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1 毫秒
1.
当前,离异家庭未成年人犯罪不断上升,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据统计,今年以来,虹口区检察院未检科共受理起诉案件38件,涉案70人,其中未成年人53人,占受理犯罪人数76%,其中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犯罪19人,占未成年人犯罪人数3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20%:未成年人犯罪主要呈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势头 ,已成为带普遍性的、严重的社会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 ,上个世纪 90年代未成年人案犯占全部刑事案件的 18% ,分别比 70年代和 80年代增长 6倍多和 2倍多。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 ,研究如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已成为法律界、教育界、社会学界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所关注的重点课题。一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点未成年人犯罪 ,无论在犯罪类型还是在犯罪主体上 ,都具有与其他犯罪所不同的鲜明特点。具体表现在 :(一 )犯罪年龄低龄化。近年来 ,犯罪的高发期年龄在 18岁左右 ,其中以 14~ 16岁少年犯…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青少年犯罪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青少年犯罪透视任建明/编译在刑事犯罪日益猖獗的俄罗斯,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青少年犯罪率的提高。从各种调察结果看,青少年犯罪率高于成年人。14至29岁的青少年犯罪占所有犯罪现象的57%。现在的青少年一代刑事犯罪也高于上一代人。而最令人担心的是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4.
在2004年1月14日北京市政协会议上,中国致公党北京市委员会“关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刻不容缓”专题调研报告中的一组数据引人注目:1979年北京市法院判处的少年犯仅118人,1989年迅速上升至1046人,增长近9倍。1999年,北京市法院判处的少年犯已达1482人,2000年和2001年分别判处了1267人和1379人。未成年人的犯罪人数逐渐增多,并且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发展,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二十多年来,党和国家将“严打”和综合治理作为根治社会治安恶化的对  相似文献   

5.
据资料显示,1994年至2004年十年间,未成年人犯罪增长比率高达83%,1994年全国未成年罪犯38388人,2004年已增加到70086人;1997年开始未成年人犯罪率每年增长近10%,犯罪人数占到了总犯罪人数的10%左右,犯罪年龄呈现明显低龄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农村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增长,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农村"熟人社会"环境决定了它团伙犯罪与流窜作案的特征。与城市未成年人犯罪相比,犯罪的未成年人年龄、文化素质更低。目前侵财型犯罪居多,暴力犯罪与性犯罪日渐增多,犯罪类型逐渐有成年人犯罪的趋势。农村社会控制力弱化导致留守儿童犯罪成为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 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规定具体的刑度时,立法上并没有对未成年人的量刑幅度另作专门的设置以区别于成年人。也就是说,通常在同等的量刑条件下,未成年人的量刑应当参照对比成年人的处罚进行从轻或者减轻,刑法不再设定不同的刑度。因此,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起点与成年人的量刑起点一致,不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它在犯罪的成因与认定、刑罚的适用、诉讼的方式及犯罪的预防等方面都具有与成年人犯罪不同的特点,从而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未成年人犯罪法律制度。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的几大特点来看,现行未成年人犯罪法律制度存在着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而且也越来越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加以重新审视,以进一步提高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水平,完善中国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9.
胡健 《人大建设》2006,(7):47-47
今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实施。该司法解释把未成年人犯罪和成年人犯罪明确区别开来,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认定和量刑,尽量在法定范围内从轻和减轻,彰显了对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关怀和宽容。该司法解释还对司法实践中很多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作  相似文献   

10.
胡健 《人民政坛》2006,(4):40-41
2006年1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实施。与1995年的司法解释相比较,本次司法懈释把未成年人犯罪和成年人犯罪明确区别开来,充分体现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加大保护力度,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司法理念,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认定和量刑,也尽量在法定范围内从轻和减轻,彰显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关怀和宽容。本次司法解释还对很多司法实践中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界定,有利于法院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正确适用法律,最大程度地教育、感化和挽救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犯罪近年来持续下降未成年人民事纠纷数量目前已超未成年人刑事案件"30年间,上海法院秉持‘儿童利益最大化'理念,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少年法庭之路。"上海高院副院长王秋良颇有感慨地说。1984年10月,中国大陆第一个少年法庭在上海创立。1984年至2013年,上海未成年人犯罪呈现波浪型上升、近年来持续下降的趋势,未成年罪犯占刑事罪犯总数的比例最高峰达11.10%,2013年回落至2.76%,犯罪得到有效控制;2007年至2013年,上海试点未成年人综合审判,民事案件从最初的一年576件攀升到2013年的2645件,案件数量已经超过刑事……  相似文献   

12.
父母惩戒权的悖论——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武彬 《青年探索》2004,10(4):52-55
父母惩戒权乃父母对于子女之身体上或精神上予以痛苦,使其改过迁善为目的的权利。一方面通过父母惩戒权的行使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其社会学、心理学基础。另一方面父母惩戒权极易异化为体罚教育权,非但无益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反而对未成年人犯罪有推波助澜之势。所以基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考虑,父母惩戒权的行使必须以教育为目的;要有足够的惩戒或教育理由来发动;必须在必要的范围内来行使。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对广州未成年人(十八岁以下)的犯罪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从中发现了一些应当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新问题。 l、末成年人犯罪逐年上只‘,犯罪年龄相对提前。近几年来,我市  相似文献   

14.
根据江苏省某市今年第一季度对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统计显示,在被捕的1158名犯罪嫌疑人中,未成年人160人,同比上升86%。其中满14岁不满16岁的22人,同比上升114.4%;满16岁未满18岁的138人,同比上升79.2%;在校学生犯罪35人,同比上升113.3%。另据北京市未成年犯罪管教所去年10月份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未成年人犯罪从犯罪类型上看,抢劫罪占首位,占到未成年人犯罪的51.7%;其次是强奸罪占19.1%,故意伤害罪占14.6%。此外,还有故意杀人、敲诈勒索等犯罪。两则资料表明,未成年人的犯罪年龄在下降而犯罪率在明显上升,犯罪性质严重,对社会危害较大。如何促…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犯罪是世界各国均面临的一个突出的严重社会问题。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未成年人犯罪都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中。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正日益集中在一些严重犯罪中,且有犯罪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类型多样化、少女犯罪迅速增长、涉毒犯罪日益严重等趋势。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犯罪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必须从根本问题入手,研究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即是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犯罪轻刑化的合理界限不明所导致的片面追求轻刑化,造成在理论上存在合法性与合理性的不平衡,在实践上会对加害人与被害人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为了维护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应该明晰未成年人犯罪轻刑化合理界限,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宽严相济的刑罚政策,构建独立于成年人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健全被害人司法救助体系,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完善社会矫正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刘某走上犯罪道路的经过使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当前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严峻性。今年11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预防来成年人犯罪法》,该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等内容均做出了明确规定,并明确了家庭、社会、政府、学校等在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义务。可以看出,遏制青少年犯罪,重在预防,家庭、学校、社会可以说是预防工作的三道关口,而家庭这一关尤为重要。但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从刘某一案中汲取教训,从自身做起,为下一代的茁壮成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方娟 《公民导刊》2007,(6):36-38
未成年人的犯罪人数逐年增多,且有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发展的趋势。市检察院公布2003年——2005年我市未成年人犯罪分析报告。三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来成年犯罪嫌疑人7240人,占三年批准逮捕总数的13.99%。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聚众斗殴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进一步加剧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从天津市东丽区未成年人聚众斗殴犯罪案件来看,其主要特点体现为:参与斗殴人数较多,斗殴规模呈扩大化趋势;持械斗殴案件较多,暴力程度加重;涉案者大多为男性;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占有相当比例;涉案者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其高发的原因在于涉案未成年人自身不求上进;是非观念淡薄,从众心理严重;不良文化影响;家庭监护和学校监管缺失。加强未成年人群体犯罪的预防应着力于加强家庭的监护、教育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要完善教育机制,加强未成年人的监管;检察机关应主动作为,帮助引导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20.
姚兵 《理论月刊》2012,(10):105-108
司法统计显示,近二十年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有日趋严峻之势。面对日益严峻的未成年人犯罪形势,有必要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理论研究,探寻未成年人犯罪的深层原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笔者认为,作为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种社会设置——家庭和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正常社会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脱离传统社会控制是未成年人犯罪解释的逻辑起点。家庭控制的疏离表现为未成年人夜不归宿,原因在于家庭结构残缺和粗暴的教养方式。学校控制缺失表现为未成年人旷课逃学乃至辍学离校,原因在于教师体罚的教育方式和未成年人自身学习能力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