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一词涵盖了政治与文化两个层面的历史内容,它对中国现代政治和文化发展都发生过深远的影响.中国现代史上发生的众多思想文化问题争论,都可以从"五四"思想资源中找到源头,"五四"成了评价政治与文化问题的强势坐标.几十年来的"五四"评价,应时代权势之变化而有过不同的取向,而最重要的评价取向,则莫过于两次:一次是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即"五四"运动20周年之际;另一次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即"五四"运动60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是命运多舛的,她在历史的长河中摸索着前进,寻找着自己的历史角色;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也是充满希望的.有一批志同道合的热血青年为新中国的出路浴血奋战,死而后已。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是命运多舛的,她在历史的长河中摸索着前进,寻找着自己的历史角色;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也是充满希望的,有一批志同道合的热血青年为新中国的出路浴血奋战,死而后已。1921年7月,13位年轻人带着全国50多名中共党  相似文献   

4.
本书副标题为“‘五四’激进派的两难”,作者张宝明。启蒙与革命不仅仅是五四时期的两难主题,它实际上贯穿于整个中国20世纪的变迁过程中,但其源头毕竟来于五四。从思想史上对五四时期启蒙与革命作出符合历史内在逻辑的评价,应是五四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在作者看来,“一部‘五四’思想史,也就是激进主义人物思想的演变史。”因此本书所要谈论的就是五四激进派在启蒙与革命的历史旋涡中的思想与心态。书中所论的激进派,主要指围绕《新青年》杂志。以文化批判和思想建设起家的一群思想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之初没有得到广泛传播。它作为科学理论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被中国的先进分子所接受所信仰是在五四时期,发展成熟是在延安时期,并从此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6.
先进性建设的时代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的一项根本建设。在当今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着眼于时代的变化,着力于时代的要求。首先,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着力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时代要求。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是继19世纪上半叶的工业革命、20世纪下半叶的信息革命之后的第三次世界现代文明潮流。当代世界的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贸易自由化程度的迅速扩大、金融国际化进程的明显加快以及跨国投资的日趋加大。在这种经济全球化背后,实质上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文明相互竞争的…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城市建设方针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建国初期的"变消费型城市为生产型城市"(1949-1952);大约1/4世纪的围绕工业化新建、改建、扩建城市(1953-1978);改革开放前期的弥补市政住宅"欠账",加快建设第三产业(1979-1990’s前半叶).20世纪90年代后半叶开始了提高城市竞争力,经营城市的新阶段(1990’s后半叶-).半个世纪的曲折经历表明:城建方针是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曾经对城市的认识偏离了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导致城市发展与建设走了弯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观念初步形成了共识.未来20年城市化将加速发展,城市建设方针的探索仍是长期艰巨的任务,及时总结正反历史经验将是探索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陆军不像空军,一名士兵起义投诚,很难引起轰动效应,而一名空军飞行员驾机起义,所产生的影响是“惊天动地”的。从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80年代,国民党空军先后有200余人驾驶145架飞机弃暗投明。此外,还有国民党空军地勤、伞兵、雷达兵、通讯兵等6000余人起义。这对当时的蒋家王朝来说,犹如爆炸了一颗颗空中“原子弹”。20世纪40年代:刘善本率先驾机投奔延安后,又有110名国民党飞行员驾机投奔光明。后来,刘善本由毛泽东亲自提名,成为共和国的一名蓝天将军“欢迎你们到延安来。”1946年6月29日,刘善本从昆明驾机起义到延安…  相似文献   

9.
应克复 《唯实》2003,(11):26-27
中国的现代化 ,鸦片战争以来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之久。前一个世纪经历了晚清、北洋军阀与蒋介石的统治时期 ,其坎坷磋砣 ,姑且勿论。后半个多世纪是共产党执政时期。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告昭于世。可是 ,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 ,在苏式社会主义模式下 ,整个民族 ,包括党自身 ,却一再遭遇失误、挫折 ,甚至卷入于灾难之中。今天 ,对于年已花甲的人 ,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与“文化大革命” ,其间的伤痛 ,都是难以抹去的。人们有理由问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 ,可是在改革开放以前…  相似文献   

10.
正内容提要:1.延安整风的历史背景2.延安整风的基本过程3.延安整风的深远影响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延安整风,中国共产党不仅初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破除了将苏共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教条主义,而且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1.
<正>陈云和李富春相识于20世纪20年代末在上海开展地下斗争的岁月里。在后来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两个人共同参加了长征;经历了延安岁月,陈云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富春任副部长;一起进军东北,陈云担任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李富春任副主任。本文选取了延安时期陈云和李富春在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的历史片段,再现他们  相似文献   

12.
1980年春天,著名女作家丁玲彻底平反后不久,在与友人的谈话中,回忆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延安时期以及建国后与毛泽东交往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二、当前西欧政党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根本性政治问题所加剧的“问题政治”。前面探讨了西欧政党怎样执政的问题。然而,正如前德国总理勃兰特曾说过的:“在关于‘怎样’的问题之前总有一个‘为谁’的问题。”“为谁”也是民主代表性问题。它涉及到社会最基本的矛盾,是一个根本性的政治问题。西欧国家受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结构的制约,尤其是政府可控制性财源的限制,无力彻底解决此问题。不过,西欧执政党在20世纪的执政经验表明,可以通过某些手段部分地解决这一问题,从而缓解社会矛盾,化解因矛盾加剧所引起的严重对立与冲突,使利益代表问题不再像某些历史时期(如20世纪20年代和二战后)那  相似文献   

14.
郑淑芬 《奋斗》2012,(1):15-16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历史上黄金时期之一。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发展为成熟的党.中国革命力量从小到大,人民武装力量由弱到强。由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延安时期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对民众的吸引力也大大增强了。究其根本,是因为:  相似文献   

15.
司徒雷登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历史的见证人。他于1876年生于中国杭州,1905年开始在中国传教,从1919年起任美国在中国兴办的燕京大学校长,1946年7月出任美国驻中国大使,截至1949年8月离开中国,断断续续一共在中国生活了50年。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两个"最大"是中国共产党对自己执政50多年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下半叶经受挫折,许多共产党丧失政权后的经验教训的精辟概括,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执政地位而提出的政治要求和敲响的警钟.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前半叶,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得了民族独立和翻身解放;后半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开拓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这是值得自豪和珍惜的历史。但是,有些人却声称:由于中国在20世纪选择革命的方式,所以造成了“令人叹息的百年疯狂与幼稚”,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变成了一部不断地杀人、轮回地杀人的历史”。因此,应当“告别革命”,反对革命的一切后果。他们把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说得一团漆黑,把旧中国说成是一片光明。有的甚至公然赞美外国的侵略,主张中国应投入他们的怀抱,成为他们的附庸。 本文针对这些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作了深入的分析,阐释了中国为什么会发生革命、和平改良为什么失败、资本主义建国方案为什么行不通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论证了新中国成立后,搞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用事实说明了社会主义改造是促进了而不是阻滞或破坏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整合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锐利武器。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分别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对二者进行历史比较分析,深入挖掘、研究、总结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经验,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王锋 《北京党史》2008,(2):60-61
延安,承载了一段非常重要的中国历史,“延安时期,黄土地上,毛泽东思想在这里形成,新中国的雏形在这里孕育,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传统在这里被重新阐释和规范。”无论是研究中国现当代史,还是研究中共历史,延安都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巨大存在。《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7月版)是朱鸿召历时数年,在大量查阅文献、档案资料并多次深人延安实地考察,多方采访延安革命老人的基础上写就的。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冬去春来,物转星移,当我们迎来“五四”80周年的时候,世纪老人的脚步已经走近一个新的世纪──21世纪的门口。20世纪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世纪。本世纪的三次历史巨变(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都在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中起着划时期的作用。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的确如此,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在20世纪经受了多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但伴随其后,总是产生了巨大的历史进步。当人们兴高采烈地讨论着20世纪的三次历史巨变并展望对世纪的光辉前景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