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彦斌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3):56-57
经济犯罪案件侦查中的讯问 ,是经侦人员必须掌握的方法和技能 ,其在实践中有着很强的操作性和技巧性。本文探讨了经济犯罪案件侦查中讯问的对象和内容问题。 相似文献
2.
赵早生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调查询问是公安机关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发现侦查线索,收集犯罪证据而向有关人员和知情群众了解、查证有关问题而采取的一项专门工作。它对于全面深入地分析认识案情,发现和甄别犯罪嫌疑人,收集和审查证据,查明案件的事实情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调查询问的方法从准备、实施和评判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薛怀祖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1):56-60
经济犯罪侦查对策是经侦工作制度、侦查措施、经侦科学技术与侦查策略的合理配置方案的总称,其对策体系的确立应充分遵循“深度契合经济犯罪活动的本质特性”和“实现侦查活动的打、防并举职责”两大基本原则。经侦对策的制定应慎重考虑其全局性的战略对策和专案侦查活动的战术对策。战略对策的制定应注重对经济犯罪活动的遏制意义,同时突出其对专案侦查活动的基础性作用;战术对策的设计,应充分彰显其服务于打击犯罪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郑翀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2(3):51-53
关于有组织型经济犯罪,理论界尚无过多的研究专著,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组织型经济犯罪作为一种常见的经济犯罪形态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经济运行环境的健康发展。有组织犯罪应指三人以上为长期实施一种或多种犯罪获取某种巨大利益而建立的犯罪团体,有计划、有分工地故意实施依法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有组织型经济犯罪具有法定性、牟利性、组织性、智能性、隐蔽性、复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犯罪地理画像是一种通过对系列案件犯罪地点的分析,来推测犯罪人最有可能的居住地或再次作案地的辅助系列案件侦破的调查方法。在系列案件侦查中运用犯罪地理画像,不仅有利于帮助侦查人员及时、准确地划定侦查范围,从而节约侦查成本、提高侦查效益,而且有利于安民心、树警威、保稳定。 相似文献
6.
7.
诸葛瑾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1):24-25
针对铁路公安机关的经济案件侦查工作相对薄弱的情况 ,本文通过对铁路经济案件特点的分析 ,提出强化铁路公安机关的经济案件侦查工作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街面抢夺案件是近年来城镇高发的案件,是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侦防街面抢夺案件,要强化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机制,对多发地段进行小范围专项打击,强化侦查破案谋略,提高审讯攻坚能力,开展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等,综合治理街面抢夺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9.
申群翼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47-50
近年来,性侵儿童的恶性案件在全国各地持续高发。基于儿童性侵害案件的特殊性质,在侦查过程中存在立案难、定性难、取证难、询问难、专家辅助难等问题,公安机关应对此采取及时固定证据、确定被害人陈述真实性、设立特殊侦查模式、建立性犯罪者档案查询系统、建立被害儿童心理安抚体系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陈立云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4):63-67
任何刑事案件的侦破过程都处于运动、变化、发展的侦查情势中,情势的易变性决定了侦查活动的复杂性。为了深刻把握侦查情势的运行规律,我们通过勾画侦查情势构造图的形式,运用静态分析的方式,从侦查中主体、客体与环境的关系入手,以案件结构要素与侦查基本程式的关联性为目标,力图准确地剖析侦查情势构造,进而对侦查情势进行科学解读。 相似文献
11.
12.
王锐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1):100-102
物证污染是影响物证鉴定结果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通过现场勘查阶段对人为因素的介入,采取防控措施防止污染,提高检验鉴定人员的物证污染防范意识,并采取适当的监测方法和排除措施,可以提高检材质量,降低物证污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货币犯罪案件具有隐蔽性、连环性强,地域广,环节多等特点。因此无论是案件侦查,还安防范都应针对其特点采取措施,并且在办案中应当慎重,做到准确认定。 相似文献
14.
运用笔迹检验侦破案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笔迹检验手段侦破案件,是通过嫌疑人刻画、收集样本、检验鉴定等专门方法认定犯罪嫌疑人的完整过程。在近年来发生的破坏铁路交通设施案的侦破实践中,通过现场所留文字分析刻画犯罪嫌疑人。为划定侦查范围提供了依据。破坏交通设施案笔迹样本的收集主要存在以下难点:案前样本不易收集,案后样本收集的质量参差不齐,样本收集对象不配合,个别侦查人员责任心和能力不强。 相似文献
15.
魏小红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3(2):39-42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犯罪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国家税收流失非常严重,呈现出严峻态势,必须加强对这类犯罪的侦查和控制。为此,要大力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工作,加强公安机关与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在侦查工作中,应及时调查相关企业的工商税务和银行资料并取证,及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和控制赃款赃物。 相似文献
16.
杨郁娟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43-47
泛滥两岸的电信诈骗犯罪具有非接触性、运作产业化、技术智能性等特点,要求两岸侦查机关简化程序,展开常态化、形式多样化的警务合作。两岸近年来的警务合作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这是两岸警务合作的实践基础和思想基础。两岸应协商建立和完善定期会晤制、直接联系人制,适时开展犯罪信息互换平台建设,强化培训、交流,以推进两岸电信诈骗犯罪侦查警务合作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计算机犯罪现状分析与技术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犯罪作为一种高智能型犯罪,随着社会和技术的进步不断呈现出新态势。本文对当前我国计算机犯罪的现状特别是计算机犯罪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计算机犯罪类型中几类高发案件进行了技术防范措施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涉税犯罪是对我国刑事法律所规定的各种危害国家税收制度犯罪行为的统称。当前,这类犯罪在经济犯罪总量中占有相当的份额,是公安机关经济侦查部门面临的亟待研究的现实课题。本文在分析涉税犯罪案件一般特点和目前呈现出的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讯问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近年来多发的“雇凶杀人”案件,结合具体个案,探讨追究雇凶者和行凶者的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在共同犯罪理论的指导下,重点研究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共同犯罪的分类以及现行刑法理论中论及较少的概括故意教唆理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