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经营者集中的评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反垄断法》在其以"经营者集中"为题的第四章对企业并购的反垄断审查做出了规定。这个规定适用于在中国市场上发生的所有企业并购,也包括在境外发生但对中国市场竞争具有限制性影响的企业并购活动。本文主要评析经营者集中的概念、经营者集中的申报、两阶段审查程序、禁止的实质性要件、豁免的条件和救济措施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历经14年的酝酿,终于在2008年8月1日开始生效实行。《反垄断法》在经营者集中章节对企业并购的反垄断审查做出了规定。此规定适用于在中国市场的所有企业并购以及发生在境外但对中国市场具有限制性影响的企业并购。本文以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中国汇源公司案为例探讨了反垄断法律问题,即经营者集中的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反垄断法》对外资并购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外资并购对我国的经济既具有积极的影响也易产生负面效应,甚至会危及我国的经济安全,单靠某一部法律对外资并购进行完善的规制是不现实的。本文通过对美国外资并购的法律规制标准进行分析、借鉴,并结合我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对我国外资并购标准的法律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出资转让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向第三人转让的实体要件和形式要件的规定存在弊端,公司法应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的出资转让作出一定的限制,或者原则上允许自由转让,但对因自由转让所形成的一人公司作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对外商投资企业将公司的虚股转让应在原则上予以准许,同时对因股权转让而使外资企业公司的性质发生变化,应有明确的规定。在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形式要件方面,我国公司法应对公司股权转让的过户登记是生效要件还是对抗要件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5.
李丹萍 《法制与经济》2008,(10):28-29,32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外部转让会影响公司的人合性,必须对其进行一之的限制。新公司法设计了一套相应制度,规定了其他股东的同意权、优先购买权,并允许公司章程另行约定转让规则。但实务中关于股权外部转让的争议并未因此结束,股权外部转让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对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深入的解读,借鉴各国的成功立法经验,对其不甚完善之处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6.
苏晓鲁 《中国法律》2005,(3):24-26,82-85
一、中国马什么要加强转让定价税收管理? 中国自1978年实行开放政策以来,由於种种原因,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税收管理长期滞后。偷税、漏税、避税较为严重。特别是转让定价税收管理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商务与法律》2006,(3):43-43
根据商务部2006年8月8日发布的第10号令,修订后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自2006年9月8日起施行。该规定指出,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应遵守中国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遵循公平合理、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造成过度集中、排除或限制竞争,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应符合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投资者资格的要求及产业、土地、环保等政策。  相似文献   

8.
东道国对外资的待遇问题,是国际投资法上的基本问题。我国已经加入WTO,但与WTO关于国际投资的规则比较,在外商投资企业的待遇问题上存在种种弊端,急待立法加以完善。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待遇的现状,具体介绍了我国目前对外资分别实行的国民待遇、优惠待遇和限制措施等规定;然后提出了我国应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的主张,并具体探讨了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的必要性,以及实际国民待遇的立法思考,以图对我国的外资立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法人》2006,(12):72-73
9月8日开始实施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在许多西方媒体报道中,与外资垄断之争、两税合一、凯雷一徐工并购案、限制外资炒楼等一起,成为中国经济开放政策转向、中国正在走向闭关锁国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鉴于财产保险合同转让制度在整个保险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晰财产保险合同转让的条件和法律效力等相关法律问题俨然成为一个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实情况是法律的发展滞后于实践的发展,由于法律对财产保险合同转让制度规定的不是很健全,对于财产保险合同转让的内涵和条件等问题都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这使得实践中的做法较为混乱,一旦发生纠纷,往往会出现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险纠纷的合理解决和保险领域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个问题,各国纷纷立法,许多新的规定陆续出台,试图制定明确的法律规定来澄清实践中模棱两可的问题,这些立法经验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在分析、借鉴各国立法经验的同时,更要注重吸收和消化。本文将立足实际,对财产保险合同转让的含义、转让条件,法律属性、法律效力等相关问题予以探讨,在分析、借鉴各国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力争使之对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规范外国投资者并购中国境内企业的经济行为,保护国家经济安全,2006年8月,商务部等六部委出台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相比2003年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内容大幅度增加,其中许多内容更加详实和明确,体现了国家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规范、管理、发展的意图。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外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司法对股东转让出资的条件和程序做出了规定,但规定不够明确和具体,这必然会影响到部分股东权利的正当行使,甚至于公司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有限责任公司内部、外部和特殊情况下股权转让的制度进行剖析,针对不同情况下股权转让可能遇到的障碍及股权转让过程中具体的程序步骤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对我国现行公司法在这方面的规定起到推动完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韩龙  沈革新 《时代法学》2010,8(5):93-103
"9.11"之后,伴随美国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度加强,2007年和2008年美国相继出台了FINSA和《外国人合并、收购、接管条例》,对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做出了重大修改,涉及到审查对象、审查标准、审查程序和审查机构等方面。对审查对象的修改,主要是对"受管辖的并购交易"的范围进行了明确,同时对"不受管辖的并购交易"做出了列举。对审查标准的修改,主要体现在对"关键性基础设施"做出了界定,增加了CFIUS在审查时所考虑的6项因素,明确了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国家安全担忧"。对审查程序的修改,增加了审查前磋商、交易方须提供的信息,规定了并购交易审查的重新提起程序。对审查机构的修改,主要体现在增加和变动了CFIUS的成员,引入了牵头部门,加强了国会监督。  相似文献   

14.
个人独资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种企业形态。但近些年在其营业转让过程中发生了出让人、受让人、以及第三人的利益纠纷问题,而我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对此又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因此笔者在客观分析个人独资企业营业转让所涉及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后,结合国外的立法经验并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具体办法,力求对立法和司法做出有益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外部转让会影响公司的人合性,必须对其进行一定的限制。新公司法设计了一套相应制度,规定了其他股东的同意权、优先购买权,并允许公司章程另行约定转让规则。但实务中关于股权外部转让的争议并未因此结束,股权外部转让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对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深入的解读,借鉴各国的成功立法经验,对其不甚完善之处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跨国并购的浪潮方兴未艾,中国也由被并购转向主动进行海外并购。然而,各国对外资并购的管制制度都相当严格,尤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本文从中海油并购优尼科案的失败入手,研究美国的外资并购管制制度,并提出几点拙见完善中国的立法,以期对中国企业未来的海外并购之路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2002年被称为“中国并购元年”。跨国公司或外商投资企业收购中国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屡见不鲜,外商投资企业通过改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中国资本市场直接上市也正在积极推进。中国重点垄断行业之一的民航业,也自2002年8月1日起执行新的《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国家商务部等四部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是中国反垄断法立法中的重要一年。笔者简要评述了在2006年6月份由国务院法制办向全国人大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和在8月份由国家商务部等6部委出台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中关于反垄断法审查的第5章。此外,还简要评述了在2006年德先诉索尼和SEB并购苏泊尔两个案件。  相似文献   

19.
成功 《法制与社会》2010,(5):106-106
2008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正式实施,标志着“反垄断”在中国已经进入实质阶段。本文从实体标准与程序规则两个角度,在对比国外关于外资并购反垄断规制的立法与司法经验的基础上评析了《反垄断法》及其配套法规中关于外资并购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司法对外商投资企业的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世英  李玫 《法学研究》1997,(6):153-158
我国公司法对外商投资企业的适用罗世英李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8条: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适用本法,有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公司是市场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的产物,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