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毛泽东点将—— 人民海军从无到有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省泰州白马庙乡宣告成立。 4个月后,一封北京中南海发来的电报交到了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张爱萍手中:“张爱萍、林遵……到中南海,毛泽东主席要接见你们。” 张爱萍是人们熟悉的我军高级将领,他1926年  相似文献   

2.
正1949年4月23日,华东海军司令部在泰州市郊白马庙宣告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在南京笆斗山江面宣布起义的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中共秘密党员林遵任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三十四军政委赵启民任副政委。这一天,是中国人民海军诞生的纪念日。其实,早在1940年11月,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代总指挥陈毅、政委胡服(刘少奇)就把组建新四军海防部队  相似文献   

3.
毛冀 《世纪风采》2010,(5):35-36
1949年4月23日,张爱萍将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乡宣告人民海军成立,同时宣告南自己担任第一支人民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  相似文献   

4.
龚菲 《党的建设》2009,(8):60-60
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张爱萍在江苏省泰州市的江苏牧医学院白马校区内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前身——华东军区海军成立。人民海军从此诞生。  相似文献   

5.
1949年4月,张爱萍领命组建新中国第一支人民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在组建过程中,张爱萍把毛泽东思想的建军原则运用于海军建设,从建立海军组织机构入手,把加强领导力量作为创建人民海军的关键;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人民海军的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性质;重视军队技术人才的培养,把人的建设摆在人民海军建设的首要地位;立足现实,自力更生,重视军队物资装备建设;文武并用,重视文化建设在人民海军建设中的作用。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建立起一支具有较强战斗能力的海军部队,充分实践了我们党的建军思想。  相似文献   

6.
1949年4月,张爱萍领命组建新中国第一支人民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在组建过程中,张爱萍把毛泽东思想的建军原则运用于海军建设,从建立海军组织机构入手,把加强领导力量作为创建人民海军的关键;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人民海军的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性质;重视军队技术人才的培养,把人的建设摆在人民海军建设的首要地位;立足现实,自力更生,重视军队物资装备建设;文武并用,重视文化建设在人民海军建设中的作用。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建立起一支具有较强战斗能力的海军部队,充分实践了我们党的建军思想。  相似文献   

7.
林遵是原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司令.1949年4月23日,在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的隆隆炮声中,林遵率海防第二舰队所属的25艘舰艇1 200多名国民党军官兵,在南京东北的笆斗山江面起义,为南京的解放立了大功.  相似文献   

8.
1974年的收复西沙群岛之战,是中国人民海军辉煌的一页。中国人民海军击沉了敌舰"怒涛号",其舰长阮文达也被击毙。而"怒涛号"和当年为中国执行收复西沙任务的"永兴舰"竟是"姐妹舰"。1946年7月,国民党政府组建"前进舰队",任命林遵上校为总指  相似文献   

9.
杜玉臻 《湘潮》2010,(6):11-16
<正>统帅"钦点","旱鸭子"出任海军司令员1949且4月23日,中央军委命令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张爱萍在江苏泰州组建华东军区海军。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撤逃台湾前,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命令将舰船“搬空、运光、炸毁”,给共产党留下“一堆废铁”。1949年4月人民海军初建,张爱萍直接面对的问题是:这些舰船还能不能修好?怎样修好?什么时候才能修好?他一边召开党委会研究办法,一边与原国民党海军人员座谈、交流,征求他们的意见。正在张爱萍苦无良策时,原在国民党海军内做过地下工作的金声走进了他的办公室,说:“解决舰船修理和装备问题,有一个人离不了。”张爱萍眼睛一亮:“什么人?坐下,赶快说。”金声介绍说:这个人叫曾国晟,原是国民党海军技术署少将署长。他早年留学日本,学的是造船专…  相似文献   

11.
翁树杰 《党史文汇》2000,(10):12-16
暂时按兵不动 1949年2月25日,国民党海军中最大的军舰--重庆号巡洋舰,在舰长邓兆祥的主持下,于上海吴淞口宣布起义.这个消息传到了海防第二舰队,少将司令林遵又是喜来又是忧.  相似文献   

12.
公元1949年4月27口,7时。 南京东北笆斗山江面。 雄壮的军乐声中,25面庄严的红旗在朝霞中冉冉升起,迎风招展。9艘军舰、16艘炮艇列成纵队,劈浪前进,浩浩荡荡驶到下关,各自靠上指定的码头。在解放大军压境的形势逼迫和推动下,在国民党海军内部矛盾的激化下,又经过中共地下党组织较长时间的直接策动,国民党海防第二舰队在司令员,海军少将林遵的率领下,投人人民的怀抱。  相似文献   

13.
汪世喜 《党史文汇》2008,(12):35-37
作为从战争年代过来的起义水兵,笔者经受过张爱萍将军人格魅力的感召,进而走上革命的道路。本文拟从我个人的视野,记叙张爱萍将军的一些往事,以纪念这位将军逝世五周年。(一)1949年4月23日,我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在苏北泰州白马庙成立。海军——我人民解放军又一个新的军种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14.
张爱萍创建华东海军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殿卿 《湘潮》2004,(1):20-25
1994年3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云集长江北岸,渡江战役爆发在即。从苏联养伤回国不久的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张爱萍完全清楚,解放战争已近尾声,饱经战乱之苦的中华民族将获得和平与安宁。他为此兴奋不已,不顾自己重伤初愈,与司机轮换开车,风驰电掣赶到渡江战役总前委驻地蚌埠。他决意要参加这最后挖取敌人心脏、埋葬蒋家王朝的关键一战。 张爱萍没有如愿。华东军区司令员兼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交给他的是另一项任务:主持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海军。历史证明,张爱萍无须为没能参加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渡江战役而遗憾。在人民海军历史第一页上,他留下了许多流芳后世的佳话和诗篇。  相似文献   

15.
张爱萍是开国上将。他戎马一生,百战疆场,曾经参加创建人民海军,第一次指挥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胜利解放一江山岛,亲自指挥并领导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试验及"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创建了我党我军建章立制的"五十六个第一"等辉煌业绩。张爱萍还有"儒将"的雅号,在军中获得了"马上诗人"的称号,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他的诗词既是他人格魅力和领导风格的鲜明写照,也是他人生革命征程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6.
慕安 《党史博采》2007,(9):7-11
林遵(1905—1979),福建福州人。1924年入烟台海军学校学习。1929年考入英国皇家海军学院,1934年毕业回国。任国民党海军枪炮员、航海官、副舰长。1937年赴德国学习海军潜艇技术。1939年回国,任国民党海军永绥军舰代副舰长,第5游击布雷大队大队长,国防部研究院研究员,参谋总长办公室海军参谋。1945年后任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馆海军武官,国民党海军海防第2舰队司令。1949年4月23日率海防第2舰队起义。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第一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教授会主任,海军学院副院长,东海舰队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相似文献   

17.
1949年4月23日,这是一个承载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占领南京;这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宣告成立。也是这一天,原图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司令林遵少将率所属25艘舰艇和1271名官兵,在南京东北笆斗山江面起义,震惊了国内外,毛泽东致电称赞此次起义为“南京江面上的壮举”。  相似文献   

18.
四十五年情, 友谊胜纯金. 鹤发今欢聚, 罕古感世人. 这是1994年4月23日,张爱萍在原华东军区海军文工团部分在京老同志自愿集会,纪念华东海军及其文工团成立45周年的会议上吟咏的一首诗."友谊胜纯金",说得多好啊!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张爱萍与战友、同志,风雨同舟,同甘苦,共患难,结下了深情厚谊;与许多爱国侨胞,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与胡耀邦、陈毅、肖克等人的诗交,就是一个生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正>1946年7月,"太平"、"太康"、"永顺"、"永宁"、"永腾"、"永泰"、"永兴"、"永定"等8艘舰只由美国远航回国。略事休整后,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选定排水、吨位最大,装备最新式的太平舰为旗舰,与永兴舰(扫雷舰),"中建"、"中业"两艘坦克登陆舰组成收复南沙和西沙舰队。海军上校林遵被任命为进驻西沙、南沙群岛舰队指挥官,兼管进驻南沙工作;海军上校姚汝钰辅之,兼管进驻西沙工作。海军总司令部的参谋张居烈参与海军进驻南沙、西沙群  相似文献   

20.
正林遵,字遵之,1905年出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的一个海军世家,系林则徐裔孙。1924年考入烟台海军学校,1928年毕业后到南京鱼雷枪炮训练班实习。1929年被选派入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深造。1934年毕业回国后,供职于海军。1937年赴德国学习潜艇技术,并任国民政府驻德海军联络官。1939年回国后任职于海军等,参加抗日战争。1945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馆海军副武官。1946年底率舰队到西沙群岛、南沙群岛树立象征国家主权的石碑。1948年初任国民党海军海防第二舰队少将司令。1949年4月率舰队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9月,参加新政协,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