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希腊罗马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泉和基础,形而上学的研究是哲学园的一朵奇葩。对古希腊形而上学的历史演进进行梳理,是哲学思维的必然,可以揭示形而上学在西方发展和存在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于相同的社会条件和理论背景,但两者出于立场和出发点的不同,因而没有成为"同质"哲学.而且,马克思在世时就有意识地划定了自己的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界限.20世纪,由于冷战状态和意识形态的对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处于隔膜状态.在世界进入对话时代的今天,两大哲学系统将呈现"异中求同"的发展趋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在哲学理念上发生转换承认哲学形态的多样性;促进哲学对话的自觉;丰富哲学的个性化,由此才能在顺应这一趋势中推动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先秦哲学和古希腊哲学分别处于中国和西方哲学发展史上源头活水的地位,虽然两者在产生和发展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在致思取向和架构社会上仍有很多的相通相融之处:老子和赫拉克利特分别用“道”和“逻各斯”作为万事万物的本源,旨在寻找一种囊括宇宙万有的概念;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使用“仁”与“德性”、“知”与“知识”等概念,来表达相似的道德主张和人生价值;荀子的“明分使群”社会建构观念与柏拉图的“分而治之”的理想国理念,均渗透着既“分”且“一”的社会和谐观等。研究中国先秦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的相通相融之处,寻找两者共同具有的普世价值,有助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加深中西文化的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4.
哲学的表达方式 ,对于哲学的创新和发展有着至为重要的意义。中、西哲学对此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传统哲学的表达方式是明晰不足而暗示无穷 ,具有浓郁的诗化特征 ;而西方传统哲学则是注重逻辑的推演而在表达方式上拒斥诗性。现代西方哲学的出现 ,以尼采和海德格尔为代表 ,自觉探索哲学诗化的理路 ,并使其影响扩展到 2 0世纪现代、后现代哲学发展的整体过程 ,从而引起西方哲学在表达方式上的更新。参照中国传统哲学的表达方式和现代西方哲学诗化的经验 ,在中国当代哲学的表征方式上进行创新 ,是哲学发展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5.
哲学的当代处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中体现西方哲学传统的黑格尔体系哲学的失败,同当代人类处境的根本性质内在相连.近代启蒙理想在现代性状况中的失落,在黑格尔哲学的本质中被预先展示出来了.因此,在黑格尔之后的哲学努力在原则上都不得不采取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批判态度.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批判,同时也就是对现存世界本身原理的批判,这一点构成了哲学在当代的根本语境.马克思的学说早在一百多年前创立之初,即已自觉地进入了这一语境.但是,对这一点的真切理解,却仍不得不有赖于当代人对自身处境在生活世界中的本质来历的自觉意识.这就是马克思的思想与当代生活实践的内在联系.唯有从这一点出发,才能真正看清马克思主义哲学透过日常世界的"理论方式"而深入到生活世界中去的实践本质,从而去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时代条件下继续发展的真实前景.  相似文献   

6.
试论西方哲学中的“常识”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识"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具有普遍性、直接性、明晰性的品格,其内容涉及形而上学、认识论和实践哲学的各个方面,因此成为西方哲学中被经常讨论的话题.结合对英国古典经验主义、苏格兰常识哲学和批判的常识主义等对"常识"概念的研究表明,它在西方哲学中的意义、地位和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加强对"常识"概念的研究是我们对西方哲学研究中不应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7.
在哲学界,中西哲学差异的比较,历来是个讨论很热烈的问题,哲学各派别都有自己观点。对此塑造论哲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延续了整个哲学的发展序列,提出了哲学研究在当代应走向以塑造论为中心的见解。本文参考张全新先生的塑造论哲学中关于中西方哲学的观点,对中西哲学差异的做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权力概念是哲学和众多社会学科领域中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概念,特别是政治学、政策科学和行政学等学科的基盘概念。权力研究的本体论性质决定了有必要根据权力研究的哲学基础对权力理论进行划分。从哲学思想的特征和倾向而言,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权力理论大致可以划分为以近代西方哲学为基础的权力理论、以当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西方哲学为基础的权力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权力理论三大类。  相似文献   

9.
从哲学史上看,在古希腊哲学关于自然的探讨中就出现了与机械论相对立的目的论思想,而这种自然观上的两种思维方式的对立贯穿于整个哲学史。现在,令人关注的是在当代新科学观(譬如系统科学、分子生物学、宇宙论等)中的许多方面,人们发现了以目的论形式思考的优越性。基于西方哲学中目的论思想的文献价值和当代影响,有必要从源头上追溯古代和中古哲学中的目的论思想,而这种追溯将为我们理解古代和中古哲学的思维方式提供一个不错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深刻影响使得中国哲学家在研究自己的哲学时总是处于一种矛盾的心态之中:一方面,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国哲学是根据西方哲学的模式建立起来的,这就使得中国哲学研究往往无法完全摆脱西方哲学表达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哲学自身的强大传统又使得中国哲学家对自己的思想家园难以释怀。中国哲学如要走出西方语境,得到西方哲学家的更多关注,只有通过分析中西两种哲学相互影响的历史、揭示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在许多方面具有的相似之处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1.
技术时代对哲学的影响,主要是产生了一些消极的乃至过激的看法.哲学主要成为一种批判的工具.然而在技术的时代,哲学应当起的作用除了批判之外,还有教化.在哲学的"教化"作用这一认识上,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有共同之处,但对教化目标的认识则不同.对于前者而言,教化是要使人修"君子之道",而对后者来说,则是要使人提升为一种普遍的理性存在.教化观上的上述差别,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西哲学关注点上的不同,并且带来一系列相关的差别.自20世纪后期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在如何看待科技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通过从传统哲学资源中挖掘天人合一思想所蕴含的现代意义,中国哲学发挥着它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
西方独特的历史造就了传统基督教神学。传统基督教神学以上帝为核心观念,以《圣经》和"圣传"为支撑信仰的两大支柱,以古希腊哲学为信仰辩护的理论工具。这些基本特征持续影响着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的发展,决定了近代哲学的发展必须经历与神学演化相互融合相互批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泉,是人类的思想宝库.古希腊哲学几乎包含了所有现代哲学的萌芽,为人类的思想进步和哲学的向前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其中,灵魂观在古希腊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从多个角度包括认识论、本体论和宗教观对其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揭示了灵魂的构成本质和功能.对灵魂问题进行探索,对于我们了解事物运动的动因、知识的来源以及生命的本质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 8 0年代以后 ,西方社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现象。在这一背景下 ,最近西方哲学发展变化令人眼花乱。但是 ,如果不以准确和全面为目标 ,西方哲学发展的最新特点可以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 ,从德里达和哈贝马斯的身上可以看到马克思依然在场 ;第二 ,从利奥塔与鲍德里亚的身上可以看到后现代的生动呈现 ;第三 ,与其说哲学的死亡 ,勿宁说哲学的重生  相似文献   

15.
无论西方哲学还是东方哲学,本源问题都是讨论元哲学问题;而在关于宇宙起源及其构成始基的探讨中,生态问题也一直贯穿始终。生态从它的产生、出现危机、到寻求解决方案,这一系列过程中折射出的是一个关于"范式"的哲学思维体系,而其中蕴含的范式哲学思维,有利于帮助我们正视生态问题以及更好地解决生态危机。通过走这样一条崭新的发展模式道路,才能尽早实现生态文明中国梦。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哲学界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途径问题的理解上,出现了或是回归文本研究,或是以西方解释学为方法观照理解马克思哲学,从而形成一股“以书解马”、“以西解马”的“解释化”浪潮。实际上,由于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在空间语境及其哲学使命理解的不同,由于解释学有产生教条主义、相对主义的可能,解释学很难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经验教训形成的深刻启示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繁荣,必须立足于中国当代社会实践,在与社会发展中的宏大事件的互动性结合中加以创新,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哲学是一种以科学理性为基础的哲学,重体系和缜严的逻辑思辨,世俗伦理从未获得独立发展,此其在古罗马时期应社会和政治需要而让位并服务于基督教——一种神本世俗哲学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哲学为自己的哲学观所误导,以为哲学既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一门科学。世界观与科学却具有不同的性质与功能。当今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以某种宗教为自己的世界观。知人则哲。真正的哲学是思想范式——规范人的精神世界的原始范型。近代西方哲学发展伴随着理性探索及其后果——对启蒙运动、现代科技及现代性的反思,最终仍要归宿于西方文化的固有思想范式。在历史上,中国哲学始终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但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哲学逐渐失去了自我。现在,中国现代化指日可待,中国人要有自己的世界观。当代中国哲学要重新成为世界哲学的重要成员,产生具有原创性的成果,唯有继承先哲创立的思想范式。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哲学工作者要在生活中身体力行自己的哲学。  相似文献   

19.
人的问题在西方哲学史经历了从古希腊自然哲学至苏格拉底哲学、从中世纪经院哲学至十六-十八世纪西方哲学、从德国古典哲学至马克思哲学三次凹凸现历程,揭示了人的问题的凸现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人从自然、神、理性的次第遮蔽中蹒跚走向现代。当代中国正在走进现代化,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重温这一历史过程,许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哲学基本问题历来是哲学家们首先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从古希腊时期"爱智之学"诞生以来一直到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发展,哲学基本问题在各个时期所表现的具体形态有所不同。在对各个时期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形态进行规律性总的同时也论述了哲学的现代形态,并对传统哲学的某些观点产生了质疑,以期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