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前,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地市党报要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报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做好民生新闻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既能够使地市党报践行“三贴近”,又能够在读者中产生更强的公信力和亲和力。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做出自身的特色,提升地市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高扬主旋律,增强“三贴近”,提高公信力,这是党赋予党委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今年以来,襄樊日报坚持“两手抓”、“抓两头”,即一手抓正面宣传,一手抓舆论监督,一头抓中心工作的宣传,一头抓民生的报道,探索了一些经验,收到了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相得益彰,服务中心和关注民生同放异彩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始终关注民生,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以关注民生为突破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为积极应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中国共产党需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情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立场;始终贴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8,(5)
正今年,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推进11件更贴近民生的实事,让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群众,切实增强全区人民群众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11件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具体包括:新改建农村公路5000公里,新增100个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到2020年实现具备条件的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  相似文献   

5.
马国武 《共产党人》2013,(20):17-18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主动研究深化群众工作、维护民生民利的措施,使检察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更好地服务群众,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亲和力和群众满意度,切实促进检察工作健康发展。一、立足检察职能,维护群众利益要坚持把执法办案作为做好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根本途径,紧紧抓住广大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权益保  相似文献   

6.
李传寨 《学习月刊》2009,(22):73-73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谷城县委、县政府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了社会长期和谐。  相似文献   

7.
民生型政府范式的选择反映出我国政府职能重心正由经济建设转变为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然而,当前政府公共信用缺失,不仅影响了民生型政府的诚信形象,而且会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丧失。只有重建公共信用,民生型政府才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政府公信力不足是许多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又影响着政府公信力增减。建设和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要从政府自身做起,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建设服务型政府;尊重公众知情权,推行阳光行政,促进廉洁政府建设;积极搭建互动平台,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9.
烟台市检察院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贴近检察实际、贴近民生需求、贴近服务大局”,增强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本着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创新观念、创新思维,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愿望,实现自身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4月,是全国第22个税收宣传月。贺兰县地税局紧紧凰绕"税收·发展·民生"这一主题,坚持贴近民生、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组织开展"自助餐"模式、税收活动开放日、税法"十进"等系列宣传服务活  相似文献   

12.
《先锋队》2014,(2):F0004-F0004
千秋大业,民生为本。 去年以来,晋中市纪委监察局坚持把以人为本、执纪为民贯穿于反腐倡廉建设全过程,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闻工作向来强调"三贴近"原则,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各项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党政组织、人民群众对民生新闻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无锡日报进一步加强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鼓励并要求年轻记者深入一线、扎根一线,将触角延伸到基层的社区里弄,在这块广阔的田地里寻找新闻富矿。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工会主席不好当,要真正当好一名有作为的工会主席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农五师八十九团塔蕾幼儿园工会主席郭梅立足本职,找准定位,充分发挥工会贴近一线、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优势,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能力,努力把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要求进一步落到实处,切实维护了职工利益,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努力为职工营造了一个"温暖和谐之家"。  相似文献   

15.
办好党报的一版,既是提升党报质量的关键,也是党报新闻改革的难点。怎样使党报在权威性、指导性、公信力不减的前提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始终是我们丹东日报一版改进的原则和方向,而且每年都有所进步。  相似文献   

16.
应该看到,民生新闻当下已经成为新闻界炙手可热的一个“新闻品种”。各地党报在寻找发展出路的时候,也竞相打出“民生牌”,在民生新闻报道上投入重兵,在挖掘和表现上各领风骚。应该看到,许多地方党报由于日益关注民生而重新受到读者青睐,其公信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得到加强,自身也获得了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贺方彬 《求实》2014,(3):35-38
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来剖析民生、改善民生,可以使我们获得一种新的理论视界,更能准确透视民生的本质,建构改善民生的整体范式,把握改善民生的内在规律,进一步凸显民生对于人的发展进步的深层价值意蕴。民生的本质和深层价值意蕴在于:民生是人的生活、生计、生存与发展,与人的需要密切关联,其本质是人的直接的、现实的生活需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表征为人们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民生需要作为一种观念驱动力,是促进人与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因,对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报作为一家融合地方党报和都市报双重特点的县市报,为不断增强参与媒体市场的竞争力,近年来,本报把民生新闻作为强势品牌来锻造,着力从民生新闻的策划,与读者和其他媒体的互动联动,哒及提升新闻舆论监督水平等方面入手,拓展了民生新闻的广度和深度,让民生新闻牢牢占据了版面的“主角”地位,提升了本报在国内的公信力、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赵建萍 《党的建设》2008,(11):45-45
民生新闻具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特征。近年来,省内各家电台、电视台相继创办了民生类新闻栏目,如甘肃卫视《今晚新时空》、都市频道《都市快报》、甘肃广播电台与电视台共同打造的《政风行风热线》、兰州电视台《零距离》等,都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相似文献   

20.
三聚氰胺牛奶事件的曝光,再次将政府公信力问题推至理论研究的前沿。信任危机的爆发使政府施政面临空前压力与难题,面对挑战,政府如何通过完善自身有效解决社会问题,重塑公信形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从政府公信力的概念与内涵、政府公信力的理论渊源、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原因,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途径四个方面对政府公信力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