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洪波 《世纪桥》2008,(5):18-19
中国共产党为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冲破传统观念,对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道路的进行了探索。这些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事业的胜利之本。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荣辱观思想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的基础,邓小平的荣辱观思想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江泽民的荣辱观思想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的进一步丰富,胡锦涛的荣辱观思想标志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3.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每一个执政党应该而且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发展理念则从一个侧面体现和反映了执政党的执政智慧和执政水平。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政党,从建党的那一天起就始终不渝地把发展中国、振兴中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价值选择和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4.
卫小将  孙平 《探索》2011,(3):138-1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从隐性到显在、从理念到理论、从边缘到中心的渐进历程。它初萌于第一代中央领导,隐性产生于第二代中央领导,初步发展于第三代中央领导,显性成熟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具体阐释为:社会建设的许多话语和理念弥散于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论断中;邓小平初步将其条理化、成型化;江泽民进一步发展,使其趋于显性化、实践化;胡锦涛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使其显性化、理论化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执政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剑波  黄立红 《求实》2006,3(9):11-13
在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中,毛泽东成功完成了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怎样建设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胡锦涛则提出了“执政为民”,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对发展的战略地位、价值取向、基本规律、根本方法等方面的认识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经济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不同时期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理论。这些理论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理论的思想内容,又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对发展的战略地位、价值取向、基本规律、根本方法等方面的认识上具有一致性。在发展的战略定位上,都主张把发展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都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的基本规律上,都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发展的根本方法上,都主张坚持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9.
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对发展的战略地位、价值取向、基本规律、根本方法等方面的认识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对发展的战略地位、价值取向、基本规律、根本方法等方面的认识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思想 ,邓小平形成了系统的理论 ,江泽民依据新情况、新经验 ,增加了新内容 ,使之更加完备。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在实践中的拓展 ,体现了三代领导集体对基本国情的深刻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问题的卓越才能 ,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非凡的理论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罗松远 《世纪桥》2009,(19):3-5
毛泽东奠定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基础,邓小平发展了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江泽民丰富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内容,胡锦涛使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在21世纪中国焕发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艰辛探索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道路。  相似文献   

15.
管怀伦 《唯实》2002,1(7):47-52
本文用“党的性质理论”这个特定概念 ,并从这个角度切入 ,以比较研究的方法 ,系统地探讨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性质理论的探索与发展 ,认为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等人对党的性质理论的第一次重大发展 ;把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邓小平等人对党的性质理论的第二次重大发展 ;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对党的性质理论的第三次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建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毛泽东建构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论,邓小平在拨乱反正中恢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真谛,江泽民开拓了先进文化立党治国的新方向,胡锦涛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向全面繁荣。  相似文献   

17.
邹韩 《党史文苑》2009,(4):50-51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分别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深化改革与不断创新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完善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分别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深化改革与不断创新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完善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分别在社会主义文艺地位论、文艺任务论、文艺发展论和文艺价值论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使党的文艺思想在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理论有一系列内容,形成了关于国家性质、国家制度、国家目标、国家任务、国家权力、国家机器等方面的理论,回答了当代中国“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怎样建设我们的国家”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