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敏  蒋妤 《中国民政》2011,(9):60-61
自开通“慈善通-中国”网站(WWW.cst.gov.cn)以来,苏州市沧浪区大力提升慈善公信力、透明度和凝聚力,构建网络慈善新模式。具体内容:一是公开透明,提升慈善的公信度。通过“个案故事”、“圆梦行动”、“慈善广场”等形式,及时发布、更新救助需求信息,募集救助资金。  相似文献   

2.
台湾的这部“条例”是慈善捐款及其相关团体公开征信的“法案”,是我国台湾地区非营利组织财物阳光化的滥觞。  相似文献   

3.
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新特征:政策研究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慈善组织在社会转型期遭遇了诚信危机,同时社会组织的自律与他律也正在日益加强。本文采用案例分析对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新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表明,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呈现从被动透明到主动透明、从机构本位到公众本位、从主观透明到客观透明、从结果透明到过程透明、从感性透明到理性透明的新特征。针对此,文章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慈善组织信息透明度的政策建议,包括推行信息公开的标准化制度、建设慈善组织信息库、实施失信惩戒机制及建立人才培养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公信力是慈善组织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影响慈善捐赠和慈善形象的重要因素,关系着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慈善文化的弘扬和社会建设的有序推进.当前,应该加强慈善立法,建立与完善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第三方评估机制和慈善监管体系,加强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化解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危机,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慈善在我国蓬勃发展,越来越多慈善组织通过合作开展互联网慈善募捐。通过分析腾讯公益平台上的公开募捐项目,本文梳理了平台上慈善组织合作的基本形式及其主要特征,并依据慈善组织在合作内容覆盖面和合作嵌入度两个维度上的差异将慈善组织合作划分为四种模式:公募分享型、支持赋能型、议题联合型和品牌合作型。四类模式各有优劣,慈善组织需要结合自身慈善目标和发展阶段选择最合适的合作策略。结合当前互联网慈善募捐中组织合作存在的问题,慈善组织应当在知识和经验上进行共享,在资源和渠道上进行共建,在机制和生态上进行共治,并在政策倡导上推动政策激励,构建合作生态,创新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每逢岁末年初,各种各样的慈善榜层出不穷,许多过去一年在慈善工作方面表现抢眼的企业都榜上有名。但与此同时,围绕这些企业慈善活动的争论至今仍旧不绝于耳:企业的慈善事业是否仅仅是社会责任?企业家慈善事业的核心伦理是什么?企业是否可以运作“慈善营销”?媒体应如何报道企业捐款……实际上,这一系列争论是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的:如何认识商业性慈善?换而言之,企业及其企业家慈善行为是否可以功利化、商业化?  相似文献   

7.
一份报告指出,九成社会公众表示对慈善信息公开透明情况不满意或不太满意。“万元餐”事件、郭美美事件、齐中祥、“卢美美”事件,二件件刺痛着捐款人脆弱的慈善之心。人们甚至不得不怀疑,腐败丑闻一桩接一桩的红十字会,是否在某些领域已然蜕变成了“黑十字”?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建立“六大”工作机制,落实慈善经费使用“五项”要求,实施慈善捐赠“四项”公开制度,搭建“三个”晒明白帐平台,促进信息公开、透明,确保慈善在阳光下运行和操作。  相似文献   

9.
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中的政府职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慈善组织大多具有不同程度的官办色彩或曰政府主导性。当前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普遍不高而且不时遭受重创,亟须加以重塑与提升。在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中,我国政府长期存在职能的缺位与越位,表现为准入过严、过度干预、监管不力和缺乏扶持等。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应定位于降低慈善组织注册门槛,实行直接登记和统一管理;立法强制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实现透明慈善;消除官办慈善组织的行政化倾向和特权优惠待遇;强化监督问责制度,构建外部监管体系;促进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与绩效提升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广东民政》2010,(6):33-34
为了进一步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实现扶贫帮困活动的日常化、长期化,2009年,江门市新会慈善会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拓创新,努力探索符合本区实际的慈善工作的新路子,成功创立了江门市首家“社区慈善超市”和“慈善助学定点服务超市”,并在拓展社会救助工作、承接政府公共服务、普及公众慈善理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慈善有道     
慈善不是锦上添花今年的“两会”上,从政协委员杨澜步入人民大会堂开始,就被围在记者群中宣讲她的“慈善意识”,米黄色风衣,配上打理得当的短发,杨澜的“劝善”人缘十足。  相似文献   

12.
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包含合法、诚信、坚守使命、绩效和自主性五个构成要素.当前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普遍不高而且不时遭受重创,亟须加以重塑与提升.在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中,我国政府长期存在职能的缺位与越位,表现为准入过严、过度干预、监管不力和缺乏扶持等.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中政府的角色应定位于降低慈善组织注册门槛,实行直接登记和统一管理;立法强制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实现透明慈善;消除官办慈善组织的行政化倾向和特权优惠待遇;强化监督问责制度,构建外部监管体系;促进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与绩效提升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江门市从构建“文明江门”的高度出发,着力打遗具有侨乡特色的慈善公益万人行活动慈善文化品牌,营造浓郁的民间慈善氛围。目前,江门市慈善事业的发展已走在全省前列,慈善公益工作得到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省民政厅的好评。在2009年中华慈善总会举行的“中华慈善总会成立十五周年纪念暨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表彰大会”上,  相似文献   

14.
慈善募捐包括公益募捐和非公益募捐。前者存在随意性、缺乏透明度、强制色彩浓厚、监管不到位、公众慈善意识不强等问题,而后者存在发起人不明确、发起较为随意、过程不透明、余额所有权归属不明、异化等问题。对于公益募捐,应完善准入制度,建立公开制度,完善税收优惠、监管体系,加强宣传引导。对于非公益募捐,应建立民间募捐登记制度、规范的劝募组织、募捐信息公开制度、捐款余额充公制度和募捐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15.
<正>http://cishan.chinanpo.gov.cn在第二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民政部于9月4日上午举行了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开通仪式。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高晓兵启动该平台运行,民政部党组成员、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詹成付主持开通仪式并对平台的持续建设提出要求。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是依据《慈善法》"信息公开"要求而建设的统一信息平台,用于慈善组织、慈善信托受托人等参与主体面向社会公开  相似文献   

16.
美国慈善捐赠的外部监督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慈善捐赠监督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建立了法治框架下的外部管理监督机制,其要点是:信息公开、运作透明;政府监管与公众监督并重的双向度监督;健全的司法监督体系.外部监督与内部治理相整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慈善组织公益宗旨,保证科学的运作程序.中国慈善事业应适当借鉴美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2012年7月30日,台州市椒江区慈善总会在当地媒体上用12个版面,公布了5月至7月27日的每一笔捐款,总金额2652880.12元,涉及捐款人数近万人,笔数近万。椒江区慈善总会秘书长杨秀亮说:"公告版面是媒体免费提供的。用这样的方式公布捐款明细,既是向社会公开,提高捐赠透明度,也是表达对捐赠人的敬意。"公开捐款账目明细,这只是椒江区慈善总会致力打造透明慈善的一个举措。除此之外,他们建立六大工作机制,落实慈善经费使用五项要求,实施慈善  相似文献   

18.
本刊 《中国民政》2011,(11):F0004-F0004
10月12日,江苏省慈善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省政府对近年为慈善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大会共表彰”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企业或单位”40个,最具爱心慈善捐赠楷模30名,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10名,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10个,以及优秀慈善工作者10名。  相似文献   

19.
《天津人大》2011,(1):32-33
河西区天塔街道慈善分会自2007年10月成立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发挥慈善组织在社会救助中的作用,把慈善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抓。慈善分会以"倡导常怀慈善心,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为宗旨,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特色突出、形式多样的慈善募捐救助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公共服务事业中,慈善捐赠的作用日渐凸显,需要明确慈善捐赠与政府拨款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站在筹资立场,以公立高校慈善捐赠为例,对慈善捐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中国1998-2011年相关数据进行静态和动态面板分析,发现:慈善捐赠与政府拨款之间在短期存在"示范效应",在长期出现"挤出效应";有偿服务对慈善捐赠在短期存在挤出,在长期存在正向影响;收入因素是居民做出慈善捐赠的动力来源;税收负担为居民慈善捐赠提供信号;储蓄行为对慈善捐赠产生替代效应。因此,中国引导慈善捐赠的发展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提高居民收入、规范慈善基金会发展和通过地方税体系建设保障公共服务供给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