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战后台湾经济之所以能在60年代实现腾飞,其经济体制的转换是个关键性因素。台湾当局迫于形势的需要,将公营资本高度垄断的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双轨式的“公营民营企业并举”的经济体制,从而为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基础。不过,这种双轨式的经济体制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它已无法适应目前台湾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经济体制的转换及其原因战后初期,在庞大的“日产”全面公营化的基础上,台湾形成了公营资本高度垄断的经  相似文献   

2.
香港的经济体制香港的经济体制是一种政府对经济“极有限干预”的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基本类型是自由港式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港府不直接干预币场主体的生产经营事务,但通过法律规范它们的行为。港府的基本职能是搞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为外资进入香港创造便捷条件和...  相似文献   

3.
澳门的经济体制澳门的经济体制类似香港,是一种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政府不直接干预经济,有良好的欧洲法律体系,税制简单、税率低,通讯设备先进,但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金融业发达,与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关系密切,与东京、纽约、新加坡、法兰克福等国际著名金融中...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既定的理论框架下,本文考察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体制市场化的历程和特点,认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以自由化为主旨的体制市场化不仅锻造了微观市场主体,也为工业化的重大进展提供了市场制度保障,从而促使台湾经济快速成长并步入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行列。全球化和区域化背景下,经济体间的一体化安排成为微观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重要制度保障,而台湾在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游离态势则无法实现这一组织功能,从而成为其经济困境形成的重要因素。台湾经济要走出困境,必须有效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行的路径是由国家主体授权或通过与国家主体先行构筑一体化进而参与到更大范围的一体化之中。  相似文献   

5.
经济体制转型期的法制建设瑞卿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有一个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乃至人们的观念等,都将发生很大变化,而且有些变化是带根本性的。这些变比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有的是正效应,有的是负效应。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正在试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这一改革的总方针是:在社会主义原则下,改变过去集中的国家管理体制,扩大各个企业的自主权和职工参加管理企业的权力;把单一的计划调节,改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把行政组织、行政办法管理经济,改为主要依靠经济组织、经济办法和法律办法管理经济。扩大企业自主权是这场改革的一个主要环节。一九七八年底,在最大的省份四川的六个企业开始试点。一九八○年推广到全国六千六百个国营企业。试行改革的企业在数量上所占比例虽不到百分之十六,但产值却占全国国营工业企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利润约占百分之七十。改革试行的结果显示,在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市场商品流通的灵活性,逐步改善职工、农民生活以及推动现代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霞 《理论月刊》2001,(5):27-29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取得了重大成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在总结成就的同时,重点分析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原因以及还存在的许多问题,对经济体制转轨的绩效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经济体制的创新。这是一个观念创新、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的综合性的创新过程。中国经济体制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打破了经济体制理论认识上的形而上学;驳斥和推翻了经济体制理论研究中的错误观点;澄清了一些基本经济概念和理论,拓展了理论研究的范围;构建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框架;提出了经济体制理论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政策瞭望》2003,(12):4-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体  相似文献   

10.
深化改革促进经济体制转变国家计委政研室主任郑新立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的《建议》,根据今后十五年的战略任务和十四大及十四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在近几年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九五”和2010年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提出要加大改革力度,理顺经济...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变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国的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挑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新型外贸增长方式,深入推进经济体制创新。本刊特别推出一组专稿,以期能对读者学习领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精神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综合治理的总体战略指导下,近几年我国采取了一些控制犯罪的对策;坚定不移地坚持“严打”方针,深入持久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动态环境下的治安防控机制;立足于适应动态社会环境的需要,大力发展专兼职群防组织;依法严厉打击犯罪的同时,积极开展预防犯罪的工作;为适应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的治安管理要求,改革和变通滞后的治安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葛守昆 《群众》2012,(10):79-80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如何在中央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江苏实际,选择具有江苏特点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深化改革,为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扫清体制障碍,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经济学家董辅教授接受本刊记者李庆华、刘鹏专访,鲜明地指出: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在我国如何完成从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转化,使新的经济体制尽快在中国确立起来,这是当前经济理论界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对此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①股份制方案;②资产经营责任制方案;③企业所有制方案;④租赁制方案等等。这些方案一个共同的理论前提是:增强企业活力是改革的中心环节。具体地说,经济体制的下一步改革主要任务是进行微观经济基础的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持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强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这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中,江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于两点:一是促进了江苏经济持续多年高达两位数的增长,引导了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一大历史潮流。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这样那样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在向纵深发展。对于经济体制改革中提出的许多理论问题,例如什么是经济体制,它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关系如何,理论界还没有取得一致看法,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努力改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人民利益的具体制度。”这里所说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8.
一、三个改革到位1999年是关键 朱镕基总理在上任时提到的现代企业制度、金融体制和中央政府机构三个改革到位都是三年期限,1999年应是第二年,因而也是改革全面展开的关键一年,抓住1999年的工作,2000年达到到位目标就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不仅包含着资源配置机制的重大变革,而且包含着收入分配机制的重大变革。收入分配机制的重大变革已经引起并将进一步引起分配领域的重大变化。本文试图在说明资源配置方式和收入分配关系的基础上,讨论我国经济体制转变期间个人收入分配的特点、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旧经济体制的信息利用比较孙云一、社会对信息的利用程度,是体制有效性的重要尺度任何社会的经济体制,都是一种特定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一个社会经济体制的有效运作,表现在如何通过生产、交换、流通、消费等环节,把社会资源配置到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领域中去,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