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最伟大的创新,其思想理论体系中内在地蕴涵着鲜明的创新精神.在新世纪,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精神,增强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政党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与时俱进的最新观点和创新成果,形成和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新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新探索和新阐释,代表着当代共产党人的思想水平的新高度;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既是几代共产党人接力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实践过程,也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理论过程.在9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主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党的建设一个又一个新课题,形成了毛泽东党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两大基本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创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为在新的起点上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4.
<正>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她的产生,在“人类认识史上起了一个空前的大革命。”(《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8-279页)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吸取前人丰富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实行革命性的创新,从而成为迄今为止人类最具科学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她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创新与发展,其产生和形成是思想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规律思想起点依据学说、思想形式内容学说在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中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诠释。  相似文献   

6.
这篇文章论述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讨论了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区分了马克思主义宏伟理论体系中极其丰富的原理的不同层次及其时空界限,并阐明了这种区分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在自我更新中保持青春活力的命题,指出:自我更新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本性,与时代保持最紧密的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活力最重要的条件,是它的生命的最深厚的源泉。文章结尾特别指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仅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门学说,而且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学说。恩格斯教导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最后援引恩格斯的一段教导点明全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7.
孙景民 《人民论坛》2014,(11):194-198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创新与发展,其产生和形成是思想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规律思想起点依据学说、思想形式内容学说在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中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诠释.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进性和人民性要求,把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奠基于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深刻洞察与认识之上。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成果,又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实践性、批判性、开放性等特点,它总是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自我批判,自我超越,自我完善,否认…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标志着“三个代表”思想已经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它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作出了重大发展,而且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出了新的探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出了与时俱进的伟大创新。在学习这一博大精深的重要思想和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牢牢把握它的精神实质。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三个代表”思想作为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它同毛泽东党建学说,邓小平党建理论一样,必须首先回答在当前的形势、任务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这个党”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来自于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的古典哲学,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有一个思想来源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人类一切文明进步的理论成果,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的国情有两个特点:一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国,二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今时代发展的完美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时代命题的紧密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石绍军 《湖湘论坛》2008,21(2):1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必须有的特性,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和鲜明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政协天地》2012,(10):1-1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坚持理论指导而又具有理论创新精神的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在这伟大理论创新过程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人民政协理论,  相似文献   

14.
一、创新精神是邓小平理论所固有的本质属性一般来说,在人类思想史上能被称为某种理论的学说,都有一定的创新意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之源,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同时又不断从实践中汲取理论营养,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体来讲,邓小平理论中闪耀的创新精神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抛弃了那些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原则的教条式理解,抛弃了那些对社会主义不甚科学甚至歪曲的不正确的思想,说了一些老祖宗没有说过而又符合客观实际的新话,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科学理论,从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这种发展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求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充分发挥指导思想的作用。理论创新从根本上讲取决于人民群众在物质领域、精神领域的伟大实践;而在  相似文献   

16.
建党80年来,党的三代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党的建设实践相结合,实现了党的建设理论的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三大党建理论成果——毛泽东党建思想、邓小平党建理论和江泽民党建思想,形成并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认真研究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党建理论体系中关于党建目标的思想,对于推动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大凡真正科学的理论和学说,决不会为发自反对者信口雌黄的谤文而黯然失色,也不会因出自拥护者充满激情的颂歌而骤然增辉。因为,其科学价值从根本上说来取决于它自身无可辩驳的内在逻辑,即内含的科学本性。当然,这种科学本性又不以学说创始人的自我标榜为依据,而是要靠社会实践来检验和经得起历史发展的考验。对待做为积淀了人类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科学学说的马克思主义,更应作如是观。  相似文献   

18.
舒少泽 《世纪行》2009,(9):32-33,36
中共十七大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这一理论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承前继往.又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华 《思想战线》2023,(2):11-18
习近平关于党的现代化建设重要论述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学说的继承和发展的理论逻辑基础上,总结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百年经验的历史逻辑,并结合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现实思考的实践逻辑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意涵丰富,意义深远,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依法执政、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以及持续推进自我革命等影响深远的论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说的理论宝库,拓展并创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对于防范化解世情国情党情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挑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1、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根植于深厚的科学土壤中,有着坚实、科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出现而产生的,而且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 18世纪末到 19世纪中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时刻都在密切关注人类思想界和科学界的一切先进成果,并坚持从这一切先进成果中不断吸收营养,使其自始至终都有源源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