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除汉文古籍外 ,少数民族文字的古籍和借用其他文字书写少数民族内容的古籍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民族古籍是中国古籍的一个重要部分和特殊部分。目前 ,有关民族古籍图书的分类和馆藏 ,未形成规范统一。造成这一原因主要是 :民族古籍没有形成一个权威概念 ;《中图法》没有具有的类目。为此 ,本文就民族古籍馆藏概况和民族古籍的特征进行介绍和讨论 ,意在解决民族古籍馆藏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民族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随着我国民族古籍开发利用的深入发展,西部地区民族古籍的开发利用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于创新开发利用体系的考虑本文做了如下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向朝芬 《今日民族》2004,(12):58-59
少数民族古籍是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它几乎囊括了少数民族千百年来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所有精华,是少数民族进步发展的根基所在。少数民族古籍与汉族古籍一样都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然而,多年来少数民族古籍的搜集保护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目前少数民族古籍现存的状况来看,已到了消亡的边缘,再不采取收集、抢救、保护等积极措施,将永远失去这些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作为文献收藏机构的图书馆,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理应加入到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古…  相似文献   

4.
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后,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保管机构众多、收藏分散、库房条件不足、立法不健全、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也长期存在。针对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存在的问题,结合少数民族古籍分散性、宗教性、国际性特点,边疆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应上升到边疆治理的高度。在治理主体上,以政府为主导,联合各收藏机构、企业及民间收藏者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治理对象上,改善收藏条件、加强古籍修复工作,开展整理出版、缩微和数字化建设,综合运用财政投入、法制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宣传推广等治理手段。少数民族古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蕴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容,因此可以成为边疆治理的手段。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也有利于增强各民族群众对国家的认同,助推边疆地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东巴文古籍在哲学、历史、文学、科技和文字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通过对数量丰富的东巴文古籍目录汇编、文献译注和研究交流 ,可发掘东巴文古籍中蕴藏的深层内涵 ,为科学研究和民族经济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区直各委、办、厅、局:自治区民族古籍办《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搜集整理工作的意见》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7.
黔西北毕节地区杂居着包括彝族、苗族在内的多个少数民族,在各族民族的智慧创造下,多数民族都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中彝族的文化积淀更是丰厚,在多个彝文专家的努力下,彝族古籍文化已经成为毕节地区突出的文化亮点。据不完全统计,毕节地区传世有四千多册纸质彝文古籍、二千余幅彝文金石遗存,这些彝族古文献记录了古往今来彝族及其周边民族的人、事、物等历史变迁,对研究民族发展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彝族古文献大多散藏民间,保养与维护工作艰巨,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解析彝族古文献的留存概况及文献价值对文献保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贵州民族古籍文献抢救整理的紧迫性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少数民族古籍文献资源极为丰富,但面临着流失和失传的危险,因此,要提高对抢救民族古籍文献紧迫性的认识,加大征集工作的力度,建立数据库,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专业队伍,并做好少数民族古籍的宣传和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9.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中华古籍浩如烟海,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基石。古籍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在实际工作中,古籍保护面临专业人才匮乏、经费投入不足、跨系统协调难度大等问题。对此,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向全国人代会提交议案,呼吁加快制定古籍保护法。  相似文献   

10.
~~觅古探幽——滇南民族古籍调查日志@普学旺  相似文献   

11.
回族古籍文献,语言特色鲜明、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分布广泛。不仅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社会价值和开发价值。文化价值:古籍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族古籍承载着回族在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天文、  相似文献   

12.
薄茹 《北京观察》2007,(5):51-57
中国的传世古籍浩如烟海,“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古籍是记载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传承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这些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古籍保护工作。近年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  相似文献   

14.
高泽强 《新东方》2010,(5):27-3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几千年来,各民族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黎族古籍是黎族文化的载体,全面记录了黎族人民的历史来源、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这些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古籍保护工作。近年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古籍保护工作还面临许多问题,形势严峻。为抢救、保护我国珍贵古籍,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政报》2007,(3):23-24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这些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我国古籍保护工作还面临许多问题,形势严峻。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2392部)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个)名单,现予公布。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  相似文献   

18.
李宁  本报记者 《今日民族》2009,(7):I0002-I0002
7月24日。由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云南民族博物馆承办的“云岭颂歌——云南民族工作60年成就展”暨“云南民族文字古籍展”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开展。省政协副主席顾伯平出席开幕式,省民委主任王承才,副主任马泽、木桢、岩秒、李国林。副巡视员张宝安、胡忠文等领导和来自省内各民族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9.
包梅兰 《前沿》2008,(2):171-174
蒙古学古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就如何对其开发与利用,提出采取多视角措施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20.
《四川政报》2020,(3):26-27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第二批四川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6个)和四川省古籍保护单位(12个)名单已经省政府批准,现予公布。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认真总结经验,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我省珍贵古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