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1月15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南海会见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时指出,中美两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以及争取共同发展和繁荣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也都负有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国际格局经历了三次重大变动,每次变动都伴随着大国利益的重新调整。在这三次变动中,美国从一个新兴大国最终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中国也从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开始了艰难的民族复兴历程,最终成了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大国。每次格局的变动,美国都是积极参与,而中国更多地是被动参与,但中美两国都从中受益。在变动中,中美关系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情与仇的关系,反过来又影响着国际格局的变动。  相似文献   

3.
近代先后崛起的大国无一例外地都是以开放的心态在借鉴和吸收中发展自己 我们要以文化大国的思维、文化强国的自信改造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4.
近代先后崛起的大国无一例外地都是以开放的心态在借鉴和吸收中发展自己 我们要以文化大国的思维、文化强国的自信改造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印度同为亚洲大国、世界大国和发展中大国,都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两国的能源需求巨大,影响世界能源市场格局,未来两国能源消费仍将继续增长,中印两国都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对外依存度高,中国和印度的能源发展具有诸多相似性。但中印两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难题挑战却是不同的,印度比中国面临更加严峻的能源供需矛盾,印度的再生能源体系有待大力度开发。中印两国在向外寻找能源的过程中,不仅是竞争对手,同时也是合作共赢关系,中印能源合作除了共同迎接"亚洲溢价"挑战外更主要的还有地缘政治战略考虑等。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继续趋于缓和。在过去的一年,国际政治、经济、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各大国着眼于ZI世纪的战略,大幅度调整相互关系,多极化趋势在全球和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在加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成为驱动大国关系良性互动的重要因素;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世界并不太平,但进步力量也在增长,可以争取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日益发挥主导作用。一、“L越多强”相巨制衡,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美…  相似文献   

7.
崔萍 《世纪桥》2008,(1):146-147
中国和印度同为世界四大古文明的发源地,近代以来也同样饱受殖民国家的侵略。作为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两国都研制了核武器,成了事实上的有核大国。但在这一过程中,两国在走向有核国家道路上却是不完全相同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文化、结构不同;所处的地缘位置及国际关系不同。  相似文献   

8.
《求是》2000,(21)
人类即将进入新的世纪。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大国都在加紧研究进入21世纪的发展问题。从国际看,世界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最大的特点,一个是世界走向多极化是必然趋势,但将会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一个是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各国特别是大国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要加入这个进程。从国内看,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我国的整个生产力水平上了  相似文献   

9.
正十八大以来,中美关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创议成为世界政治中的热点话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前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对于两国乃至世界都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自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与制造业规模分别超越日本和美国跃居世界第二、第一后,加速崛起的中国与世界霸主美国在权力结构上逐渐形成了历史上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间反复出现的"修昔底德陷阱";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差异以及在更深刻意义上的"文明冲突",中美关系较之历  相似文献   

10.
当前的国际形势,从总体看,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两大主题。对内注重发展经济,对外寻求对话与合作,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但是世界正处在大转折中,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局部地区形势恶化,冲突不断,亚洲金融危机波及面扩大,世界却平与发展潮流正受到严重的干扰。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凡占.一、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大国关系在稳定中调整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大国间出于实际利益关系考虑而相互借重和制衡的因素有所增加,大国关系相对稳定,发展趋势是:合作为主,相互制约,着眼未来。互、多极化格局仍处于形成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得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列宁、毛泽东在俄国、中国这两个大国把社会主义变成了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曾经形成强大的阵营和资本主义世界抗衡。但是,当代社会主义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唯物史观遇到了严重挑战。在历史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求是》2014,(10)
<正>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21世纪的中美关系向何处去,不仅美乎中美两国各自的命运,也关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保持对外大政方针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推进一系列重大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其中,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党中央关于运筹大国关系的重要理念,也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重点方向之一。一、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符合中美两国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3.
赵赴 《世纪桥》2006,(6):1-1
随着现代科技信息的迅猛发展,神秘的宇宙空间渐被人知,偌大的地球明显变小了。在这个地球上,具有最长陆地边界线的两个相邻大国是中国和俄罗斯。提起俄罗斯,谁都知道她是世界  相似文献   

14.
十月革命后苏俄的建立,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新中国的成立,使占世界近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苏俄和新中国都是从封建性的社会走向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两者在建国初期面临着相同的任务,但是两国的基本国情却并不完全相同。本文以中苏两国建国的国情为基点.从经济条件、政治环境、民族传统、外交关系几个方面比较其...  相似文献   

15.
大干世界,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用各种爱好充实丰富人生。今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那天,日理万机的温家宝总理在商务印刷馆和国家图书馆与编辑和读者们交流时说:“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渎书。”作为大国的总理,无论工作多么忙,他每天都要抽出半个小时来读书,堪称领导干部加强学习的楷模和典范。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12,(1):57-57
本书全方位解读航母诞生100年来,美国、俄罗斯(含苏联)、英国、法国、印度、日本等6个大国完全不同的航母发展历程,解答了为什么大国都拥有航母、拥有航母的大国不出意外都能成为世界性强国的历史命题,披露了航母决定大国兴衰的重大历史规律,介绍了各国在发展航母过程中的巨大争议、取得的重大成功以及经受的重大挫折。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人》2005,(5):54-54
一是来自人口和资源的约束。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什么是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发展为人全面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生存需要,也有发展和享受需要。所有这些,都要以资源占有和耗费为前提。我们有13亿人口,而且还在增长,人口大国是无可置疑的。当然,从总量来说我们可称资源大国,但是13亿人口一平均就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了。  相似文献   

18.
周慧杰 《党史博采》2005,(3):132-135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且都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俄关系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两国的切身利益,而且对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历史上看,中俄关系既有合作、友好的一面,也有对抗、敌视的一面.但是冷战结束后,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两国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两国关系走上了健康和稳定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各国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合作中求发展,可以说,发展经济已成为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中心任务。在这种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然会越来越大。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加快发展是保证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然要求,当然成为当代中国的主题,成为…  相似文献   

20.
古人说:“得中原者得天下。”现在,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知中原者知天下。”从诸多方面看,河南在全国的地位都类似于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中国在世界大格局中是第一人口大国,中国人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河南在中国的大格局中是第一人口大省,十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是河南人;中国在世界的大格局中是农业大国,河南在中国的大格局中是农业大省;中国在世界的大格局中是经济大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河南在中国的大格局中是经济大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