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荟萃     
山东省党校系统于1995年10月12日至14日在潍坊市委党校召开了农村农业理论研讨会。来自全省党校系统的50多名理论工作者问研讨会提交了论文并与会研讨。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委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并从多方面创造条件以支持开好这次研讨会。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宋士昌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共潍坊市委常委迟兆厚同志及市农委副主任王福亭同志也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党校后勤工作研讨会于10月14日至17日在洛阳市委党校召开。来自省委党校、全省各市(地)委党校、省直党校和部分企业党校等20个单位的73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传达贯彻全国党校后勤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精神;重点交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共同富裕》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共同富裕思想在福建农村的实践》一文,1996年11月28日在《人民日报》刊出,1996年12月3日《福建日报》全文转载,《福建论坛》作了摘要刊登,本刊也在1996年第12期上全文刊载,在福建社科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引起较大反响。最近,本刊组织本省的部分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就这篇文章及其所涉主题进行讨论。现将主要论点摘登如下。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发人深省李光荣《福建省委党校教授):《共同富裕思想在福建农村的实践)一文,读后很有启发,深深感到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深得人…  相似文献   

4.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党校办成党员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济宁市委党校于1990年12月25日至27日召开了全市党校系统党性教育研讨会。会议提交的论文和有关领导及学者的报告,其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王惠林  张卫国 《求实》2023,(6):92-106+110
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发展职能和共有共享的分配原则促进了农民生活的富裕富足;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政治和治理服务职能为农户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助推农村宜居宜业。现阶段,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主要面临土地细碎化制约农业规模化经营、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小农户难以有效对接大市场和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如何重塑村庄生活共同体等现实难题。山东省招远市D村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民生产生活领域的统筹协调功能,通过统一流转农地经营权、优化农业生产服务、塑造品牌效应对接市场和重建村庄生活共同体,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加了农民收入,激发了村庄的内生活力和促进了农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结合村庄现实基础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重视和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民生产生活的统筹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九月二十六日——二十八日,来自全省党校系统的近百名理论工作者和部分市(地)委党校的领导咸集宁波市委党校,参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相互交流、学习、研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待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果。这次研讨会共入选论文74篇。经专家评审,有28篇论文获奖。我校谢永康、乐承耀、朱中人、陈鹏键和县(市)区党校的赵永焕、徐望曦、江兴汉和周惠定的论文入  相似文献   

7.
今年8月28日至31日.全省党校系统在江西铜业公司党校召开了“培育和建立江西市场体系理论研讨会”,与会代表就我省市场体系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阐述了各自的看法。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要象重视生产一样重视市场建设 (一)江西经济的发展呼唤着相应的市场体系迅速形成与会代表认为,培育和建立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市场体系已经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的事情。从我  相似文献   

8.
在全省党校系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研讨会上的讲话舒惠国(一九九六年十月三日)各位专家、同志们:值此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7周年国庆节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大家聚集一堂,召开全省党校系统“邓小平...  相似文献   

9.
威海市是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之一,农民收入水平在山东省一直位居前列。但是农村经济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贫困村、贫困户仍占一定比重。威海市委、市政府认为,不能因为整体经济水平高,就忽视解决贫富差别问题,经济发达地区更应该按照邓小平同志共同富裕思想,率先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党校后勤工作研讨会于10月11日至10月13日在南阳地委党校召开。来自省委党校、全省各市地委党校、省直党校和部分企业党校等20个单位的48位代表参加了会议。省委党校副校长郝建武同志在会上传达了全国党校后勤改革座谈会精神,并就结合本省实际,如何贯彻落实好座谈会精神、抓住机遇,深化党校后勤改革的问题谈了重要意见。省委党校行政处处长刘幸福,副处长王世信等同志出席了会议。贾其福同志作了会议总结。  相似文献   

11.
吴斌 《学习论坛》2000,(11):19-19
全省党校系统期刊工作研讨会10月30~31日在信阳市召开,来自全省市级党校的4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鹿邑县委党校作为特邀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省委党校副校长白威凉传达了中央党校期刊工作会议精神,并作重要讲话。他说,在中央党校期刊工作会议上,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前是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的极好时机。当前处在世界大转折和中国历史大发展时期,而世界大转折和历史大发展往往总是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的有利时机,因为转折与发展中有大量的问题要探讨,有大量的思想认识要统一。目前我们…  相似文献   

12.
李永亮 《奋斗》2023,(5):43-45
<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兴则国家兴、农民富则国家富,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任务之一。日前召开的黑龙江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实施农民共富行动,  相似文献   

13.
重视农村工作□马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特别是使8000万尚处在贫困状态的农村人口尽快摆脱贫困,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在下个世纪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农民占中国人口的80%...  相似文献   

14.
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增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直观反映。河南贫困农民要想率先脱贫,就必须重视农村发展中影响贫困农民增收的现实障碍,针对这些障碍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促进农村贫困农民增收。这是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现阶段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2012年7月16日,全省党校系统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湖北省委党校召开。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马哲军出席并讲话,副校长陶良虎作会议总结,副校长朱训集、刘光远、邹德文,校委委员、纪检组长黄贵新,校委委员、教育长肖卫康,副巡视员刘永柏、王亚群、罗桂荣、  相似文献   

16.
11月23、24日,由中共福建省委党校主办的全省党校系统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理论研讨会在省委党校召开。全省党校系统的理论工作者和有关领导100余人与会,与会者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与伟大意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旗帜问题的至关重要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及福建省20周年来经济建设上的巨大成就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现将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与会者充分肯定、高度赞扬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功绩。认为,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发展道路(晋江)研讨会1994年12月20~25日,由中国社会学会主办、福建社科院、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省委政研室、福建省社会学会协办的"中国农村发展道路(晋江)研讨会"在我省晋江市召开。来自九个省和中央十几个部委的农村发展专家和社会学专家、学...  相似文献   

18.
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基点的产业融合是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从农业产业、产业演变、实践要求维度分析发现,跳出农业推动产业融合成为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要选项。产业融合能够带动要素流动,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共同富裕能够实现;促进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让农民共同富裕能够持续;发展集体经济,发挥组织优势,让农民共同富裕能够保证。要素制约、融合不足、利益联结中话语权不强等问题的日渐凸显,阻碍了产业融合的深度发展,延缓了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步伐。为此,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消费、生产、交换、分配等四个环节提出加快以产业融合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0 2年 10月 8日至 11月 2 2日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举办了首期乡镇 (街道 )党委书记进修班。来自全省 5 5个乡镇的 5 5名党委书记 ,在认真学习“三基本”、“五当代”知识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基础上 ,结合各自农村一线的工作实际 ,撰写了一批体会文章 ,现选一组发表 ,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农民、农业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乌鲁木齐市党校系统第六届理论研讨会,于1995年12月19日在乌鲁木齐市党校举行。这次研讨会是由乌鲁木齐市党校系统社会科学学会和中共乌鲁木齐市党校联合举办的。与会者共50余人。会议的主题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