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妇女解放了吗?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在各个方面对妇女解放作了很大的努力,从立法上规定男女平等,给妇女同工同酬等,妇女已经享有和男子平等的地位.然而长久以来,人们都把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作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认为就业的妇女就是已经解放了的妇女,而在家中做家务的女性就是有待解放的妇女,是旧社会"男尊女卑"观念的受害者.其实,这是对"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重大误解.  相似文献   

2.
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是妇女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参加到社会生产劳动中去。我国城市妇女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然而无论是女性本身还是整个社会都认为妇女还没有全面、有效地发挥其才能,未达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国外根据衡量妇女的六项指标(对待女婴态度、女青年入学比例、就业比例、妇女在领导岗位上的职务比例、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妇女个人财产在社会财富中的比例),评出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的顺序在160多个国家中竟只占第132位,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意外和震惊。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形成.现阶段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仅仅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所要议论的正是这种条件下的女性就业问题。 一、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女性就业出现的新情况 建国四十余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我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以及就业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就业人数由建国初期的60万人发展至九十年代初期的6千万人左右,女工人数已占  相似文献   

4.
妇女解放观是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根本认识或看法,它包括妇女历史地位的演变,妇女解放的道路以及妇女解放标准等问题.本文试就我国妇女解放观的产生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作一初步探讨.一作为资产阶级妇女观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前提,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和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的广泛传播.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随着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渗透也逐步加深,使我国的资本主义得以产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这为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提供  相似文献   

5.
对妇女解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观念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然而社会地位以及家庭地位的提高,打破了千百年来形成的维系家庭平衡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权利格局。本文在肯定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成果的基础之上,客观地分析理性的妇女解放和家庭和睦的关系,试图论证理性的妇女解放运动不必更不应该打破家庭的和睦。  相似文献   

6.
妇女解放标准、妇女素质状况、女性心理和女性双重角色是困惑和阻碍妇女解放的几大问题.掌握妇女解放标准是推动妇女解放的“加速器”;提高妇女素质是当代妇女解放的“突破口”;心理调适是妇女解放的“支撑点”;角色协调是妇女解放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7.
妇女解放的主体意识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指妇女解放运动有其特殊性、具体性,不能以一般的民族的、阶级的要求代替它。二是指妇女对人生价值及需要能够自我确认、自我把握。三是指妇女们能够独立自主地求解放。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时候,谈妇女解放的主体意识问题,有助于正确评价我国以往的妇女运动,有助于正确把握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方向。 争取妇女解放,实现妇女作为人的主体性,是妇女解放运动的最终目标。要说明这一点,还需从人的解放谈起,因为妇女解放属于人的解放。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8.
利益表达:社会团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社会团体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全国妇联作为维护妇女权益的组织,根据不同时期面临的公共政策制定环境,在博弈过程中,采取了非程序化策略、社会动员、资源集聚和舆论宣传等手段,使妇女阶段性就业这一政策倡议无法从制度上得以产生,确保了妇女解放运动以来所获得的劳动权利,使全国妇联施展的政治影响力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妇女解放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是,目前还存在许多方面的男女不平等现象,其中,妇女平等地参加社会劳动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致使妇女解放事业遇到许多障碍,影响到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保障妇女平等地参加社会劳动的权益,以促进新时期妇女解放事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0.
妇女平等地参加社会劳动,是男女平等的重要标志和根本途径,也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我国妇女平等地参加社会劳动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好,需要我们采取措施,促进妇女平等地参加社会劳动,保障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妇女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就是劳动者和劳动岗位的结合.就业对于劳动者而言,不仅有直接的功利意义,还有更为深层的社会意义.而女性作为劳动者在改革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就业问题.根据宪法规定,就业权是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之一.宪法规定:“妇女在经济生活中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的自由.”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中明确要求:“企业招用工人,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工种,应当招用女工.”1988年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也强调:“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工种,不得拒绝招收女职工.”1992年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更加明确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作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可见,国家非常重视妇女的就业问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 妇女解放的理论,是妇女运动的产物。从广义上理解,它涉及到妇女的社会解放、自身解放,内容极为丰富。可是,以往人们谈及妇女解放理论时,仅仅从政治解放来理解,似乎妇女离开了锅台,走上服务台就是解放了妇女。这种片面、狭义的理解,影响着妇女解放理论向纵深方向发展。近年来学术界对此作了进一步探讨,主要观点如下: 1.“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应有不同的科学内涵。在私有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我国妇女已基本实现了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妇女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但是职业女性,家务的重负没有减轻,又挑起社会劳动的重担,致使职业妇女角色紧张,超负荷.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开展,竞争机制、绩效原则引进各个领域,职业妇女背着孩子和锅碗瓢盆与一身轻的男子一同赛跑,“就业难”、“参政难”等诸多危机一起涌来.人们在探讨妇女危机中发现,生育问题与妇女各方面的危机都密切相关,困扰妇女的一切症结就在于妇女不仅从事社会生产,还担负着人类自身再生产,然而生育及与之相关联的家务劳动没有在现实的经济关系中得到社会的承认.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从事妇女解放事业和从事具体妇女工作的时候,首先必须要弄清楚妇女解放,妇女工作与社会解放、党的工作的辩证关系。只有弄清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进一步明确妇女解放与妇女工作特别是当前的妇女解放与妇女工作研究的着重点是什么,使当前的妇女解放与妇女工作有着更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更充实的具体内容。 一、妇女解放、妇女工作与社会解放、党的工作的辩证关系 妇女解放、妇女工作与社会解放、党的工作的关系具有两重性。其一,妇女解放、妇女工作是社会解放、党的工作的一部分,妇女解放只有在社会解放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妇女生活方式伴随着十年经济体制改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革与妇女自身解放呈正比递增.一方面,妇女否定“旧我”,创造“新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妇女解放;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妇女生活方式的变化具体表现是:一、广泛参与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充分显示了自身的社会价值.她们由依附变独立,由封闭保守变开放进取,以发展生产力的实践开辟了妇女解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1921年7月一1927年7月的六年时间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受其影响的妇女报刊,纷纷出现,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8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妇女报刊是:《妇女声》、《女星》、《妇女周报》。这些妇女报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唤起广大劳动妇女的觉醒,促进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妇女贫困是贫困中的最突出最显著现象 ,它不仅对妇女自身 ,而且对家庭和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极为有害的影响。因此 ,消除妇女贫困 ,对妇女解放和社会进步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消除妇女贫困的方法有多种 ,本文认为发展妇女教育是消除妇女贫困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与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双重角色一致,妇女权益包括社会权益和家庭权益两部分,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仅保障妇女的社会权益,将忽视妇女的家庭愿望和实际需求,显著降低妇女婚育意愿;仅保障妇女的家庭权益,将有更多妇女困于家庭,削弱妇女独立性,并使性别不平等状况恶化。只有将二者结合,借鉴国际经验,综合运用公法私法、政策措施等手段,通过保障妇女工作场所的安全、减少对妇女的就业歧视、保障妇女的劳动福利来提升妇女社会权益保障水平,通过增加家庭支持政策、在私法上肯认家务劳动价值来保障妇女的家庭权益,在社会领域促进两性实质性平等的社会参与,在家庭领域给予在无偿劳动上付出更多的妇女以补偿,才能使女性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获得双重实现,并改善妇女的人权状况,推进两性的实质平等。  相似文献   

19.
1993年,韩国妇女企盼着新总统金泳三兑现他许下的竞选诺言,即“为妇女消除法律和机构上的障碍,延伸妇女的政治参与,实现就业机会平等,开发妇女资源,鼓励妇女就业,加强性平等教育,提高妇女福利,扩展日托中心,承认妇女家庭劳动的价值”。过去,韩国妇女和妇女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已在这些方面获得了部分权益。现在,她们正在用自己的力量推动新政府履行职责,迎接2000年新世纪的挑战。1、韩国妇女有自己的政治判断力 韩国历届政治竞选增强了妇女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局势的巨变,李大钊与进步知识分子的交往和对国际妇女运动的关注催生了其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李大钊的妇女解放思想的具体内容包括妇女的婚恋与家庭问题、妇女的教育与职业问题、女权运动和妇女解放的关系问题。李大钊的妇女解放思想具有先进性和实践性,这不仅表现在他剖析妇女问题科学的方式方法上,更表现在他切实地推动了妇女解放的进程。李大钊的妇女解放思想亦为初创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妇女工作和妇女运动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颇具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