场区域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唐睿  刘红芹 《公共管理学报》2012,(1):9-16,121,122
在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高速发展中,地方政府是发展的主要动力,但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中所产生的负面效果越来越明显,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去调整和引导地方政府行为,促使地方政府增加社会保障开支以促进社会公平。采用1998—200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考察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变化。研究显示,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的财政开支上主要受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中央政府的重视程度影响;地方政府在回应中央政府政策调整的过程中,其行为并不同于"晋升锦标赛"所归纳的以GDP增长为主要目标的一元竞争模式,而是演变为在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下,地方政府分别参与不同目标竞争的二元竞争模式。在既往对中国地方政府行为考察的政治激励和财政激励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结构、中央与地方的互动关系和地方所处的社会经济情况的分析框架,通过对地方政府行为变化的分析提出二元竞争模式以弥补"GDP晋升锦标赛模式"对地方政府行为解释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区域资金流动是区域金融成长的重要表现与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的根本途径.我国当前各区域经济增长与资金流动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东部地区资金流动渠道多样,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并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西部地区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引下,资金流动增长速度较快但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中部地区目前金融发展较为落后.要改变东中西部资金分布不平衡的局面,应从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健康均衡的发展、区域差别金融政策的实施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等方面入手,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税收竞争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但过度的恶性税收竞争亦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绊脚石.文章通过对税收竞争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分析入手来探究税收竞争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性,进而提出从法制原则、公平原则出发,建立地区协调机制,"趋利避害"规范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行为,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结合中部六省实际,为中部崛起提供一些在税收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6)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竞争已成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现阶段,我国的区域发展呈现出不平衡、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区域增长的格局也发生着重大变化,呈现出了"三大阶梯""四大板块""三驾马车""三类病灶"的态势。地区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发展差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地方政府竞争及其竞争力的强弱影响。本文通过对政府竞争的基本内容、发展现状和双重效应的深入分析,最终提出提高政府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江克忠 《公共管理学报》2011,8(3):44-52,125
行政管理支出具有双重属性:过多的支出不利于经济增长,使地方政府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不利于官员的晋升,同时有违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目标;但能直接提高地方政府官员个人的福利水平。所以,地方政府及官员对行政管理支出存在两难选择。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与行政管理支出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和稳健性检验。主要结论是:在中国特色财政分权的制度环境下,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自由裁量权扩大时,总体效应是加大了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同时,行政人员规模与行政管理支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社会结构等因素对行政管理支出也有显著性的影响。在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其他公共财政支出项目(社会保障支出除外)对行政管理支出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三方互动:规范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下,地方政府在竞争中可以采取4种策略:约束“掠夺之手”、减少公共品的供给、将危机转嫁给不具流动性的要素、树立壁垒干预市场。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应当避免地方政府采用第3、4种策略。为限制地方政府树立壁垒干预市场,从中央层面来看,需要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行以公平为基础的政策、制度化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从地方层面来看,需要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加强地方公共财政建设,构建地方特色;从社会层面来看,为限制地方政府转嫁竞争危机,需要充分发挥居民在地方政府间竞争中的裁决作用,发挥民营经济的力量以及发挥第三部门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开发战略是在跨行政区域的前提下实施的,因而更需要地方政府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跨辖区要素流动的各项政策,建立打破行政区界的管理机制,只有在区域内建立起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才能更合理、更有效地配置好各种资源。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与市场的互补性不可能自动实现,两者以什麽方式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存在方式与行为方式,只有地方政府及时调整角色,创新行政,变革制度。才能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作为新时期优化土地资源要素配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缓解相对贫困的重要抓手和工具,有助于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因此剖析入市政策扩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政策扩散理论作为分析工具,采取事件史分析法对2005-2019年我国1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内部需求、外部压力和个体动机三个维度剖析入市政策扩散的背后逻辑。研究发现:(1)入市政策扩散在时间特征上符合S形曲线规律,在空间维度上呈现显著的区域与邻近效应;(2)在入市政策扩散过程中影响城市间采纳的因素差异表现为重外部压力、轻内部诉求与个体动机。对此,需要建立健全地方政策创新扩散信息交流平台,加强政府间的沟通交流;需要上级政府发挥好引导作用,积极鼓励地方创新改革;需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政策扩散过程中的积极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竞争不仅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且还被认为能够医治传统治理模式存在的痼疾。同时,地方政府竞争并不能阻止地方政府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相互依赖的本性为地方政府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能性,而经济区域化将地方政府间相互依赖性从理论变成现实。地方政府竞争在赢得了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自身难以逾越的困境,而经济区域化的不断推进更使得地方政府横向关系面临新的挑战,地方政府竞争显得日益捉襟见肘。从区域公共行政到区域公共治理,地方政府横向关系开始由政府内部的竞合关系转变为治理网络中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4.
沈良凤 《学理论》2012,(32):92-93
学界从财政分权、中央政府的激励政策等方面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竞争的原因,从政策、制定合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有利竞争,防止恶性竞争的对策。但在竞争机制的监督方面的研究还存不足。竞争管理机制需要由中央作出决策,在竞争过程中还需要设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只有行为受到监督才能最大地遏制不当竞争,避免恶性竞争。在与实施避免恶性竞争机制方面我国还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与之相配套,还有待于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谭英俊 《行政论坛》2013,20(1):41-45
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间关系的困局表现为:地方本位主义、非良性竞争、跨区域协作性不足和合作流于形式等问题.地方政府间关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新型理论分析框架,组织间网络理论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研究具有内在的逻辑契合关系.组织间网络理论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方政府间关系调整与优化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在组织间网络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间关系调整与优化的路径选择是,更新观念:着眼整体,走向区域行政;培育文化:增进信任,提升社会资本;优化模式:创新管理,构建整体治理;优化制度:抓住关键,理顺治理关系;创新机制:建立联结,促进互动联系.  相似文献   

16.
谷松 《行政论坛》2014,(2):65-68
区域一体化的本质是实现对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无障碍跨界流动,这与地方政府间因自利性而引发府际利益冲突并运用行政权力对资源配置的市场化造成的阻滞,构成了现阶段我国区域一体化实现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的过程也是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建构和协调融合的过程。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的主导与阻滞表现在:地方政府是区域一体化实现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地方府际间利益冲突是区域一体化实现的主要障碍;地方府际间利益协调是区域一体化实现的关键要素。基于地方府际间利益协调视角的区域一体化实现路径是:形成地方府际间的利益协调系统;运用内外联动的网络协调模式;构建地方府际合作的内生传导机制,优化地方府际间利益协调的基础环境。  相似文献   

17.
林红 《学理论》2009,(4):68-70
区域资本市场是我国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柜台交易作为产权市场的高端形式,可以采取证券化、标准化和连续化方式进行。设立柜台交易市场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此,本文提出要充分利用中央赋予的“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政策,在培育地方资本市场方面进行先行先试,以台资企业产权交易为突破口,以柜台交易为平台,全面推进海峡西岸区域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论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对宏观调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作为区域经济的调节主体,成为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者。由于转轨时期地方政府具有的多种行为特征,使其对宏观调控政策的效率产生着双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中,税收水平的增长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相比,宏观税率和税收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效应不同;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与之相联系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移、扩大对外开放、经济逐渐融入全球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等差异深刻地影响了税收增长的程度和方式.因此,要提高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税收贡献度,应建立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宏观税负之间良性互动的影响机制;增强中西部地区承受税收负担冲击的能力及处理税收与财政支出关系的理财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运行效率是指资本市场运行成本最低化程度。资本市场的最终使用者所承担的成本越低 ,运行效率越高。运行效率是决定资本市场整体效率、促进资本市场结构变革以优化资本市场体系本身的主要因素。促进运行效率提高的根本途径是刺激竞争。管理部门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对运行效率的高低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拟从交易成本、市场特征、价格效率等几个方面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