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4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战后高速发展时期后面临新的一轮经济危机,长达28年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不平衡发展的加剧趋于崩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试图凭借经济实力,从发展中国家寻找新的市场和投资场所,发展中国家也需要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来建设本国经济。这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往来日趋密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为中国扩大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加强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提供了条件。然而,在“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2.
发展经济学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体系中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分支学科,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因此,同其他西方经济学分支相比,它同发展中国家最贴近。发展经济学也是一门政策导向色彩很浓的学科,发展中国家由于接受了来自发展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发展不同理解而得出的不同的政策结论,进而选择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发展经济学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之间的这种相关关系可以从战后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经历的三个不同阶段中明显地看出来。第一阶段为战后初期至60年代初。战后初期,随着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原先遍…  相似文献   

3.
《前线》1997,(6)
香港经济概况香港作为一个现代工商业城市,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战后40多年来,香港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战后初期,香港还只是一个贸易转口港,50年代期间由贸易转口港逐步转变为加工出口贸易港,60年代经济开始起飞,70年代经济向多元化发展,逐步形成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重要贸易、金融、航运、旅游和信息中心。80年代以来,香港经济的进一步国际化、现代化和多功能化,特别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香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亚太地区和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已走在世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前列,被誉为亚洲“…  相似文献   

4.
战后至7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干预经济的不断加强,西方国有企业迅速发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它在主要西方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的较快发展.但7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进入80—9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经济面临“滞胀”困境以及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除少数企业盈利外,大多数企业界出现了严重亏损。为使国有企业党脱危机,近年来西方各国政府采取了种种调整措施,目的在于促使企业朝着盈利的方向发展,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转变企业经营管理观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入8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5.
50~60年代中国对周边民族主义国家的外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睦邻外交是我国外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周边新兴民族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则是睦邻外交的重中之重。本文拟结合我国50、60年代的一些外交实践,对中国对周边民族主义国家的外交思想作一探讨。 一:以“和平为上”为基准,与民族主义国家展开睦邻外交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来自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和印度支那组成的“三重包围”,要打破美国对新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包围封锁,必须把发展同毗邻的新兴民族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作为新中国外交努力的重要目标。 民族主义国家作为战后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新独立…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从经济资源的全球配置中得到巨大的利益。自18世纪初开始已经持续发展了整整3个世纪的现代经济.主要同西方资本主义相联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起来.使资本主义进入了战后的第二个增长期。从国内生产总值看.经合组织成员1980年共计76,203,520亿,1994年达到200168990亿美元.1996年为220260780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鉴明 《党建文汇》2001,(1):27-27
经济加速发展。战后各主要西方国家经济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扣除物价上涨因素,198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比110年前的1870年增长了42倍,同期德国增长了23倍,日本增长了55.5倍。90年代后仍保持了很强的增长势头,美国保持了长达124个月的增长,1999年第4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与上年同期相比竟增长了6.9%。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收入不均等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经济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美国经历了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那么,伴随着经济增长,发达国家平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加上福利主义政策在不少国家的推行,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两极分化问题是否还存在?事实表明,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加快,知识经济迅速发展,主要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收入差距呈现迅速扩大趋势,一系列社会矛盾正在变得尖锐起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两极分化分析的理论仍然适用。  一、收入不均等加剧  二战后,尤其是最近10年,美国的技术和经济得到迅…  相似文献   

9.
西方国家干预理论在90年代的新发展法国《景气》杂志,1993年第1期发表编辑部文章《国家的回归》,对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缺陷、内生增长理论、90年代国家干预的特征作了分析。该文指出,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建立在战后传统的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它遇到了技术进...  相似文献   

10.
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是在二战的废墟上逐步走上工业恢复与发展道路的。从50年代下半叶开始,经过整个60年代,到70年代初就实现了工业现代化,其经济增长率长期名列西方国家榜首。日本经济这种“奇迹”般的发展,曾被世人誉为“神话”。但是,从1992年以来,日本经济连年接近零增长,其生产力水平、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处于停滞状态。根据日本企划厅1993年6月18日公布的数字,日本经济1992年度的实质增长率仅为0.3%。1994年,日本经济开始复苏,但其实质增长率也只有0.6%。1995和1996两年,日本经济仍处于低迷之中,1995年的经济增…  相似文献   

11.
一、软实力理论的实质二战之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西方资本主义经历了战后发展"黄金时期",美国的权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然而,在1973年至1975年和1980年至1982年这两次战后严重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美国经济陷入"滞胀"。与此同时,从战后初期的两极对峙到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美国在冷战中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当美国政治家、学者把关注点放在大国兴衰以及新兴挑战者和旧的霸权国  相似文献   

12.
台湾中小企业生长的启示李军进人8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企业小型化的趋势。在我国台湾地区,中小企业发端于1945年,当时正值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台湾企业,百废待兴。民间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创办企业,利用战后破旧设备从事生产。50年代初期,国民党...  相似文献   

13.
德国的对外贸易高晓梅德国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经济遭破坏,但它却靠着成功的对外贸易,创造了战后的“经济奇迹”。如今的德国实现了统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第三经济大国。德国特别重视同中国发展经贸合作。1993年中德双...  相似文献   

14.
叶俊 《学习月刊》2009,(1):44-45
美国是战后西方的盟主、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且很可能在今后的数十年内仍将保持这一地位。同时,美国又是一个太平洋国家.在东亚有着巨大的利益。因此,对东亚的战略是美国对外战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经济战略又是美国对东亚战略的重中之重.它对政治战略、军事战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战后美国对东亚的经济战略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一提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我们以前总认为它们都是与发达的自由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而似乎是与计划经济无缘的。殊不知,战后西方大部分国家都没有放弃过在经济有计划发展方面的探索,纯粹的市场经济同纯粹的计划经济一样是不存在的。在这些国  相似文献   

16.
詹娜 《学习月刊》2009,(7):20-21
纵观20世纪的历史.前半个世纪弥漫着浓浓的战争硝烟,世界各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后半个世纪里.各国在满目疮痍的故土上.重新恢复以往的政治经济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建立了新的世界秩序。大国的胜败.虽表现在武装斗争的结果上.但更取决于战时各国利用经济资源的高低.从深层次上看.各大国在实际冲突发生前几十年间.同其他国家经济状况相比的态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国的成败。本文以20世纪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为背景.着重论述英国从战前到战后由盛转衰.以及美国、日本在战后迅速复兴的演变历程.吸取其经验教训.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战后中苏关系史研究是冷战时期国际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陆续出版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以及毛泽东、周恩来的外交文选等一系列重要文献资料和一批传记、年谱、回忆录和访谈录(台湾也开放了部分新的档案材料)。90年代初,俄国发表了大量涉及苏中关系的回忆录和采访录,特别是解密了~批有关战后苏中关系问题的重要档案文献。这些原始档案材料和口述史料的披露和传播,把中苏关系史的研究引向了深入。在中国、俄国、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学者对这批新材料进行…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在这一国际背景下,众多国家把目光集中于高科技的发展上,特别是致力于高科技民用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上,从而使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成为科技竞争,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第一,把科技发展提到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战后,各国的历史表明,科技的发展是国家兴盛的基础。一国的兴盛,起于科技的发展或腾飞;一国的落后,源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科技的相对衰退或滞后。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约3/4是靠科学技术实现的。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深刻地认识到科技…  相似文献   

19.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国民经济已处于崩溃边沿,50年代初还略落后于我国。可50年代后在美国的扶植下,日本选择了一条适合于本国国情的贸易加工型经济发展道路,使经济在60~70年代飞速发展,终于跻身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之列。日本经济能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战后政府从对经济的干预活动逐步发展到政府本身具有经济职能。日本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强经济立法,统制国民经济生活在早期日本资本主义自由商品经济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和经济理论,往往反对国家直接干预经济。随着国内三菱、三友及住  相似文献   

20.
《党史文苑》2013,(12):40-40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了借鉴和吸收国外的有益经验,全会专门印发了《苏联在二三十年代是怎样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经济的》《香港、新加坡、南朝鲜、台湾的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等参考资料,并作了认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