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人》2008,(11):13-13
所有这些情况均表明,“房价”始终是此轮救市一个绕不过去的核心问题——如果当前普遍超出一般居民购买力的房价,不能得到必要的调整下跌,救市救百姓救民生、进而救经济救银行的目的,便很难实现,同时也难以获得百姓的认同和实际支持。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生活》2010,(7):5-5
世界上总有一些巧合意味深长。3月15日,“两会”结束后的第一天,北京土地市场又涌现出新的“地王”,而且三个“地王”全部为“央企制造”。尽管“两会”上各界代表对高房价一片讨伐声,但新地王的产生明显说明——“两会”对房价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3.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3,(19):11-11
“要想遏制房子投机,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政府应该允许房价上涨,房价涨到头就没人投机了”。——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在大连表示。  相似文献   

4.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1,(9):19-19
“今年的房价,不是市场说了算。也不是开发商说了算,更不是任志强说了算,是政府说了算……你就听政府的就行了,政府说稳中有降,它就会稳中有降,否则就是他说的和做的不一样了。”——地产大佬潘石屹对今年房价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声音     
“加息对房地产业整体影响不大,对房价的影响也不大。” ——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在央行3月17日发布调整住房信贷政策的消息后说。对再一次调高利息的目的,央行有关负责人称是因为:房价过快上涨,隐含了潜在的金融风险。因此,有必要调整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引导社会对未来房地产价格形成较合理的预期。“( 中缅边境) 有一千多条便道,都是人自然走出来的便道。便道是没 有设什么卡,没有什么人把守的。” ——云南省公安厅厅长孟苏铁在 谈到云南警方缉毒面临的特殊难度时 说。据说,有一个缉毒民警在德宏问当地人,如果毒品运进来的话有几…  相似文献   

6.
李天 《法人》2010,(7):13-13
今年以来,虽然中央先后出台了“国十一条”、“国十九条”、“新国四条”、“新国十条”等地产业调控政策,但老百姓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些调控的失灵。公众的反应可以理解——回顾2005年以后的历次房地产调控,均可以发现“政策收紧,房价走高”的奇怪现象。  相似文献   

7.
观点     
《法人》2005,(11):9-9
“非要把价格一下拉下来,非要把房地产价格的投资增长速 度突然降下来。这样既不符合经济运行的规律,也不符合政 府和百姓的利益” 房地产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对象,可为什么调控之后房价下降趋势 不明显?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解释说,政府对房地产进行规 范和调整是因为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而不是全国普遍情况。”如果说有泡  相似文献   

8.
2011年房价会走向何方? 从过去的几年看,除2008年突发的金融危机令房价“休克”并下跌20%之外,从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2010年,尽管调控政策有如洪涛骇浪,但房价却“稳坐钓鱼台”,步步追涨。  相似文献   

9.
于辉 《检察风云》2014,(13):38-38
2013年下半年以来,以杭州为首一些地区先后出现了楼市降价,对于楼市的判断,地产领军人物和学者们都给出了各种理解,市场房价“拐点”之说喧嚣尘上.个人认为虽然促使房价调整的因素正在增多并且动能也在增强,但3-5年房价短期整体上涨趋势不变.  相似文献   

10.
《政府法制》2012,(21):10-10
《光明日报》2012年7月5日刊登路浩天文章:近些年,“90后”以其特立独行的个性、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尚非主流的价值观念,不断制造着新闻热点,刷新着民众的“青春印象”。穿越版的毕业照、操场上的毕业裸奔以及对传统观念“无厘头”的重估与解构等,这样的青春印记拨动着公众的神经,也引起不少人的忧虑——“90后”能否承受社会的信任和期许,能否在未来的历史舞台上有所担当?面对社会对这个群体的观望和质疑,上海交通大学的几位辅导员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在“90后”身上,有爱国情怀,也有创新火花,更有自尊和自律,“90后”是值得信任和期许的群体。  相似文献   

11.
尹聪 《公民与法治》2013,(10):10-10
房地产市场勃兴十年间,各色人物、机构纷纷发声预测房价,部分人信“专家”预测损失惨重。由于相信“楼市专家”的预测,黄涛卖掉了深圳的房子。三年后,他浮亏了约六七十万元。他关注几个“楼市专家”看空房价的表态,2009年底,  相似文献   

12.
刚进8月,新华社同一天在新华时评和新华视点播发两篇文章,深刻剖析和反思房地产怪象。一日两文批“地王”是非常罕见的。期间,全国媒体高密度刊播房价暴涨的各类新闻。房价不仅搅得人心惶惶,而且质疑声音直指各级政府。一边是“地王”频现,房价暴涨。望房兴叹,一边是经济放缓。收入下降,失业增加。毫无疑问。暴涨的房价,给了千千万万想在楼市稍稳的时候圆了住房梦的老百姓当头一盆冷水。但人们不禁要问:房价暴涨,究竟是谁的盛宴?到底伤了谁?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太快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业的两个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国家为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和调控,实现商品住房供求基本平衡,稳定住房价格,前不久先后出台了“旧八条”——《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和“新八条”——《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政策来抑制房价的上涨。几年来,国家为抑制房价制定了许多政策,此番“新八条”反响及收效究竟如何?是否如俗语所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国家宏观调控的作法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等等。带着这些问题,中国工业企业与市场调查系统进行了一次针对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天津、济南、青岛、烟台等大型城市的3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调查。  相似文献   

14.
相对于近几年房价的高烧不退,眼下楼市价格松动的迹象已现端倪。开发商频掀折扣大战,银行下调房贷利率揽生意……但市场成交仍然低迷,市场观望气氛日益浓重。十字路口的楼市,到底是理性回归,还是欲扬先抑?进入2008年,楼市悄然发出了新信号,使得曾经一路高歌猛进的房价涨幅开始趋缓进而  相似文献   

15.
赵强 《江淮法治》2010,(5):46-47
如今房价可真让人“崩溃”,合肥二环路附近的房价都飙升到5000元左右.6000多元的房价在合肥已算是一个正常数字,年轻人想买房结婚,如果家里没有什么支持,难度很大。我家在农村,父母能供养我读完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  相似文献   

16.
王峻 《法制与经济》2008,(11):32-34
在1000多年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初入都城长安时曾领受过一句教诲,“长安居,大不易”,另一位大诗人杜甫也曾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叹。如今京城疯了一样上涨的房价,令多少人不得不为之摧眉折腰,愁肠百结。政府也是想尽了办法来平抑房价,以图让“居者有其屋”。  相似文献   

17.
日前,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亮出重庆调控房价目标:一个正常就业的普通家庭,6.5年的家庭收入可买得起一套中低档商品房。同时,黄奇帆对“如何让房价停留在合理区间”作出说明,政府“要控制地产投资总额,以免大量热钱涌人地产业,导致房地产泡沫”。  相似文献   

18.
张超 《公民与法治》2010,(12):50-51
日本房地产业曾在上个世纪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升温,价格飞涨,然后泡沫破裂,经历长达十多年的复苏。这使日本政府意识到房产价格上升并不是无止境的,房价在市场中被“自由”地抬高,是投机的“动力”。只有将房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是房产市场的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19.
拯救信任     
《法律与生活》2010,(10):5-5
谁也没想到打压房价的新政来得这么迅速,这么猛烈。“同一购房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购一套住房”、“暂停对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以及不能提供一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居民发放贷款”……招招逼近投资客命门。房价下落,应该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金九银十”又已到来,楼市“量跌价涨”的行情似乎不为所动。房价与地价齐头并进,业界对房地产“泡沫化”的担忧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