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制定有关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法律,应当认真研究国外的有关理论和实践,借鉴成功经验。本文简要介绍一下美、俄、英、德、法、日等国突发事件应急方面的法律制度。应急法律规范体系美国的危机应对体系向来为世人瞩目,其公共应急法制堪称现代国家应急法制的范本,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紧急状态法律体系。从效力等级看,最上位是宪法;其次是综合性法律《国家紧急状态法》;然后是单行法。此外,还有直接规范危机处理的应急预案和计划。其数量相当可观,内容十分详尽。俄罗斯的应急法律体系也相当完善,以宪法和紧急状态法为基础,制定…  相似文献   

2.
正从法律文本和立法者原意分析,我国紧急权力法律制度分为紧急状态法律规制(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普通突发事件),前者来源宪法授权,后者归属行政权力。当前非传统安全威胁超越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调整范畴,而宪法紧急状态条款实际适用困难,由此产生的"法律困境"迫切需要对紧急权力法律制度立法理念进行根本性重塑。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的委托,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作说明。突发事件应对法曾以紧急状态法的名称列入  相似文献   

4.
紧急状态下公民权利克减与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紧急状态下公民权利克减应遵循国际合作条约原则、法定原则、比例原则;应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条件、程序和决定宣布机构,给政府或社会授权,通过紧急状态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确定政府行使紧急权力的条件和程序,保障公民在紧急状态下的权利。受到紧急处置措施羁束者有权向有管辖权的各级人民法院提出诉愿,对其采取处置措施予以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条件,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6.
2003年非典之后, <灾害法>在我国逐步被完善,大多数常见灾种,都制定了相应法律.但是,随着2008年以来南方雪灾、汶川地震、西南大旱、玉树地震等巨灾的袭击,现有的<灾害法>表现出应付不了现实的疲惫……  相似文献   

7.
重大突发事件对社会秩序造成的冲击必然需要通过警察行政执法应对,只有解决突发事件处置中警察执法依据不明、非常态执法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以及执法效应与执法程序衔接不畅等问题,才能保证警察执法行为符合法治建设的需要.基于此,需要通过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使突发事件处置中的警察执法行为有法可依,程序规范,还应注重警察执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紧急状态法制的一般法理,除在构建核心价值之外,还应包括紧急状态法制的原则问题、基本范畴和法律关系等方面。而在确立了特别法的基础上,可对我国宪法的紧急条款进行修改、充实。  相似文献   

9.
关于草案的起草过程突发事件应对法曾以紧急状态法的名称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2003年5月,国务院法制办成立起草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组,正式开始了本法的研究起草工作。先后两次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收集了解我国突发事件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情况,多次赴有关地方调研,并委托两所高等院校和一个省级政府法制办进行专题研究、起草建议稿。2005年3月,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讨论了紧急状态法草案。法制办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对该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就修改的有关内容向全国人大法律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作了汇报,并将法…  相似文献   

10.
公共危机管理法制属于非常态法制,是关于突发事件引起的公共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作为预防、调控、处置危机的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