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进步,人们已经具备了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法治社会中,需要赋予法律以人文意味。民法的各项内容与人民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人在社会所受到的尊重、理解和自由。结合时代精神,需要更新民法的时代内涵,在民法中应用人文关怀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人文关怀在民法中的应用。首先是充分了解民法和人文关怀各自的内涵以及相互联系,其次是讲述在民法中应用人文关怀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法律建设工作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当前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现如今我国法律不断趋于完善,也更具有专业化及规范化,如此便使得法律本身与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了脱节,从而导致人们与法律法规的概念逐渐疏远。本篇文章将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下对法律与人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3.
新《刑事诉讼法》施行在即,其中提出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是司法进步的体现笔者结合检察机关开展该项工作的实践经验,从该机制运行的节点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谈一谈如何开展未成年犯罪记录封存工作。  相似文献   

4.
法国1912年的法律创建了现代少年司法制度,未成年人刑法与成年人刑法截然区分。法国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经历了从保护模式向混合模式的变化。该发展历程带来对保护和惩罚的平衡、教育理念和未成年人司法制度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反思,中国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制度传统,兼顾当今的发展趋势,平衡好保护和惩罚之间的关系,确立并践行科学的教育理念,完善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5.
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刑事政策的功能是对刑事立法及具体司法实践提供宏观的、指导性的方针和原则、导向,在刑事司法中对法律起到补缺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法律本身严格规则性所带来的先天缺陷,更能体现司法人性化的需求。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频发,对被害人的司法救助、心理救助等措施难以落实到位。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性侵害未成年人立法重视惩罚,忽略预防与救济等问题。考量中国的惩罚性立法亦需要完善体系性不足、实践中类似案件不同判等现象。美国相关立法较为完善,其立足于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基本理念,从预防、惩罚、救济三个维度为被害人提供特殊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美国性侵害未成年人立法为参照,可以发现我国立法在预防、惩罚、救济三个维度的不足之处,并应当进行相应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部门面临的难题。虽然某市对国家制定的一些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政策做出了响应,但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手段的成人化、年龄低龄化、帮派化、手段高超化、暴力化等新特点逐渐显现出来。它已成为危害该市社会安全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审判因为其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等多方面因素区别于普通审判程序。我国实行三十余年的少年审判制度在矫正未成年犯罪人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存在立法滞后、矫正制度欠缺、保护失衡等问题。建议借鉴英美等国的家事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制度,将未成年人的行政处罚案件、民事纠纷案件与传统刑事案件合一审理,同时建立司法分流、刑事和解、庭外心理干预、异地籍未成年人帮教基地等制度,以完善新时期成年人的司法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犯罪存在以下特点: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有暴力倾向;农村留守儿童;不良行为或不良嗜好的孩子;其中留守儿童他们的隔代监护,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观念、设施的落后以及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都会造成其犯罪。针对未成年犯罪研究其根本原因,实施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10.
司法社会工作可视为社会工作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其对社会工作而言是工作领域的拓展,对司法而言则是国家司法权社会化的表征。司法社会工作的兴起,一方面在于为违法犯罪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新的渠道,从而:炻展了刑事司法系统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在于在司法中注入新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化的司法方式,体现司法为民的人本主义精神。当前司法社会工作实践探索主要以为未成年人提供司法保护为中心,但也正在逐步向成年人司:去拓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的刑事政策是维护良好社会环境最为有效地手段,刑事政策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构建和谐社会也对刑事政策思想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国际化视野下的未成年犯罪人的司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联合国及其下属的有关组织通过的一系列关于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国际性法律文件中,针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司法保护有许多标准规定。考察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现状,与国际标准相比,不管是立法还是司法实践仍存在一定差距。如何以国际标准为参照,进一步规范和改进我国的未成年犯罪人司法保护制度,以更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更好地挽救和改造失足少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探望权执行难的表层原因体现在执行手段有限、执行对象特殊、协助执行主体单一、父母关系不睦等方面,深层原因则是:探望权的利益主体错位;离婚诉讼中过度对抗导致夫妻矛盾更加激化,影响探望的实现;探望作为手段取代了探望本身的目的,探望方式简单机械。应以儿童福利为中心,重新构建探望的权利义务体系,从源头上缓解父母的对立,减少执行障碍,充分发挥社会的协助作用,强化阻碍探望权执行的制裁措施,以确保探望权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4.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对于犯罪时未成年而审判时已成年的被告人,由于其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附带民事赔偿责任应由其本人承担,还是由其原法定监护人承担的问题,目前有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方面的法律、司法解释尚没有明确规定,在审判实践中一直存在不同做法和争议,从而造成执法上的不统一。对这一问题,应当区分情况进行处理,对于被告人有经济能力的,应当由其本人承担赔偿责任,没有经济能力的,应当由其本人和原法定监护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害人获得赔偿的权利,有利于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犯罪控制间存在着辩证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是最重要的犯罪控制措施,有效地进行犯罪控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当前犯罪控制存在的与构建和谐社会不相适应的地方有:犯罪控制力不强,犯罪高发态势未能得到有效抑制;诱发犯罪的因素较为普遍存在;矛盾转化工作力度不够。进一步强化犯罪控制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高度重视犯罪控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加大公安、司法机关的改革力度;切实抓好综合治理工作,尽快扭转公安机关孤军作战的局面;进一步打造一支高科技、高素质的刑侦队伍,提高侦查破案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缓刑制度作为一种刑罚制度,是刑法宽严相济原则的产物,它避免了短期自由刑的弊端,在教育改造犯罪分子方面有重大作用,正确的缓刑制度对未成年犯的定罪量刑甚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具有重大意义。在本文中,笔者以刑法第72条为出发,深度剖析法律条文,结合法律条文的变化和条文的实际运用,分析了未成年人适用缓刑的必要性,以及未成年犯在适用缓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将未成年犯、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和普通初级中学在校学生未成年时期行为规范情况,以及家庭情况、学校生活、社会情况和个人性格等方面与服刑人员的相关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对比分析研究,提出未成年人犯罪风险评估测量模式,以此推动建立和完善有较强实用性的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检察机关在待命批捕权,公诉权,办理各类刑事案件时,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如何在有力打击犯罪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之间权衡,以达到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同时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本文从示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入手,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背景下,就相关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刑事立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在刑罚上虽然有若干区别于成年人的特殊规定,但依然比较粗疏,刑罚体系总体上并没有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区分开来。未成年人在无期徒刑、财产刑、资格刑等刑罚的适用中存在着一定争议和困惑。为更好地教育、挽救、改造未成年犯罪人,应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在刑罚适用上区别对待。对未成年犯罪人,应禁止适用无期徒刑,限制罚金刑的适用,并建立罚金刑配套制度,以及禁止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