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课》2011,(3):18-19
1.人民网推出“直通中南海” 2010年9月8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正式推出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直通中南海。据介绍,该留言板突出互动性,旨在让广大网友对中央领导人倾诉厶声,给中央-初构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边际  宗和 《学习导报》2013,(14):41-43
群众来信是怎么送到国家领导人手里的?中南海里的信,又是怎么寄出来的呢?与中国政治最核心地带中南海仅一墙之隔,一个灰白色调装饰的邮局安静地伫立在府右街乙27号。府右街上,行人们的视线很容易被中南海门口的警卫岗楼和站岗式武警所吸引,极少有人注意这家距离中南海西门不足百米的邮局。  相似文献   

3.
中南海,也有飞鸿出入。这些信件将国家领导人和普通寻常百姓家直接连接起来。就本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级别领导而言,九大常委都有过给民众复信的记录。国家副主席会给谁寄东西呢?在中南海的飞鸿史中,每一段书信来  相似文献   

4.
红墙舞会     
王凡  东平 《廉政瞭望》2006,(5):42-43
回忆中南海的娱乐生活,舞场上的焦点,当然是领导人夫妇……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中央日前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9月8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正式推出了"直通中南海——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该留言板突出互动性,旨在让广大网友对中央领导人倾诉心声,给中央机构提出意见和建议。网友点击进入留言板首页就可以给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  相似文献   

7.
王标 《世纪风采》2010,(10):7-8
中南海是明清两朝的帝王之居,从1949年以来,它成了中国共产党和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核心领导人的住地。  相似文献   

8.
<正>1958年中苏关系出现裂痕后,便不可遏制地一步步走向恶化。1959年国庆节前夕,赫鲁晓夫率团访华。赫鲁晓夫到达北京的当天晚上,中共领导人与苏共领导人便在中南海颐年堂发生了激烈的争  相似文献   

9.
选举     
林木 《党史博览》2012,(3):2+59-F0002,F0003
1953年12月8日晚,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走进中南海的北京市基层人民大会代表选举投票站,投下了自己的一票。  相似文献   

10.
12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党外人士座谈会,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新老主要领导人座谈.胡锦涛、贾庆林、习近平等出席.在认真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新老主要领导人的发言后,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代表中共中央,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新当选的领导班子成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1.
中南海,也有飞鸿出入。这些信件将国家领导人和普通寻常百姓家直接连接起来。就本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级别领导而言,九大常委都有过给民众复信的记录。  相似文献   

12.
要言     
胡锦涛:社会和谐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共中央日前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11月24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座谈会。温家宝通报了经济工作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11月24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座谈会。温家宝通报了经济工作的有关情况,介绍了中  相似文献   

15.
《党建文汇》2010,(12):4-4
每天收信上千封 如何给领导人写信?怎么才能获得来自最高层的回信?长久以来,这一直是民众最想探知的中南海“秘密”之一。  相似文献   

16.
秀蕴天机的贵州,每一寸土地,都牵动着中南海的神经;每一步发展,都倾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特别是在2010年至2011年,"十一五"期末、"十二五"开局的关键时期,党中央、  相似文献   

17.
在人们印象中,中南海是个不熄灯的地方,因为毛泽东常常熬夜工作。《毛泽东的休闲生活》却向人们讲述了他那富有生活情趣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8.
王凡 《党史纵横》2005,(4):34-37
她在中南海当保健医整整五十年。五十年来,她为数十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健康奔波,亲历了罗荣桓、李富春、周恩来总理生命的最后一刻并为他们守灵三天三夜。她医术高明,却始终在伟人背后默默服务。世人鲜知。走近王?,听其讲述———她被告知做董必武的保健大夫/参与创建青岛疗养院1954年春季,中央保健局正式命名。此前,这项工作虽然一直由中央保健委员会和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负责,但实际做这项工作的人员,都直接归属中央军委卫生部副部长傅连賞领导。也许是由于中央保健委员会和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的成员都是地位比较高的领导,具体的医务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李静文,41岁,中共党员。沈阳京剧院著名刀马旦,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武功基础扎实,扮相俊美,文武兼备,为京剧界青年演员中难得的人才。她曾多次在国外及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演出,并随团在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专场演出,受到李瑞环、康克清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1997年参加文化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香港回归”晚会演出,受到江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98、1999年被评为省、市“德艺双馨”文艺  相似文献   

20.
王凡 《党史博采》2006,(1):21-27
王敏清是“文革”后第一任中央保健局长,他从25岁开始,就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医疗保健工作,曾五进中南海,是名符其实的红墙医生。本文作者通过对他的采访,将他在中南海的点点滴滴难忘经历娓娓道来,红墙内许多领袖和领导们的珍闻轶事也随之在读者面前徐徐铺开。本文出自党史纪实名家之手,文笔明快流畅,内容丰赡充实,为防以讹传讹,作者特别对一些相关文章中的错误描述进行了匡正,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