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年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党和国家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功绩,就在于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这次全会为标志,我们党真正实...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我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开辟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由于我们党不断地探索和总结,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和纲领,取得了重大成果。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的道路,奋力开拓,争取在跨世纪的征程上,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十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政治、历史意义的会议。它摆脱了‘左”的思想路线的影响,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法制建设方面。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总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立法工作大大加强,无法可依的局面已基本改变;法制工作队伍逐步壮大,执法活动大为改善;法制教育不断  相似文献   

4.
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划时代的会议。这次会议提出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在这一路线方针指引下,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取  相似文献   

5.
1998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座谈会,高检院领导韩杼滨、梁国庆、胡克惠、赵登举、张穹,老领导江文、王甫、冯锦汶、熊传震及高检院检委会委员、有关厅(部)、单位负责同志,北京市检察机关负责同志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由梁国庆副检察长主持,江文、江礼友、李保唐、周振想、刘佑生等同志分别就二十年来,检察事业和业务发展,检察队伍  相似文献   

6.
1998年12月11日,修葺一新的和敬府宾馆里喜气洋洋.中央纪委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座谈会在这里举行.来自纪检监察系统各方面的代表,个个都满面笑容,似乎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是啊,二十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看到这沧桑巨变,更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像一座伟大的丰碑立在了中国的大地上,让人们记住其开天辟地的丰功伟绩.参加今天座谈会的领导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中央纪委时的老领导李昌、韩天石、李正亭、李之琏和曾任中央纪委领导的陈作霖、王德瑛等同志,也有现任领导尉健行、韩杼滨、曹庆泽、何勇、刘丽英、马(马文)、李至伦、李登柱、彭钢、傅杰、干以胜同志.老同志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为拨乱反正立下过汗马功劳;在职的领导正在为继续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加  相似文献   

7.
3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3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2008年12月1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9.
郭道晖 《河北法学》2012,(8):7-8,9,10,11,12,13,14
我国法治建设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曲折和披荆斩棘的艰难,但总体上廓清了法治天空中的许多迷雾,促使中国开始迈入法治初级阶段。1982宪法在恢复和加强民主法治方面有较大的进步,也存在诸多不足。当前的法治状况还有后退之忧。今后法治建设的目标应当由依法治国上升到依宪治国,建设宪政国家。法治改革的动力主要是来自民间的维权活动和公民社会的发展,与党政内部改革派力量结合,上下互动,政治改革与法治进步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10.
董红霞 《法制与社会》2013,(29):182-183
我们党历来重视作风建设,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领导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确立了党的群众路线。当前党群关系方面存在着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贪污腐化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创新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1.
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已经、正在并将进一步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充分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韩亚光 《河北法学》2008,26(7):2-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借鉴其他国家法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需要,正式形成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继续发展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证》2007,(9):1-1
2005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公证法》的诞生,在我国公证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它标志着公证工作进一步实现了有法可依.为我国公证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法得以发韧并勃兴的根本,乃在于其契合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对于法律调整的强烈需求。经济法的回应性、建构性、经济性和协调性组成的特质系统,使得经济法通过发现力、整合力和促进力实现了其在缔造制度竞争力中的驱动性价值。在产权和竞争两个制度板块上的创新代表着完善和强化中国经济法制度竞争力的主要方向。基于公私融合这一时代背景,中国经济法在制度竞争的视角下展现出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2022年8月1日,是民国时期司法行政部法医研究所(以下简称“法医研究所”)建所90周年纪念日。通过搜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分析了法医研究所创立的历史背景,包括改良司法收回治外法权是主因、刘廉彬自缢案是起因、速养成法医人才提案是动因;回顾了法医研究所的筹办经过及其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法医研究所在林几、孙逵方领导下为我国法医学人才培养、检验鉴定、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重要贡献;阐述了法医研究所在我国法医学发展史中的历史地位和重大影响,以及对我国当代法医学发展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部署明年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主持会议并作总  相似文献   

17.
1979年 9月 9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坚决保证刑法、刑事诉讼法切实实施的指示》 ,即中共中央 1 979年第 64号文件。该文件对于中国的法治建设来说 ,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文件 ,其意义堪称是我国政法工作领域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特别是对司法机关起到了拨乱反正、指明路线的作用。 64号文件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的概念 ;首次明确了法律、司法权威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首次提出“取消党委审批案件的制度” ,在理论上实现了党对司法工作领导的方式的转变。重温党的这个文件 ,既能够寻求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理论发展脉络 ,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圆锁"习俗是我国北方蒙汉居住区的一种人生礼仪,是成年礼的一种。这种习俗从古至今,由山西流传到内蒙古各地,历史悠久,地位突出。"圆锁"仪式在古今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是都寄予着相同的愿望和目的——希望儿童可以健康成长,福寿绵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农民维权困难逐渐突出提高农民法律意识,进行普法宣传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方面,而高校法律援助机构是帮助农民维权的重要力量。作者在湖北、重庆、陕西三地,通过走访及问卷形式深入的了解了我国农民维权的现状和困境以及通过对西南政法、西北政法和西北大学等高校的法律援助机构进行交流,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方法,以便更好地解决农民维权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东升 《政府法制》2008,(23):10-1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问题与国外土地法律制度不同,中国土地法律制度的变迁有其自身规律,受到政策性影响较多,其过程复杂,阶段性特征明显。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全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农村土地面积占全同总面积的58%。因此,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借鉴和照搬外国土地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