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罗斯盛行东正教.在1.4亿俄罗斯人中,信奉东正教的人口有一亿多.由于意识形态关系,苏联解体前,总的来说,宗教是受压抑的.尽管如此,东正教的存在还是合法的.苏联解体后,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崩溃了,于是东正教意识形态空前活跃起来.然而,在俄罗斯还有天主教,信奉者也有约250万人(一说仅100万人),其中84万德国人,20-30万波兰人,其余就是立陶宛人、匈牙利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在萨哈林地区还有朝鲜人.一些知识分子在<新消息报>发表文章指出:"天主教也是俄罗斯各族人民的共同宗教".但是,总的来说,俄罗斯反对天主教.  相似文献   

2.
东正教是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在俄罗斯影响最大。东正教在历史上曾经是俄罗斯的国教,又叫正教,实际上应该精确地称之为俄国东正教。它一方面固着于沙皇国家体制中,另一方面又是广‘大农民的精神家园,以及知识分子的背景话语。离开东正教,无法探究俄罗斯特殊性底蕴,更无从界定其普遍化的精神发生学源头。  相似文献   

3.
于时语 《南风窗》2008,(17):83-84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安危,可以看成是肢体之疾,而基辅罗斯故土的割离,以及圣弗拉基米尔的东正教遗产"分家",实在是俄罗斯的灵魂创伤。据《纽约时报》7月底报道:乌克兰总统尤先科新近借纪念斯拉夫民族皈依基督教1020周年之机,正式向前来乌克兰首都基辅参加庆典的东正教名义上的最高精神领袖——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Ecumenical Patriarch)巴尔多禄茂一世(Barthlomew I)提  相似文献   

4.
"人类世"表明,我们居住的地球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已进入继"全新世"之后的一个新的地质时期.在这个自然力量和人类力量相互交织,决定彼此命运的新阶段,只有把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力限制在它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并"留有余地",才能实现人与地球的共生、共存和共荣.  相似文献   

5.
乌克兰危机爆发六年来,俄乌双边关系不仅未得到缓和,反而因为层出不穷的"热点"问题而"逐级"下落,各种冲突与矛盾亦愈发尖锐。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乌克兰方面的"频频动作"——从宣布终止《乌俄两国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到确定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的方针,再到宗教上摆脱对俄罗斯东正教牧首的从属地位,等等——都让俄乌关系呈现出"剑拔弩张"的态势。从未来发展看,俄乌关系大致存在三种可能的前景:维持现状、陷入冷战或者乌克兰充当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桥梁",而其中维持现状的可能性居大。  相似文献   

6.
由于"普世价值"和"去意识形态化"的影响,一些人对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研究倡导所谓"客观化".但是对于社会影响深远而广泛、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思潮研究,首先要明确的是研究的出发点、立足点问题,其次还应注意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探讨社会思潮的流变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最后落脚点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  相似文献   

7.
钱克锦 《南风窗》2008,(17):85-86
个人自由和尊严在他的心目中固然重要,但和很多异见人士主张建立西式民主不同,在说到文化和政治时,索尔仁尼琴的心里最关切最推崇的还是东正教俄罗斯文化,认为俄罗斯要有自己的政治道路。  相似文献   

8.
美国推行"普世价值"是以硬实力为后盾,以"软实力"为手段,基本战略逻辑就是从全球化到美国化。其实质是美国在意识形态上的话语霸权的表现,是美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是美国图谋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手段。中国应坚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衷共济"的基本原则,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和发展模式,在对外舆论宣传、对外文化交往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说亚运     
陶杰 《南风窗》2011,(4):94-94
最大的问题是,"亚洲"从来不是一个文化的共识。欧洲具有条件成立欧盟,因为欧洲各国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广州主办的精彩亚运会结束了,香港也想仿效,拨款400亿,却没能在立法会通过。最大的问题是,"亚洲"从来不是一个文化的共识。欧洲具有条件成立欧盟,因为欧洲各国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欧洲首先有基督教信仰,即使其中分为天主教、东正教与新教,但是三教同源,在艺术、建筑、音乐、节日习俗之上,有许多共通之处。从飞机上俯瞰欧洲的地貌,各国之间虽存在地理的分野,但人工的景观,如宏伟的教堂、乡村的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有176个民族,32个民族共和国和自治实体,居民信奉东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等10多种宗教.俄民族宗教问题渊源有自,独立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剧变,民族、宗教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激化,并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微天下     
《南风窗》2011,(22):28
@经济观察报:"央企重组"已成为"主辅分离"的代名词——没完没了的主辅分离。央企重组蜕变成割韭菜运动,还揭示出这种经济结构的本质,即央企不但获取垄断行业的超额利润,还以主辅分离的重组名义反复套现,获取额外利润。@左晓蕾:汤敏:纳闷为何德国常无危机?近解,因德无房泡。  相似文献   

12.
@微天下     
《南风窗》2011,(22):28-28
@经济观察报:"央企重组"已成为"主辅分离"的代名词——没完没了的主辅分离。央企重组蜕变成割韭菜运动,还揭示出这种经济结构的本质,即央企不但获取垄断行业的超额利润,还以主辅分离的重组名义反复套现,获取额外利润。@左晓蕾:汤敏:纳闷为何德国常无危机?近解,因德无房泡。  相似文献   

13.
在俄国社会转型时期,新旧道德规范处于剧烈的碰撞中,苏联时期遗留下的来的受贿、勒索和有组织犯罪等丑陋现象猖獗。在这种情形下,东正教的伦理道德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俄国社会稳定的必要调和剂,甚至成为新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14.
人类世概念的提出,标识了人类文明的灭绝性力量已经抵达行星尺度。人类世的顶峰可以妥当地被称做资本世,在该时代中资本已然成为一种地质学力量,产生出行星尺度上的诸种效应。行星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被私有化与产权化,并被组织进资本主义系统中,成为资本积累的诸种原始材料。资本主义系统之稳定性建立在向外部的溢出上。行星尺度上的资本世恰恰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空间性修复潜力已趋向枯竭,而元宇宙则构成了新的外部性,众多企业巨头争相涌入、抢占赛道。在去中心化与全新生活体验的承诺下,元宇宙隐秘地将行星工厂进一步升级成元宇宙工厂。通过娱乐与游戏,元宇宙资本主义致力于将劳动时间总体化,并通过彻底无偿的多余劳动时间获取巨额的剩余价值。在行星加剧熵增、人类进入剩余时间的人类世中,元宇宙资本主义是资本对时间最为总体化也可能是最后一次的侵吞。  相似文献   

15.
<正>全国总工会领导慰问城建新机场建设者"五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李建国,党组书记、副主席李玉赋,党组副书记邓凯等领导来到北京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部新机场主航站楼项目办公区,亲切慰问集团新机场建设者和劳动模范代表。新机场主航站楼工程现场作为主会场,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中国梦·劳动美"2017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心连心特别节目,奏响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日前,海淀区2009年"两节"送温暖活动启动仪式举行。这标志着全区工会系统"两节"送温暖活动的全面展开。区总工会主席惠远霖,区总工会副主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0,(22):80-80
<正>8年多以前,也就是2002年的4月,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业内称之为"五号文"。该文件确定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和总体规划,成为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五号文"明确了以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主多分开及输配分开为主要内容的电力体制改革目标。但自2002年国务院推进  相似文献   

18.
自立国之日起,俄罗斯的对外战略和行为模式就深受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影响俄罗斯对外战略与行为模式的意识形态主要是源自东正教的救世或曰使命意识,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时,西方化思潮与情结在19世纪以后也时隐时现.意识形态制约和影响对外政策给俄罗斯带来了严重后果.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开始确立国家利益观念,意识形态的影响渐趋消褪,作者认为这是俄罗斯对外战略观念的一次深刻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苏联后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化思潮引发了价值观的多元化,直接动摇了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人道主义思潮否定道德阶级性﹑走向抽象化的极端解构了苏联核心价值观的伦理学基础,俄罗斯思想探寻传统俄罗斯精神价值从文化认同上疏离苏联核心价值观,东正教复兴在世界观和信仰上否定共产主义,新自由主义全盘否定苏联根本制度和价值观念,"非暴力伦理学"抨击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为道德极权主义和道德专制主义,这些都从不同层面解构了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能与时俱进地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反而被后者解构,最终导致苏共意识形态堤坝全线崩溃,苏联解体。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化思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越共"人民主体"思想的基本点包括:人民是主,人民当主;人是发展战略的中心,同时是发展的主体;党源于人民,属于人民,为了人民;党和国家的任何政策都要包含人民的意见等。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越共"人民主体"思想的实现机制,即党领导、人民作主、国家管理的领导机制;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全民参与讨论和征求意见的机制;各种形式的直接民主制和代表民主制;人权和公民权维护与保障的法制化建设;富民减贫的长效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