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锐器致伤死亡的自杀案件 ,由于尸体上有明显损伤 ,现场有大量血迹 ,极易引起人们的质疑。掌握锐器致伤死亡自杀案的特点 ,对于确定案件性质十分重要。本文作者收集近 5年间本地区所检验的 9例锐器致伤死亡的自杀案例资料 ,就其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供同行参考。1 案例资料1 1 一般资料9例锐器致伤死亡自杀案资料来源于本区 1997年至 2 0 0 1年间法医检验案例 ,其中自伤直接导致死亡 7例 ,自伤未死再自缢、服毒死亡各 1例。死者男性 7例 ,女性 2例 ;年龄 2 4~ 6 2岁 ,其中 4 0岁以上者 7例。 7例因失恋、离异、夫妻不和等自杀 ,其中5例…  相似文献   

2.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2):187-189
目的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事故致死行人四肢损伤的特征。方法收集本区2016年至2018年交通事故行人死亡资料,对四肢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1例城市道路交通事故致行人死亡案例中,死者以男性居多;机动车(不包含摩托车)、摩托车所致行人体表损伤以擦挫伤(包括擦伤、擦挫伤)为主,电动车所致体表损伤以皮下出血(挫伤)为主,占体表损伤71.8%(P <0.05);机动车骨折率最高(35.5%,P <0.05),电动车骨折率极低(3.7%,P <0.05),四肢多发骨折好发于机动车,四肢骨折好发于左侧。结论通过对行人四肢损伤特征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为无目击者或肇事逃逸交通事故处理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1材料与方法1.1案件来源18例肺对冲击伤案例取自1990年至2001年我院法医尸检资料,均经系统尸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经过病理医生的复检,诊断可靠,死因明确。并排除相应胸部皮肤、皮下、肋骨及肋间肌挫伤出血致肺挫伤案例。18例车祸体表均无明显损伤痕迹,均在医院诊治24h内死亡,且死因不明要求进行法医尸检。尸体解剖在死亡后24h内进行,取肺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1.2性别与年龄本组18例案例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分布:11~20岁3例,21~30岁7例,31~40岁5例,41~50岁2例,51~60岁1例,以男性青壮年…  相似文献   

4.
头面部受击可造成致命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可致单纯性脑干损伤致死,两者大多表现为受伤后迅速死亡。有文献报道[1],外伤引起弥漫性或基底部蛛网膜下腔出血偶尔可在脑干或小脑等处发现小挫伤灶,但多数找不到明显的挫伤。本文通过对1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者脑干标本的复查,查找脑干损伤病变,并结合文献以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死亡机理和鉴定方法。1案例资料1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的资料,均选自2001~2005年间南京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检验的案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23~51岁,平均37.2岁;9例死者为头面部遭拳击…  相似文献   

5.
致胸部损伤的案例逐年增长。收集并整理本院自1998年 10月至 1999年 10月胸部损伤法医学鉴定材料 ,对此进行了分析 ,拟找出胸部损伤检验鉴定的一般规律 ,供同仁参考。1 资料分析  收集 1998年 10月至 1999年 10月间所受理的556例法医临床鉴定案件资料中的 31例胸部损伤并发呼吸困难的案例。男性 2 6例 ( 83 87% ) ,女性 5例 ( 16 13% ) ,年龄 19~ 69岁 ,平均年龄 38 2岁。  本组资料 ,锐器 2 9% ,钝器 71% (表 1)。从损伤类型分析 ,单纯性损伤占 2 9% ,复合性损伤占71% ,说明在胸部损伤中以复合性损伤为主 ;同时合并气胸 9 7% ,血胸 1…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枪弹损伤案件有逐年增多趋势,使法医学鉴定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而国内这方面的文献报道较少。对本市1988年以来57例枪弹损伤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着重讨论死亡原因、案件性质、远近距离射击的损伤特征。1材料来源1988年~1998年,洛阳市共发生枪弹损伤死亡案例72件,现收集资料完整的57例进行统计。本文资料按统一标准和要求,查阅原始尸检记录、照片及尸检鉴定书,分类填表,最后进行整理分析。2结果2.1性别男性51例,女性6例,男女之比例为8.5∶1。2.2年龄最小2岁,最大58岁,18~37岁年龄组共35例,占79.0%。2.3案件性质他杀29例,…  相似文献   

7.
太原市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30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道路交通事故所致人员的损伤及伤残程度是法医临床鉴定的重要内容。颅脑损伤是交通事故中最常见的损伤 ,它的发生率仅次于四肢损伤而居第二位 ,但其致残率占首位。本文对 1997年~ 1999年发生在太原市的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者伤残评定资料进行分析 ,旨在对颅脑损伤的发生、肇事方式、损伤机制及伤残评定等问题进行初探。1 案例资料分析1 1 一般资料收集太原市公安交警支队事故处 1997年~ 1999年因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者伤残评定档案资料 30 0例。男性伤者 2 2 2例 ,女性 78例。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75岁。其中 10岁以下 16例 ;11~ 2 0岁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致死性道路交通事故中肋骨骨折特点和成伤机制。方法收集交通事故死亡伴肋骨骨折案例共130例,对其一般情况、体表损伤、胸部损伤以及肋骨骨折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案例中男性占72.31%,男女比例2.61:1;第1~3肋及第8~10肋常见骨折。多根多段肋骨骨折60例,占46.15%。有81例肋骨骨折断端刺破胸膜,占62.31%。结论在致死性道路交通事故案例中,肋骨骨折多由混合性暴力作用所致,常见多根多段肋骨骨折,并容易造成血胸和肺破裂。对于致死性交通事故案例,有必要进行全面系统尸体解剖检验。  相似文献   

9.
余松  陆琪 《刑事技术》2001,(2):44-45
1案例资料案例1男,35岁,某日晚,因在市场里偷东西,被店主及周围群众抓获殴打后送公安机关审查,第4天后出现纳差,烦燥不安,到看守所医务室治疗,血压19/11.5kpa,尿少,1天约300ml,第8日晚死亡。尸检摘要:死后16h尸检。尸表项部及四肢皮肤上,有100多处1.5×0.8至0.3×0.3皮肤三度灼伤,双上肢、双下肢、躯干的皮下出血总共占体表面积30%,切开上述皮下出血区,出血深达肌层。解剖见颅骨无骨折,颅内无出血,脑水肿;两肺充满胸腔,呈高度水肿,肺表面有肋骨压痕,肺外膜下有条状和斑块状出血…  相似文献   

10.
正在没有明显外伤存在的情况下,鉴定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比较困难。笔者通过对2例案件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及鉴定注意事项。1案例资料案例1马某,男,69岁。某日晨6时,因琐事与薛某发生争吵,随后被其持山刀砍伤。16时许马某被发现在卧室内赤身裸体死亡。尸表检验:右侧项、背部及右肩区可见数处条带状挫伤或片状皮下出血,余体表未见损伤。解剖  相似文献   

11.
手电,是人们外出携带的一种照明工具,在农村、工厂使用较为普遍。因此,在斗殴中,随身携带的手电常用来作为一种致伤工具。据统计,手电筒致伤法医检案,占总检案的1.8%。本文收集36例手电筒致伤案例,就其资料和有关问题探讨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案例男性31例,女性5例,男女比例为6:1。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61岁,以21—41岁组居多。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9%。损伤程度:轻微17例(47.2%),轻伤12例(3.3%),重伤4例(11.1%),死亡3例(8.3%)。其中软组织损伤36例,骨折13例,颅脑损伤9例,内脏损伤5例。单纯1处损伤4例,2处…  相似文献   

12.
正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某女,37岁。被丈夫用木棍和拳头打击致体表大面积挫伤,送医院抢救1d后死亡。尸表检验腹部、臀部、四肢广泛皮下出血,呈暗红色,部分皮下出血呈黄褐色。解剖检验损伤处皮下出血严重,皮下脂肪大面积挫碎;全身未发现骨折现象。组织病理学检验挫伤处皮下肌肉深染、肿胀,皮下脂肪层见片状红细胞浸润及含铁血黄素颗粒沉积,部分红细胞崩解;肺淤血、水肿,部分肺泡间隔见  相似文献   

13.
9例小脑出血猝死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报道小脑出血的发生率约占全脑出血的3%~12%,一般认为占10%左右。[1]小脑出血有约20%发生猝死。[2]为进一步探讨其出血病因和猝死机制,现将我们检案所见9例分析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收集本教研室小脑出血猝死者共9例对其脑标本均做全面详细复查,并在其出血部位及附近取材,石蜡包埋,切片后HE染色镜下观察。结果9例小脑出血所致猝死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见表1。讨论小脑出血,又称自发性小脑出血,是指出血原发于小脑,而不包括外伤、肿瘤、感染、中毒等引起的出血。[1]临床上最常见的出血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其次是血管畸形和动脉瘤。本文…  相似文献   

14.
自行车事故死亡者颅脑损伤死亡发生率甚高。此类案件发生在野外或公路上,可疑为他杀或汽车事故致死,应引起注意。我们对北京地区30例自行车事故死亡案例了尸体解剖检验,分析如下。一、资料分析年龄最小3岁,最大70岁,多数为青壮年。性别男性26例,女性《例。路面类型:沥青路面25例,坚实土路面4例,水中1例。受伤后至死亡时间,sh内4例,5~10hZ例,11~20h7例,21~24h3例,2天以上9例,其中1例最长为8天,5例死亡时间不明。治疗情况:22例经医院治疗后死亡。8例未经治疗而死亡。事故发生原因:骑快车撞在路分物体上11例,酒后骑自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复习了15例冻死尸检,发现死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多器官出血和脾贫血存在,而且与外伤无确切因果关系。对此本文进行分析讨论,同时对冻死发生脾贫血的机制进行探讨。1一般资料1.1来源从沈阳刑科所1995~2000年尸检资料中选取15例被怀疑为加害致死并经尸体解剖证实为冻死的案例。1.2毒物分析15例尸检中取心血做乙醇含量检测,部分案例取肝脏及胃内容做毒化检验。2结果2.1性别与年龄本组资料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分段:21~30岁1例,31~40岁6例,41~50岁8例。2.2冻死月份本组资料中,死亡月份发生在11月4例,12月2例,1月4例,2月3…  相似文献   

16.
在法医学尸检中,颅内肿瘤的检出率在0.16%~0.54%之间,有些表现为突然、意外的死亡,有些则可能在死亡发生之前有临床症状。现将临案中遇到的3例尸检报道如下。1 案 例 案例1:死者,男,42岁,农民。某日因与人发生纠纷并相互撕打,被击中头部,即感头疼,3天后头痛加剧,并于第4天出现昏迷、呕吐,送医院抢救无效于伤后第5天死亡。尸检见头顶部正中偏左有一5cm×4cm的类圆形皮下出血,右枕叶颅后窝硬脑膜下可见约15ml的凝血块。全脑重1450g,小脑右侧扁桃体疝形成,左侧脑室内可见凝血块约30ml,左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脑干出血约占急性脑出血摔死的10%,且多发生于45-65岁,在法医检案中罕见,为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病因及死亡机理,笔者就工作中遇到的一例尸检情况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报道如下。1案例某男,38岁。死亡前一天晚上单独于租借室内喝酒,曾突然叫了两声,房主进去看没什么异常便走开了。早晨死者父亲来时发现死者躺于地上,脸上挫伤,处于昏迷状态,呼吸微弱,未及抢救而死亡,家属怀疑他杀要求法医检验。尸检:死者身长171厘米,右额部和右颧部有散在性的皮肤挫擦伤;余体表无损伤。解剖头皮无出血,颅骨无骨折,打开颅腔见脑组织表…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湖南省桃源县10年来受理的225例自杀死亡案件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资料统计本文资料来自湖南省桃源县1982~1991年间法医检验的225例自杀死亡案例,统计如下:一、性别、年龄、文化、职业及婚姻1.性别男性111例,女性114例,男女之比为1:1.03。2.年龄最小13岁,最大80岁,20~39岁年龄组153例占68%(其中男性68例占4444%.女性85例占55.56%)。3.文化小学及文盲118例占52.44%,中专以上8例占3.56%。4.职业农民158例占70.22/,工人28例占12.44%,学生14例占6.22%,无职业者13例占578%,干部9例占4.00%,军人3例占1.…  相似文献   

19.
在活体损伤案件中,以往各地常对某一特殊损伤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论述,而对于农村损伤的案件发生率、损伤的部位,发生原因及伤者的年龄、性别等方面综合性分析的报道未查到。本文通过对507例农村伤者鉴定资料的统计分析,试图找出其规律性特点。资料分析本文资料来源于某县法医室在1990~1996年间检验的507例农村伤害案例。伤者中农民居多,共488例,占96.25%。现将有关资料统计如下。统计表明,损伤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仅1993年稍有下降,1996年达高峰。从表中可以看出,男性居多,共371例,占73.2%。其中20~49岁间304例,占男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已引起法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作者遇到 3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1 案 例   案例 1:某男, 40岁,某日下午 2时许(当日中午饮啤酒一瓶),因讨工资被他人用石块(约 4kg)抛击(相距约 2m)致左后枕部受伤,突然意识丧失,持续深昏迷,左耳后有一 3cm× 3cm头皮血肿,伤后 7天死亡。死亡当日尸检,尸长 167cm。头左枕部头皮挫伤 6cm× 3cm,呈暗红色,左耳后头皮下出血 5cm× 3cm,颅骨未见骨折。大脑基底部蛛网膜下腔出血( bas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以下简称为 BSAH),主要分布在左右颞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