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爷爷的村庄     
陈飞  陆睿 《当代党员》2013,(8):50-51
我叫刘涵,今年6岁。我的老家在巫溪县长桂乡金桂村。那里很陡。20年前,我爸爸走出大山,到县城里当了老师。现在,我和妈妈爸爸住在城里。  相似文献   

2.
正9岁时的寒假,我第一次跟外公乘坐川江木船。船停靠在云阳县城沙湾河坝,我们要去的外公家在县城上游30多里的地方。原本是头一天去的,因为是农历腊月十九,川江行船忌日,木船停航。外公说,船工不敢公开信奉封建迷信,借口船底有些漏水,要修船一天。平常每天天不亮,木船装着村民们顺流到县城赶场,返程则是逆水行驶,必须中午1点准时开船,一点儿不能耽误。这种短  相似文献   

3.
乡情永恒     
湘乡,是我的家乡,也是我的摇篮。我14岁在白田参加工作,3年后进县城,而立之年走出湘乡,不惑之年离开湘潭,在长沙“知天命”,如今人生之船又已过“花甲”,真是岁月如流。  相似文献   

4.
乡情永恒     
湘乡,是我的家乡,也是我的摇篮。我14岁在白田参加工作,3年后进县城,而立之年走出湘乡,不惑之年离开湘潭,在长沙“知天命”,如今人生之船又已过“花甲”,真是岁月如流。  相似文献   

5.
<正>清明节到了,我多么思念在天堂里的妈妈。妈妈已经离开我十年了,我多想知道妈妈在天堂里是否过得好。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坚信,母亲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尽管她的外表是那样的平凡,命运是那样的坎坷,人生是那样的平庸,但她却是我心中最伟大的母亲。俗话说,胎儿"七活八不活",我是八个月早产的。母亲生下我后,有人劝她,这个孩子  相似文献   

6.
1954年12月18日,当时担任内务部部长的谢觉哉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民政会议闭幕讲话的最后一部分,以《祝各位同志身体健康》为题,发表了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充满了哲理、给人以启迪、使人受益匪浅的讲话。现将谢老讲话中有关谈身体健康的部分,经过整理加工,以飨读者。 谢老说:祝各位同志身体健康,应是我讲话的收场语,但是我还想讲几句。人不会因祝健康而即健康的,  相似文献   

7.
明镜篇     
《湘潮》1988,(1)
谢觉哉“躲生” 1964年,谢觉哉同志将届八十寿辰,他的亲属们想进京为谢老祝寿。然而,谢老却回了一封信。信中说:“我今年、明年都要‘躲生’。……准备在自己也不知道的地方把生日过去。为什么要躲?一,党中央早就规定,不准做生,也没有人做生,最近还批评某某下级  相似文献   

8.
妈妈的信     
不知为何,妈妈的这封信被我保存了整整八年。——是自责吗?妈妈去世前的确如此,每读一遍万箭穿心。是忏悔吗?妈妈去世后,每读一遍泪如泉涌。这封信写于2004年的10月25日,这一年妈妈已是86岁的高龄。我能想象妈妈伏案疾书时的情景——她的手在颤抖,她的眼在流泪。为什么同住一个城市却非要写信?难道不能面谈?不能在电话里讲述?她的目的只有一个:"道歉"!——母亲向女儿道歉!那天的情景我记忆犹新:又是一个周末,到了我例行回家看望妈妈的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带回第7期《当代党员》杂志并让妈妈看了。她戴着老花眼镜看得很仔细,开始我只把《心灵的共鸣》中写她和我们的那段给她看,看完后又告诉她前面还有市委书记给我们的信。老人很高兴,一谈到往事就很兴奋,话也多。她很多时候都生活在往事中。  相似文献   

10.
姜玉峰 《党建》2019,(3):41-43
正谢觉哉同志是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被人们尊称为谢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虽身居高位,但谢老从不以元老自居,而是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及亲属,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和谐融洽一家亲由于时代原因,谢老一生有两段婚姻。第一段婚姻是典型的旧中国农村传统婚姻,当时他只有15  相似文献   

11.
岩泉 《学习月刊》2013,(1):19-24
元旦期间,我哪儿也没去,一个人躲在离县城七、八华里处的果园场小平房里,静静地拜读泰戈尔的《吉檀迦利》。泰戈尔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正如瑞典诗人海登斯坦向评委们推荐时所说:"我不记得,过去20多年我是否读过如此优美的抒情诗歌,我从中真不知道得到多么久远的享受,仿佛我正  相似文献   

12.
我于1926年12月和其他一些同志被党组织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是第二期学生。入学时,全校学生约五、六百人,多数是十多岁的男青年,如同船赴苏的杨尚昆同志,与我在上海时就已熟悉的李伯钊同志等均仅十七、八岁。中大学生都编有  相似文献   

13.
谢觉哉发火     
1933年5月中旬,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从上海辗转到达苏区瑞金。他就是谢觉哉,人们习惯地尊称他“谢老”、“谢胡子”。他文绉绉的,平时讲话不多,却整天笑呵呵的。人们都说他可亲可敬是个没有脾气的好老头。可是,谢老在苏区瑞金,的的确确发过  相似文献   

14.
《湘潮》1989,(10)
新中国成立后,谢觉哉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内务部部长。消息传到家乡,在家的廉伯、子谷两个儿子,想到北京去看望分离23年的父亲,也想趁此找个工作,为节约川资,又想叫父亲找一找去京的便车,于是写了封信给谢老。下面是谢老对儿子的亲笔回信: “子谷、廉伯:  相似文献   

15.
谢觉哉探家     
1960年初,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已是74岁高龄的谢觉哉回到了阔别30多年的家乡湖南省宁乡县。听说谢老要回老家,宁乡人民高兴极了。县领导考虑到谢老年岁已高,且身体有病,行动不便,当时从大公路到他家门口还有一段路没有修好,汽车无法通过。出于对谢老的敬...  相似文献   

16.
幼儿时,我用一双幼小的手,折叠了一只又一只苇叶船。我捧着它们跑到小溪旁,轻轻地放进溪流里。苇叶船顺水流飘着,我也跟着它顺水流跑着……终于有一天,苇叶船离我远去,我再也追不回来了,我伤心极了,重新折叠苇叶船的玩心悄然逝去。  相似文献   

17.
刚跨入新的世纪,革命老前辈谢毕真给我来了电话,说他的文集已经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当我双手接过谢老签名留念的文集《鸿爪》时,心潮逐浪,热血沸腾。面前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是以何等的毅力完成这部洋洋洒洒25万字的著作呢?这是一位抗战前参加革命的老前辈所走过的风雨人生路,是历史的见证啊!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中共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另四老为董必武、徐特立、吴玉章、林伯渠),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代表,来到了八路军驻甘肃办事处(习惯上称兰州"八办")工作.翌年11月调回延安.谢觉哉在兰州只工作了一年有余,但就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殚精竭虑,勤奋工作,在宣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卓著的成绩,使当时处在抗日大后方的兰州,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这里撷取的是谢老在兰州"八办"的几个工作片断,以此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前辈.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出生在远离湘潭县城50公里的乡村韶山冲,自幼便对湘潭的城区产生了向往。这在他1936年在延安与美国记者斯诺先生的谈话中便提到过:我的国文老师是一个对学生要求苛刻的人,他粗暴严厉,常常打学生。因为这个缘故,我10岁时曾经逃离学校,我不敢回家,怕挨打,便朝县城的大致方向走去,以为县城就在什么地方的山谷里。我流浪了3天,最后还是被我家的人找到。我这才知道这次旅行只是在兜圈子,走了那么久,离我家大概才八里路。毛泽东何时第一次到湘潭,现在已见不到记载,很可能就是他到湘潭当学徒的时候。仍然是在那次谈话中,毛泽…  相似文献   

20.
尼亚孜大叔     
吴光伟 《广东党史》2011,(9):53-53,55
一个陌生的城市,连名字都是如此地遥远与陌生——甘旗卡,来往其问的人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让懵懂年少的我以为到了异域他乡。后来,我才知道自己身处于内蒙腹地的一个县城。初来乍到的我,面对的除了陌生还是陌生,处处都显得不自在。那年我八岁,总觉得父母有忙不完的事,总是早出晚归张罗着他们的生意,根本无暇顾及我,就把我独自留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