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货膨胀压力的释放有一个过程,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并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2008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2008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相似文献   

3.
一是把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更好地结合起来。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目前社会总供求大体平衡,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很不合理。要在继续搞好总量控制的同时,切实将工作重声、转到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上来。二是把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更好地结合起来。没有宏观调控创造稳定的经济环境,微观经济活力难以充分发挥;而微观经济缺乏活力,宏观调控也难以灵活有效。既要宏观调控,又要微观搞活。要在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同时.注意更多地发挥市场…  相似文献   

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实现经济目标而用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是商品经济效应中国家调控社会总供求最为有力的两大经济手段,在协调社会供求总量与结构平衡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并日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导。因此,有必要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充分理论依据的探讨,以期有效提高财政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及调控合力,进而实现财政货币政策在深层次高水平上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在我国也叫金融政策,它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在金融信贷方面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和各项调节措施的总和,是国家管理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最基本的政策,也是国家金融工作方针的具体化。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政府运用计划指导、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规范、制约和影响各类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促进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确保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就经济手段而言,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表现以货币政策为主。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工作会议指出,认真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和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是今年央行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落实从紧货币政策,意味着央行将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合理运用利率杠杆,继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吸收银行体系流动  相似文献   

7.
周逢民 《奋斗》2008,(3):37-37,63
为防止我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08年我国将实施了持续多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国家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它明确地向全社会展示了我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取向。同时货币政策从过去的“稳健”先在2007年7月调整为“适度从紧”,半年后进而又快速转为“从紧”.也是国家发出的一个强烈的政策信号.体现了当前货币政策调整的坚决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8.
一、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观点一,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实现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客观要求。保持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可以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防止国民收入超分配和通货膨胀,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保证市场经济平衡有效地运作。观点二,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客观要求。目前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产业结构问题。优化产业结构,可以使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和产业部门内部建立起最佳的比例关系,以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协调性。货币政策是实施金融宏观调控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其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受到经济金融环境发展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经济瞭望     
货币政策从紧将怎样影响民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08年宏观调控的新思路,即"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可以预计,2008年中国经济将面临更复杂的内外局面,而财政和货币政策也将对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但同时面临的挑战和积累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贸易顺差加大、货币投放过快、物价持续上涨……过剩的流动性让通货膨胀从岁初的“预期”发展为岁末的“压力”。5次加息、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年中频繁出台的货币政策“组合拳”,在年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上升为“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过热、防止明显通货膨胀成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2008年的中国经济走势定了基调。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ABC     
《党建》1994,(10)
市场经济ABC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总量)平衡,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和外汇收支总量的调节与控制。由此扩展开来,通常把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采取的其他措施也纳入宏观调控的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控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提出,为了使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运行,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首先是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断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总量不平衡矛盾虽已得到明显缓解,但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不仅制约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而且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后劲。我们要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的趋势,加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要继续搞好国民经济总量平衡,保持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宏观调控的纵向考察张明龙转变政府职能,形成以间接方式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是“九五”期间和今后15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要保持经济总量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衰退,政府就得经常进行宏观调控。我国已经历多...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09,(12):62-63
管理通胀预期成工作重点 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  相似文献   

16.
《党的建设》2011,(5):20-21
国务院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切实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二)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明浏 《学习导报》2012,(3):17-1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2年的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特别是要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要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和运行趋势变化,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2011年,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实际执行看,  相似文献   

18.
明浏 《新湘评论》2012,(3):17-1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2年的经济工作必须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特别是要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要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和运行趋势变化,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2011年,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实际执行看,  相似文献   

19.
一、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 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调控经济的最重要的工具,同时也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指国家通过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平衡社会总供求,而采取的各种金融措施。国家正是通过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科学地运用各种金融手段,通过信贷、利率、汇率等金融政策措施,控制货币供求总量、信贷投资总规模及进出口总量,并积极影响和正确引导企业的微观行为。当经济出现需求过  相似文献   

20.
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涉及到支出管理的改革,工作方式的转变,各方面关系的协调,部门利益的调整,矛盾交织在一起,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从我们一年的工作实践看,要着重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要避免出现简单的权力转移现象。实现政府采购,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财政宏观调控和执行预算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市场操作意义。因此,要注意政府采购的导向,绝不能把政府采购看成简单的转移和集中。不论从目前和长远来看,都要注重发挥政府采购在资源配置、政府宏观调控。维护国家权益、防止资产流失等方面的作用。当前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