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期,社会关注的黑龙江省婚检立法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该省以地方立法形式试图恢复强制性婚前健康检查,不经意间打开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法律冲突陷阱。怎么解决?上上下下都在等着下文。8月2日,两公民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对国务院《婚姻登记条例》及《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进行审查,这再次吸引了公众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一是不能以孕检代替婚检。一些地方明确规定:办理结婚登记前必须通过孕检,只要孕检合格就可以办理婚姻登记。这既是对婚检与孕检的误解,也有违于《婚姻法》。婚检是对当事人进行的一种婚前健康检查,如检查出当事人患有麻风病、性病和其他医学上认为不能结婚的疾病未经治愈者就不能结婚,它是对男女双方都必须进行的身体检查。而孕检只是对育龄妇女是否怀孕进行的检查。所以,婚检和孕检的实质内容是完全不同的.孕检不能代替婚检。 二是不能先办准生证再办结婚证。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只要具备男女双方自愿、达到法定婚龄、一夫一妻…  相似文献   

3.
强制婚检存废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强制婚检制度改为自愿婚检后,我国婚检率持续走低,随之带来的是新生儿缺陷率的大幅上升.从社会现实需要和理论上分析,强制婚检制度有其必要性,也有可行性,应该恢复并改进强制婚检制度,将婚检作为缔结婚姻的程序性要素,但婚检结果不得影响婚姻成立,同时简化婚检程序,提高婚检质量,减少婚检费用.  相似文献   

4.
2003年10月1日,我国新修订的《婚姻法》开始正式实施,与老法明显不同的是,新法取消了强制性婚检这一规定。自此,婚检由“法定”变为“自愿”,婚检人数也急剧下降甚至有的地区一度达到婚检率为零的超低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却呈直线上升的态势。婚检,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5.
在今日上海,一走进各区县婚姻登记处,备感温馨。且不说那些由鲜花点缀着的整洁优雅的婚姻登记大厅、颇有私密性的婚姻家庭健康咨询室,以及免费发送的有关新婚健康、优生优育知识的小册子和光盘,单单是由态度和蔼的工作人员所提供的免费的婚前保健咨询、婚前医学检查,以及婚姻家庭法律知识辅导,就让众多的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们对婚姻家庭增添了一份神圣感和责任感。自2005年9月起,上海实施免费婚检。9月29日,当市民政局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对此事进行视察时,其效果已经显现出来:各区县婚检率明显上升,尤其是实施结婚登记、婚…  相似文献   

6.
马剑 《中国保安》2004,(6):26-28
《婚姻法》是所有法规中与人们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个。无论是谁,一生总要经历一次婚姻,而它往往会决定人一生的幸福。如何让你的婚姻更有保障,如何处理好你的婚姻问题,是每一个“墙”内、“墙”外的人所关心的话题。从2001年新的《婚姻法》修订、颁布开始,一直到去年新出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哪怕是其中“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新《婚姻法》在修订中对于家庭暴力的解决、“包二奶”的惩罚、事实婚姻的效力以及婚前婚后财产的认定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无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对于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中关于强制性婚检及介绍信取消的是与非,仍是现在的人们常常谈论的话题。如何理解这些新的法律法规中的新措施,如何更好地履行夫妻间的权利与义务,编者希望通过以下几遍文章,给人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7月20日黑龙江省恢复强制婚检的消息见著报端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巨大反响,全国各地的媒体和互联网上展开了大讨论。其实,这种讨论自取消强制性婚检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只是这次讨论得更激烈些。"据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取消强制婚检的前一年,即2002年,接受婚检的879万人中,共检出存在影响婚育疾病的患者20万人。本次调查显示,公众对婚检的必要性普遍持肯定态度的占79.8%。调查发现,担心对方患有性传播疾病的人比例最高(62.3%),其次是害怕对方有遗传病,占53.4%。此外,尽管目前的婚检中并没有对不孕不育和精神病的检查,但很多人对这两种疾病也有…  相似文献   

8.
可圈可点     
婚检变“必修”为“自选” 据《新闻晨报》报道,如果民政部主持修订的新《婚姻登记条理》获得国务院审批通过,那么婚前健康检查将被列入“可选择”的范围,申请结婚者放弃婚检,只凭户口证明和居民身份证也可以顺利完成婚姻登记。与此前“申请结婚无须单位证明”、“婚检严禁描述处女膜完整性”等消息相比,婚检由“必选”变为“自选”,显然具有更为突出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9.
曾琼  ;何文燕 《求索》2008,(2):149-151
我国在2001年的婚姻法修正案中正式确立了婚姻无效制度,并对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效力、财产、子女及时效等问题做出了规定,反映了新的制度设计理念,这是我国婚姻立法的一大进步。但作为我国婚姻立法中一项新的制度,不仅自身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而且还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10.
最近,婚姻登记机关发现有人持假身份证和假户口簿办理婚姻登记的现象,这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为了杜绝这个"漏洞",笔者认为,将婚姻登记证件复印存档,十分必要。一、利于全面执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当事人结婚的,应当持户口证明、居民身份证、婚姻状况证明,离婚的提供离婚证件,实行婚检的提供婚前检查证明等。这些证明,后3项内容都已列入婚姻档案保管,而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只交给婚姻登记员查验一下,便退回当事人,没有在婚姻档案中保存。这一欠缺不仅给造假者提供了条件,也给后来查阅和…  相似文献   

11.
8月2日,两位年轻公民杨涛、王金贵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请求审查有关法规,使一段时间以来闹得沸沸扬扬的“婚检”争议出现了新的变数。事情的起因是,对于结婚登记是否必须持有婚检证明,今年6月下旬修订的《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国务院2003年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1994年通过的《母婴保健法》出现了不相一致的规定。这种立法冲突不仅使执法者无所适从,也损害了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相似文献   

12.
刘武俊 《人大研究》2005,(10):36-38
随着立法进程的加速,立法数量的增多,法规“打架”式的立法冲突已经成了立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最近“强制婚检”就遭遇法规“打架”。据《中国青年报》2005年7月26日报道,黑龙江强制婚检争议再现法律冲突,黑龙江卫生部门将新的《母婴保健条例》下发全省各地市县卫生行政部门。据悉,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修订了这个省的《母婴保健条例》,保留了有关强制婚检的内容,但黑龙江省民政部门则认为:新修改的《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与《婚姻登记条例》发生了冲突。显然,《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将提交婚前医学检查证明作为办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多,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开放,婚姻介绍作为一项甜蜜的事业,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目前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婚姻介绍机构,它为男女征婚者牵线搭桥、喜结连理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但是不少地方的婚姻介绍业处于无序状态,缺乏规范的管理,许多问题亟待整治。目前的绝大多数婚姻介绍机构都属无证开业,租间房子、安部电话就开张,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统一的收费标际有些人为了赚钱,边从事美容、缝纫、信息咨询服务,边开展婚姻介绍业务,日常管理非常混和为了吸收更多的…  相似文献   

14.
当前,乡镇对婚检疏于管理,出现了违规检测、借机索财等不良现象,群众对此反应强烈。一是缺乏婚检条件与资格。乡镇医院在既无检测设备,又无检查能力的情况下,却开展婚检服务,甚至有的计生服务站也在开办婚检业务,以致造成因遗传或疾病不能结婚的青年男女错误地结合,最后酿成悲队二是乱增收费项目。本来按正规收费只需48元的婚检,不少乡镇却增加到Zto多元,有的项目只要交了钱,查不查也无所谓,心电图、B超及妇幼保健费、儿童免疫保偿费等私增的项目和乱收费用,使得当事人苦不堪言三是把持、霸揽婚检特权。有的乡镇医院强迫当事…  相似文献   

15.
近日,我们通过对一些地方的③查看到,违法婚姻三所以刹不尽,止不主,一个重要的原因Z作“假”。一是单位出示蒙证明。婚姻当事人死在的单位,包括村委会、居委会、企事k单位以及个别派h所的办事人员没有严格按人口普查册登记的出生年月七示证明,而是听凭皤姻当事人自报年诞,提笔盖红,也有办事员则知其情,而乱于行。二是婚姻当事人制造假证件。有些地方的婚姻当事人及其父母为达到早成系的目的,将户口簿上的出生年月仿原字迹涂改,也有的利用迁移户口之机涂改出生年月,然后在异地登记结婚。三是非法同居的假夫妻。主要表现在一些青…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05,(6):38-39
为了降低出生缺陷,保证下一代健康成长,加强公众特别是未婚男女对家庭、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意识,温岭市政府在2005年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和免费婚检制度。同时,市政府将继续加大婚检工作力度。一是开展专项宣传,与市妇儿工委有关成员单位积极开展主题为“尊重生命、尊重爱婚前医学检查知识宣传教育普及活动”,制作电视专访,开设专题专栏,提高公众对婚检知识的知晓率。二是提供免费婚检服务。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早婚和不登记就同居等违法婚姻现实比较严重,究其原因,既有封建传统习俗的影响,又有现代西方性解放的浸蚀,其次与婚姻管理力量薄弱,管理体制不健全等也有一定的关系。针对以上情况,本人认为完善婚姻法制,健全婚姻管理体制十分必要。近年来,我国的婚姻法制建设有很大的进展。从1980年《婚姻法》算起,中央有关部门先后颁布的婚姻法规有十几个,并在其它法规如刑法、民法中亦有涉及婚姻问题的一些条款。尽管如此,我们的婚姻法仍不够健全、完善。比如对于早婚、事实婚姻等几乎找不到什么制裁的条款。中…  相似文献   

18.
孙晓青 《小康》2009,(7):46-51
自有制度开始,婚姻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大概很难有什么问题像婚姻问题这样,让人们保持如此经久不衰的兴趣和持久争论的热情。原因在于:一方面,这个问题无论对个人或是社会机构来说,都是重要的;另一方面,婚姻问题至少与以下三个问0‘题息息相关:爱情、性和政治。这使问题变得十分繁难,  相似文献   

19.
婚姻介绍业已由大中城市扩伸到小城市,婚姻介绍所之类的机构纷纷出现,但这一新兴行业却处于无序活动中。婚姻介绍管理,理应归属于婚姻管理范畴,但国家并未明确。民政部虽对涉外婚姻介绍有过一些规定,但未涉及国内的婚姻介绍,国内婚姻介绍至今未明确由那个部门管理,更没有制江婚姻介绍规则。处于无人管理、无证经营、无章可循的自流状态,有的地方已出现乱收费、乱出证现象,甚至为有配偶者介绍对象,造成不良后果。我国婚姻早已进入法制管理轨道,婚姻介绍要与法制管理接轨,只能为已达法定结婚年龄又无配偶的男女作介绍。因此必须掌…  相似文献   

20.
婚姻变奏曲     
男娶女嫁是千百年来人们说不完的话题,更是文人墨客笔下生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素材。永远吸引人们眼球的一幅画卷,远比清明上河图更具价值。古今中外描写男女婚姻故事小说,故事主人公的种种经历,不知感动了多少代人,甚至不惜以身效仿,甚至以身家性命为代价。一部《红楼梦》,一位弱不经风的小女子林黛玉,华夏少女为她和贾宝玉的婚姻爱情为之倾覆。如果以此书问世至今,问有多少人为此流过眼泪,恐怕只有青海湖知情。有位神仙说:青海湖的水为什么是咸的,都是孤男少女看了《红楼梦》为林黛玉和贾宝玉流泪汇集而成咸湖的。可见幸福的婚姻爱情会感动上帝,婚姻爱情的悲剧也会感动上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