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开林 《传承》2009,(11):35-35
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林觉民是一位很难被人遗忘的英雄,他侠骨柔肠,顶天立地,胸怀磊落光明,犹如赤子一般。林觉民是带着强烈的爱意(对妻儿)和恨意(对清廷)去将头颅一掷,战死沙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生在政治清明的太平时代,他会是一个温情丈夫。然而在"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的封建王朝末期,他却成了为天下人蹈死不顾的"铁血丈夫"——二十四岁就被残害,匆匆与爱妻及腹中孩子诀别,从此长眠异乡。他,便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朱门灰瓦,翠竹掩映下,林觉民的半身塑像伫立在其故居内,目光直视远方。塑像下方簇簇鲜花,安静地诉说着人们对他的哀思和怀念。  相似文献   

3.
文苑 《当代广西》2005,(14):44-44
人们都熟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 一的林觉民烈士写给妻子的遗书—— 《与妻书》,无不为之感动。烈士那种大 情大爱,为大家舍小家,为大我舍小我 的革命精神,曾感动了几代国人。其实, 在广西也有这样一位至情至性的抗日 烈士,他就是在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中 牺牲的赖志廉烈士。  相似文献   

4.
中国从古至今,以一篇文章而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文明、人格行为和文化思想的美文,为数不多。我翻检了一下,有9篇。它们是:贾谊《过秦论》、司马迁《报任安》、诸葛亮《出师表》、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范仲淹《岳阳楼记》、文天祥《正气歌并序》、梁启超《少年国说》、林觉民《与妻书》,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5.
<正>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行,成为与土地改革法、工会法相并列的国家大法。《婚姻法》的精神,长期以来,尤其是在城市,一直被理解成婚恋自由。比如,东北妇女编委会编的出版信息不详的《爱情》,作为宣传《婚姻法》的内部工作手册,讲了18个婚姻问题故事,其中就有5个故事的标题包含了“自由”:《我争取到了自由结婚》《小兔和大荣的自由婚》《吕堆花争得了婚姻自由》《又得到自由了》《婚姻法给了我自由》。  相似文献   

6.
李慧杰安静地坐在我的对面,甚至从容地对我笑了笑。一个年仅24岁的农家女子,在短短两年之内竟接连毒杀自己的四任丈夫,无论如何,都是骇人听闻的故事。面对她瘦小单薄的身体,我无法想像她投毒时的疯狂与残忍,无法想像她面对一具具死尸时的镇定与从容。在她的心灵深处,难道就真的没有丝毫怜悯与同情,没有点滴的爱意?那么,这样一个女人,她心目中的爱情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也许是“爱情”二字触动了她,这个冷酷的女人,泪水纵横……少女的爱情幻灭了和许多女孩一样,少女时代的李慧杰对爱情充满了渴望与憧憬。在豫北汤阴县瓦岗乡瓦岗…  相似文献   

7.
纪念海伦·斯诺爱泼斯坦海伦·福斯特·斯诺于1997年1月11日在美国逝世,享年89岁。她是世界著名作家、《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的前妻。她的朋友们称她“佩格”,而许多读者只知道她的笔名──尼姆·威尔斯。她生前曾写下了《续西行漫记》以及许多别的著...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伟大的辛亥革命100周年,重读辛亥革命党人林觉民的《与妻书》,其所留下的情感境界对今天仍有着强烈的感召力,是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辛亥革命的民族心灵读本。  相似文献   

9.
电影人似乎越来越爱过情人节了,近年来贸岁档均“延期”至这个“洋”节便是明证。在真情与假意参半、两性关系愈发自由、爱情净度韧度总遭腰包及三围考验、婚姻保卫战常常打响、闪离不时、闪婚超速的情境下,“将爱情进行到底”不再仅仅是个片名,类似题材正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与审美价值,并很有市场。  相似文献   

10.
周海洋 《世纪行》2009,(7):48-48
湖北省今年语文高考中有一首长诗《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被阅卷老师评为“最牛满分作文”。最牛作文的作者就是武汉市汉南区第二中学学生周海洋。今年19岁的周海洋家住在武汉市汉南区,家庭并不富裕,主要经济收入来自于父亲加工棉被。  相似文献   

11.
中国从古至今,以一篇文章而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和文化思想的美文为数不多。我排了一下有9篇。它们是:1.贾谊《过秦论》;2.司马迁《报任安书》;3.诸葛亮《出师表》;4.魏征《谏太宗十思疏》;5.范仲淹《岳阳楼记》;6.文天祥《正气歌并序》;7.梁启超《少年中国说》;8.林觉民《与妻书》;9.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2.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今理论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然而,遗憾的是,人们对这个话题谈得很多,却理解得很少。因此,完全有必要对这个问题的理论内涵和实质做一番先行的、深入的考察,然后才能对它做出合理的、有效的说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众所周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写下了一句名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diefreieEntwicklungeinesjedendieBedingungfuerdiefreieEntwicklungallerist)在这里,jeden和aller分别以省略的方式表示“每个人”和“一切人”。…  相似文献   

13.
屈原名平,今湖北林归人。据近代学者专稽,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78年,享年62岁。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一生写下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渔父》等诗篇,饱含激情,艺术性与思想性结合完美,达到了很高的文学造诣;同时,它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的矛盾和斗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因而又具有史诗一般的特征,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1953年,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选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这是中国人,更是我们宜昌人的骄傲。屈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而且也是一位…  相似文献   

14.
孟丙南 《黄埔》2009,(6):34-35
八年抗战,烽火漫天。60多年过去了,那曾响彻神州大地的《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歌声,至今犹在耳边回响。“逃警报”、“挖防空洞”,仿佛就在昨天。忘不了血与火的经历,写下这点滴回忆。  相似文献   

15.
田岚岚 《政协天地》2011,(10):26-27
“我已经来过好几次了,可是每一次站在这里,都会心生感动,就会抑制不住自己,我真得无法忘记这些英烈……”在参观林觉民故居的过程中,杨崇森先生用颤抖的声音对记者说。看着他激动的微微有些涨红的脸和湿润的眼眶,记者有些担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张云生到林彪身边工作时,正值中央作出《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他离开林办之时,恰好在震惊中外的“9&#183;13事件”之前,也就是说他是处在近距离目睹了整个“文革”时期的林彪及林办鲜为人知内幕的知情人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土家人民自古以来就以能歌善舞著称,特别是唱山歌最为出名,素有“歌的海洋”之誉。在土家山歌中,情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种歌真实地描述了土家儿女的爱情生活,表现了他们真挚健康的爱情观。歌中有他们对自由爱情的渴望与追求,有他们选择爱人的条件和标准,有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方法,有他们对忠一不二纯真爱情的赞美。土家族情歌自始至终展现着土家男女青年纯洁高尚忠贞不渝的爱情观。一、自由观恋爱应该是自由的,不受别人左右,由恋爱者双方自由决定。土家男女青年正是为了保持这种爱情的价值,才在木叶和山歌声中选择伴侣。这种爱…  相似文献   

18.
一个构筑“爱情”基石的女人○张马克思在他那部不朽的《资本论》中曾写下这样一段名言:像自然惧怕真空一样,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胆壮起来,百分之十会保障它在任何地方被适用;百分之五十它就铤而走险;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会...  相似文献   

19.
有一些女人的自传是我们不能够忘记的。她们的生命像炫目的流星,划破夜空的黑暗。这光芒消失后,记录着她们生命和智慧的文字依然保留下来,留给后人无尽的启迪和思索。海伦·凯勒。这位伟大的女性从1岁开始就陷入了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沉默的世界,她用触觉和心灵写下了《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西蒙·波伏娃,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女哲学家,写作了女权主义运动的“圣经”《第二性》;伊里莎白·邓肯,现代舞创始人,用震撼人心的爱与自由,书写了《我的爱,我的自由》。  相似文献   

20.
姚建 《黄埔》2023,(1):72-74
<正>不堪回首六十年,世事沧桑自作愆。少壮迷途失东隅,收之桑榆未为晚。60岁生日这天,黄埔军校4期生、陆军大学9期生、国民党原第38军军长、四川省政协委员姚国俊写下这首题为《六十述怀》的诗。这是他一生中留下的唯一的一首诗。诗中的“东隅”和“桑榆”来自《后汉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意即过去的时光无法挽回,但在未来可以去获得。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过往的感叹、愧疚和对未来的期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