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陈粹芬孙中山的亲密女伴与战友孙中山先生自兴中会酝酿时期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为止,有一位亲密的女伴与战友——陈粹芬女士。直到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婚前正式宣布与陈分居为止,前后共24年。在《香山孙氏族谱》中,陈粹芬以“孙文德明元配卢慕贞、...  相似文献   

2.
又称国父纪念馆,位于澳门第士街1号。始建于1918年,系由孙中山胞兄孙眉出资修建的一幢洋房,供孙中山原配夫人卢慕贞居住。1932年落成,前厅为“孙府”。1932年8月13日,“孙府”附近军火库爆炸所引发的一场大火,使该楼遭到破坏。时任广东省民政厅厅长的孙中山长子孙科在澳门政府赔款的基础上又添了9万银元,在原址上重建新楼,成为今日之规模。重建后的“孙府”典雅庄重,与昔日截然不同。该楼为三层五开间,廊沿式欧化建筑,迎门两侧左为孙中山原配夫人卢氏的居室,右为图书刊物阅读处。一楼的陈列以孙中山一生为革命…  相似文献   

3.
李丽娜 《传承》2008,(18):92-93
宋庆龄从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患难中与孙中山结为革命夫妻。宋庆龄不仅是孙中山的生活伴侣,还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更是孙中山革命火炬的传递者和捍卫者。宋庆龄对孙中山忠贞不渝的爱情更为世人所崇敬和羡慕,不仅体现了她的爱情观,也折射出宋庆龄的思想道德境界,这也是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升华。  相似文献   

4.
宋庆龄从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患难中与孙中山结为革命夫妻.宋庆龄不仅是孙中山的生活伴侣,还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更是孙中山革命火炬的传递者和捍卫者.宋庆龄对孙中山忠贞不渝的爱情更为世人所崇敬和羡慕,不仅体现了她的爱情观,也折射出宋庆龄的思想道德境界,这也是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升华.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婚姻,可以说是20世纪为数不多的伟大而瑰丽的婚姻之一。熟悉这段关系的学者都知道,当时,这段婚姻不仅受到孙中山的同志和战友的反对,而且受到宋庆龄父母的反对,一些据此演绎出来的小说、电影以至传记更将此描述得有声有色。然而,有根据的可靠史料实在太少。去年8月,我在日本访问期间,收到高知市民图书馆寄赠的《萱野长知·孙文关系史料集》。该书收集了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写给孙中山的4封英文函件,其中  相似文献   

6.
宋庆龄同志治丧委员会五月二十九日晚上分别打电报给宋庆龄同志在美国、台湾和香港的亲属,告知他们宋庆龄不幸逝世的消息,并表示沉痛的哀悼.这些亲属是:宋美龄,孙科的夫人陈淑英,宋子良和夫人,宋子文夫人,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是宋庆龄诞辰120周年。她是我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她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她热爱的祖国和人民。天津留有她光辉的足迹。1924年12月4日至31日,宋庆龄陪同孙中山在天津张园居住27天。期间,宋庆龄日夜守侯着病中的孙中山,并陪同孙中山和代表孙中山访晤了黎元洪;她在张园给美国和日本的友人分别写信,告知他们在天津的情况:1929年孙中山奉安大典时,宋庆龄又在天津有短暂的停留;新中国建立后,她非常关心天津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粹芬,一个很不平凡的女性。在民国成立以前的十余年间,她陪同孙中山度过艰难的流离生活,她当时不仅是孙中山的生活伴侣,一直无微不至地照料孙中山,而且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但到推翻清朝建立民国,孙中山在南京就任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后,她却主动地悄然离去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不幸与世长辞,我们不胜悲痛. 宋庆龄同志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孙中山为了南北统一问题,由宋庆龄同志陪同,从广州动身,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统一战线》2014,(4):77-78
于右任,字伯循,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后长期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在国民党内是一位爱国的富有正义感的老人。大陆解放前夕,被胁迫去了台湾。于右任先生和周恩来早有交往。  相似文献   

11.
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正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此时此刻,再次激起了我们对中华民国的缔造、推翻清王朝的元勋孙中山先生及其革命伴侣陈粹芬夫人的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编辑部全体同仁向本刊读者恭贺新年快乐,并致以亲切的问候。本期有两个内容十分醒目,一是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诞辰一百周年,二是中国加快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展望。宋庆龄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和战友。她青年时代就追随孙中山,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以后又继承和捍卫孙中山的事业和理想,致力于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百年来,为了振兴中华,无数的仁人志士进行了百折不挠的奋斗。孙中山不仅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而且还亲手制定了国家经济建设的蓝图。宋庆龄继承了孙中山的遗志,与中共密切合作,为创建新中国作出了重  相似文献   

13.
《传承》1995,(2)
1951年4月:宋庆龄捐献巨奖宋庆龄是我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国际上公认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1913年她从美国留学回国,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1915年10月与孙中山结为伉俪,成为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助手。孙中山逝世后,她广泛宣传孙中山的学说和联...  相似文献   

14.
<正>被孙中山誉为"秦中杰士"的辛亥革命老人焦易堂,在上世纪30年代任国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委员长、最高法院院长期间,恰值中医存废大辩论,他力挺中医,并主张中西医结合,与主张废除中医的汪精卫反复较量。  相似文献   

15.
贾晓明 《黄埔》2015,(1):79-81
1925年11月25日,广州国民政府组织的南征军,突破了海南岛军阀邓本殷在大陆的最后一道防线,占领了雷州城。此举为以后平定海南岛、彻底消灭盘踞在广东省内的军阀势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民政府南征的主要讨伐对象是邓本殷和申葆藩。邓本殷,广东钦州(现属广西)大直乡人,原是粤军头目陈炯明的嫡系部将。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后,他追随陈炯明反对孙中山,被陈炯明任命为“琼崖善后处处长”,驻军琼崖(海南岛)。此后他依靠琼州海峡这一  相似文献   

16.
执著探究孙中山的学者──《孙中山传》作者尚明轩访谈录日农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特别是对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研究中,尚明轩先生可谓是位勤奋的多产的学者。仅在近十多年间,这位史学家、近代史研究员先后撰写出版了《孙中山传》、《宋庆龄传》、《廖承志传》、《何香凝传》...  相似文献   

17.
小彬 《八桂侨刊》2004,(2):55-57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为推翻清朝,创建民国,奔走于香港、澳门、日本横滨和南洋等地宣传革命。那时,常有一位女性陪伴其侧,追随襄助他从事反清斗争。这位女性叫陈粹芬,她有着坎坷、流离、凄凉而功不可没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18.
廖仲恺遇刺     
贾晓明 《黄埔》2012,(4):60-61
孙中山逝世后,廖仲恺作为孙中山的忠实助手,坚决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改组国民党、建设黄埔军校等事情上日夜操劳。为了巩固革命政府,统一广东,廖仲恺主持制定了军政统一、财政统一、禁烟禁赌等一系列革命措施。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后,廖仲恺担任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工人部长、农民部长、国民政府委员、财政部长、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财政厅长、广东省省长、黄埔军校党代表等14个职务,深受苏联顾问、共产党人、工农大众及党军的拥护和支持而声望日著。但也因此遭到了失去既得利益者的反对甚至仇视。据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回一忆:  相似文献   

19.
1929年春,中山陵工程已基本竣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成立总理奉安委员会,决定于3月12日为举行奉安大典日期,即孙中山逝世四周年纪念日。因前一年冬雨雪多,迎榇大道未能如期竣工,中常会决定把奉安典礼展期延至5月26日至6月1日举行。5月18日,宋庆龄偕孙科、戴恩赛夫妇赴北京碧云寺,瞻仰孙中山灵柩,22日将遗体重殓,准备南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选派林森、吴铁城、郑洪年等为迎榇大员,各部处派秘书一人及职员若干随行,先赴北京,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恭迎灵榇南下。当时,我在中宣部指导科任代理总干事,主要工作是负责审查报刊的出版…  相似文献   

20.
统战月历     
统战史上的7月宋庆龄在《人民论坛报》上发表声明1927年7月14日,为谴责蒋介石集团叛变大革命,宋庆龄在汉口《人民论坛报》上公开发表《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指出“本党若干执行委员对孙中山的原则和政策所作的解释,是违背孙中山的意思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