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生产力不仅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而且是生产发展过程中决定的要索”。(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第711页)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或最终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总结人类社...  相似文献   

2.
伍新林 《求索》2008,(12):106-107
科学发展观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集中体现,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理论升华,深刻蕴涵着发展观与发展哲学、发展实践之间的内在关系,也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哲学指导与实践反思的相融互动。应该在发展哲学与发展实践的内在统一中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石弘 《桂海论丛》2009,25(2):75-79
西方近代不少思想家立足于唯心史观探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确立了其截然不同的研究历史规律性的方法论:历史规律性是根植于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之中的,应当到那里去寻求历史规律.许多研究者把马克思早期根据西欧历史而概括出的"五形态"理论,错误地当作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而没有看到马克思晚年在这个问题上所发生的看法的改变.真正可以代表马克思历史规律思想的,是"三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解开了人类发展的千古之迷。然而,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执政党如何根据时代的变化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表现形式?以什么方式来解决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呢?我们党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紧紧抓住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中的三大动因:即物质动力———先进生产力;精神动力———先进文化;最终目的———根本利益,并赋予新的内容,从而深化、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陈澎 《求索》2012,(4):213-214,80
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创新价值的唯一标准,科学发展的实践需要以创新为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要赢得发展的先机和主动,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必须勇于创新,增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培花 《前沿》2005,(12):243-246
生产力不仅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包括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当今时代,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文化生产力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影响要素。  相似文献   

7.
社会理论不仅是现代性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现代性发展的矫正仪.批判的社会理论,将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引向了历史的深处.它所强调的是,真正的社会理论应该以批判性和实践性为其本质特征,以个体解放和社会解放为其价值旨趣,以对现代性以及理论自身知识建构双重意义上的批判、规范与重建作为核心内容,通过重建理论与公众的联系,实现社会的内在超越.  相似文献   

8.
高校社会实践要符合教育规律与价值规律的有机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社会实践是指按照社会要求 ,以教育、培养高校学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目的的实践环节和活动。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教育规律与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实现培养目标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社会实践工作伴随着知识信息、人力资源、科技成果等的转移、交流、转化 ,必然是一种教育经济复合行为 ,要遵循教育规律与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9.
民营经济发达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浙江模式”充分诠释了民营经济在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富中的重要作用。民营经济与共同富裕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民营企业在与国有企业的竞争、合作中实现共赢,在微观层面实现市场与社会的双向嵌入,打造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共生关系。民营经济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在做大和分好“蛋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推动公益慈善和协调三次分配制度体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民营经济推动共同富裕在于企业家能够成为共同富裕的重要构建者,其内在基础和核心动力来自企业家创新、合作、诚信和责任等精神特质。浙江始终坚持以政治引领为方向、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制度创新为依托、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抓手、以营造共建舆论为保障,推动民营经济为促进共同富裕作出更大贡献,努力探索并形成中国民营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0.
11.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两者相互对应,紧密联系,构成了内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哲学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就是以反思和批判的形式对社会发展现状及其出现的矛盾进行思考和理论构建。从概念界定、理论反思与批判、理论发展的中国路径三个环节,阐释社会动力理论的观点和实质,有助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概括邓小平的生产力标准论与毛泽东的实践标准论的基础上 ,认为生产力标准论全面规定了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的结果”的主要方面 ,丰富了实践标准的内涵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价值观和唯物史观的有机统一 ,坚持并完善了实践标准论 ,对生产力标准的范围和作用作了明确说明 ,是毛泽东提出的实践标准的具体化和深化 ;把毛泽东曾提出的对实践本身的检验变成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郑敏 《前沿》2006,(4):6-9
本文着眼于邓小平人民利益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历史背景和时代要求,探析和论述了邓小平人民利益思想的形成既是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又是勇于探索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主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向前发展的。社会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但同时,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生成和发生作用的。本文阐述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主体性及其相互关系,试着解答历史过程中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这一任何社会历史观都无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17.
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生产力理论是其理论框架的核心。解放文化生产力是邓小平生产力理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世界的竞争终将是文化力的竞争,媒介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媒介生产力的解放,不仅仅关系到媒介产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文化产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在全球化初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规律,即人类需要与社会生产互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互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动规律。这些规律紧密联系,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人类需要与社会生产互动规律蕴涵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生产与环保双赢,公平满足各国人民和子孙后代的需要。目前世界生产力功能正处于全面升级之中,在转变改造和利用自然方式的同时增强保护自然的功能。各国生产关系必须调适和扩容,着手建立有利于全人类共同拥有地球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共享发展成果的世界生产关系。全球化不仅引起国家内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巨大变化,而且促使国际经济基础和国际上层建筑逐步形成。社会形态更替存在局部可逆性,总体上则是不可逆的。各国将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走向共产主义。人类社会在各种客观规律的推动下正朝着共产主义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9.
胡俞 《长江论坛》2011,(1):71-76
诚信不仅是约束个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同时也是企业立身之本、兴业之道,是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公平竞争的必要条件,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石。正是由于诚信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采取有效地措施促进我国诚信社会的建立,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通过对诚信概念和理论的梳理,以及对社会诚信实践的探讨,力图对我国诚信社会建设做出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并非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历尽艰辛,百折不挠,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逐步形成的引领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也打破了“东方从属于西方”与“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历史格局,并为建构更加美好的人类社会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充满张力的进行时,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仍需攻坚克难,接续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