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利亚 《政策》2005,(10):32-33
当前官员腐败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是受贿犯罪, 而引起受贿的直接原因是行贿。行贿者和受贿者是犯罪共同体,他们互为条件,相互依存。近年来,我国对行贿犯罪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但毋庸讳言,在现实中,对行贿犯罪打击不力甚至宽容行贿的现象也相当普遍,有相当一部分行贿犯罪分子没有受到法律的追究。笔者认为,行贿与受贿应一并打击,且打击受贿应从严惩行贿开始。本文拟从立法、执法及社会文化等方面分析宽容行贿的原因,并提出加大打击行贿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有行贿的就有受贿的,有受贿的就有行贿的。受贿者都是手中握有权力,能够利用这种权力(现在时兴叫“工作之便”或“职务上的便利”)为行贿者谋取利益。按说,行贿者有求于受贿者,对受贿者点头哈腰、低声下气是正常现象。然而现实生活中并不都是如此,相反,在有些情况下,行贿者倒神气得很,能够对受贿者颐指气使。曾经震惊全国的以邓斌为首的无锡非法集资案中,有一个会龙公司总经理叫谈根法,他和无锡市副市长丁  相似文献   

3.
樊洪 《人大建设》2014,(7):40-41
<正>当前行贿犯罪频发原因分析——在社会心理方面,存在宽容行贿人的现象在当下,社会上存在一种宽容行贿的心理。人们往往将行贿和受贿区别对待,对受贿者万分憎恶,往往认为行贿者扮演的是弱者角色,认为行贿是迫于无奈。行贿和受贿是一对共生的毒瘤,互相依存,互为条件,行贿是一系列受贿行为的起点,而受贿又会使更多的人加入行贿的行列中来。行贿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声誉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在经济上,行贿行为存在"高收益低成本"现象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党的高级干部,他本应牢记党的宗旨,为党和人民努力工作,然而,他却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伙同情妇疯狂攫取钱财,大肆收受贿赂,款物合计人民币达四千余万元。  9月14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的成克杰被执行死刑。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级干部中数额最大的受贿案件,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职务最高的领导干部因受贿犯罪被处以极刑。  “党内绝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这是查处成克杰案件对全党的又一次昭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是成…  相似文献   

5.
穆奕  文静 《今日广西》2010,(22):40-41
在市民印象中,环卫部门是一个“清水衙门”,但检方根据一封匿名举报信挖出了藏在门头沟、石景山两区环卫系统内的受贿窝案。日前,石景山检察院通报,石景山环卫中心和门头沟区环卫中心6名领导因涉嫌受贿被立案侦查,为了竞标成功而行贿的田、靳二人落网。  相似文献   

6.
反腐肃贪的大背景下,新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九)》及《贪污贿赂司法解释》对行贿犯罪的惩处力度加强。但司法实践中,因受刑事理念、证据制度、社会心理因素等影响,重打击受贿而轻行贿,行贿犯罪立法从严而实践依然可能偏轻的现象短时期内无法转变,如何落实行贿犯罪的从严惩处仍是现阶段的重大课题。对此,在借鉴污点证人制度、"零容忍"原则等基础上,其一,要理性解读"重受贿轻行贿"的刑事理念;其二,要明确"贿赂"的界定范围和"不正当利益"的判定标准;其三,建立行贿犯罪的特殊证据规则与惩处机制;其四,建立行贿犯罪的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7.
反腐败需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而其中的关节点是要让贪腐官员缺乏逃脱制裁的“安全感”。最高“两院”曾联合发布《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再次明确行贿罪追诉标准,规定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1万元以上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多次行贿的,按照累计金额予以处罚。这被诸多媒体解读为遏制官员受贿腐败的重要“利器”。  相似文献   

8.
《人民政坛》2012,(3):5-5
据新华网2月16日报道,最高人民检察院2月16日起对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实施全国联网。届时,有行贿犯罪记录者将被列入“黑名单”无处遁逃。最高检职务犯罪预防厅负责人表示,以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作为政府采购和招标审查的必经关口,把有行贿犯罪记录者拒之“门”外,将大大降低工程建设领域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几率,有效预防贿赂犯罪。  相似文献   

9.
李松  黄洁  吴萌 《当代广西》2010,(20):50-51
考量给钱一方与收钱一方的关系,特别是在双方没有任何借款手续的前提下,如果双方平日里并不熟识,而突然发生了一笔数额较大的借款,违反常理,这其中就很可能会有行贿、受贿的犯罪暗藏其中。  相似文献   

10.
办事都得凭关系,有了关系靠关系,没有关系找关系,难找关系买关系,“官托”就成了权力网、金钱网上的一个纽结,在行贿和受贿者之间穿针引线,起了润滑作用。 然而在现实中,在法律面前,“官托”倒了,上任不到一个月的厅官也成了绳上的蚂蚱  相似文献   

11.
据媒体报道,四川省犍为县原县长杨国有因受贿61万被追究法律责任,这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案子,但他在法庭上的几次惊人之语却引人关注:“县委书记‘封嘴’后,我为了保住‘乌纱帽’,不得不收人家的钱!”  相似文献   

12.
行贿和受贿同赠送和受赠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编辑同志:1994年3月6日《河南日报》上刊登《巩俐春节回娘家》一文中称:“成都某集团赠送给巩俐一套别墅”。请问:这算不算行贿受贿?行贿和受贿同赠送和受赠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希望能给予回答。河南许昌沛涧沛涧同志:...  相似文献   

13.
从“级别”来看,贪官原是个不起眼的地级市政协副主席;从“贪绩”来看,受贿144万余元,和那些动辄受贿上千万的大贪官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的“小巫”。然而全县副科以上干部无一“盲区”,全部向他行贿,这创造了一项官场“奇观”,虽不敢说“绝后”,但绝对“空前”!  相似文献   

14.
2014年8月7日,嘉陵区法院第一审判庭旁听位座无虚席,坐满了身着制服的警察。法庭正在对“幽灵户口”一案进行审理,经过一天庭审,法庭将择日宣判。“幽灵户口”可按揭豪车,申请信贷,隐匿财产,实施诈骗!2014年8月7日,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干警寻着央视“东方时空”线索,深挖细查,将涉嫌行贿、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犯罪的蒲小宇和涉嫌滥用职权、受贿犯罪的公安民警余山送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15.
伊杉 《当代广西》2006,(22):54-55
这是一起普通的商业受贿案件,一名年轻的电器代理商用金钱作诱饵先后将6名工程师“俘虏”,最终令自己代理的电器商品得以顺利通过政府采购的议标审核。同时这又是一起非常机巧的行贿案件,行贿人还在工程设计阶段就开始提前实施自己的“糖弹战略”。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中组部通报了4起领导干部受贿“卖官”案,涉嫌行贿者达168人,足见“买官”者众。因此,惩治“卖官”者,不能放过“买官”人。买卖双方共同构成了“乌纱市场”,受贿、行贿都是犯罪。“卖官”者是败类已成定论,“买官”者是些什么人呢?至少心术不正。能够用钱买官者,必把做官与发财联系在一起,投入就要产出,买了官再去赚钱,这是他们的逻辑。这种人即使小有才干也不会用到正途上去,或许越有才干越危险,干起坏事尤甚。更有那平庸无能之辈,本就不是做官的材料,只能靠钱铺路,一旦做官,非但不干事,还要坏事。可以说,凡“买官”者都不配做官,起…  相似文献   

17.
见到痖弦     
数年前痖弦从台湾来信说:“你我都要保重,我们见面有期。”这语气很乐观,但我总觉得是一句梦话。到了1998年11月下旬他来信说:“我已从《联合报》退休,12月6日离开台北到温哥华居住,特向你告辞。”从未见过面,言说“告辞”,──真让人迷惘而悲哀。 痖弦50年前小小年纪离开爹娘东渡到台湾这块陌生地,50年后又继续东渡到一个更远的陌生地。先前他说的“见面有期”,渺茫了,是天边一缕消散的云。 然而,今年,即2000年5月8日,痖弦真是来到家中了。这个日子容易记住,旱了几个月,这一天忽然降雨了。甘雨遇上故知…  相似文献   

18.
被判处死刑的省部级贪官 成克杰案曾经轰动一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级干部中数额最大的受贿案案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职务最高的领导干部因受贿犯罪被处以极刑。成克杰在担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书记期间,  相似文献   

19.
阿红 《民主与法制》2010,(11):19-21
安徽省马鞍山市原国土资源局局长王海风受贿1700万元,创造了安徽省近年来土地领域受贿额的最高纪录。可庭审中爆出的一条“奇闻”令人玩味:王海风虽然受贿1700万元,却拼命在家人面前“装穷”。因为王海风坚信:连至亲的人都相信自己是清官,谁还会怀疑我呢?  相似文献   

20.
曾对本院爆出13名法官受贿窝案深表痛心的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周文轩,近日同样因严重违纪被“双规”。这位以“救火队长”身份出现、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法院院长,一面高调反腐,一面却严重违纪。他推出的所谓“刮骨疗毒”也没能挽救自己,最终倒在了“前腐后继”的路上。周文轩出事之所以能牵动众人神经,是因为这之前武汉中院的“腐败窝案”牵涉到13名法官和44名律师而震惊全国。周文轩在这个“腐败窝”里继续着武汉中院的腐败作风,只不过他做得更隐秘而已。事实上,类似于武汉中院的腐败窝案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从过去已经见识过的广东湛江走私受贿案、福建厦门远华走私受贿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