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西南实业大厦于1945年初建成,是一座新式建筑,由西南实业协会发起建立。该大厦位于重庆白象街十五号附一号(白象街是重庆晚清、民国时期最繁华的金融老街之一),地处望龙门江干,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大厦建成后,成为西南实业协会的办公场所、"星五聚餐会"的固定活动场所,以及接待海内外知名团体和社会各界集会的重要场所。在抗战时期,西南实业大厦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容小觑。如今,西南实业大厦已经不复存在,甚至旧址的具体位置也  相似文献   

2.
《红岩春秋》2008,(6):87-87
传说,位于重庆渝中区的白象街得名于街上有个白象池。不过,早在清乾隆年间,白象池就被废弃,只留下了街名。又传说,白象街有一尊汉白玉雕塑的石象,恰好和南岸玄坛庙一对青石狮相对,形成了“青狮白象锁大江”之势,既锁住了重庆的财运,也保佑了重庆风调雨顺。  相似文献   

3.
简奕 《当代党员》2021,(6):28-30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系统传入中国。除了各种进步报刊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外,大量被翻译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中国人民特别是先进知识分子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起到重要作用。1921年下半年至1922年下半年,重庆迎来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先后在重庆活动的恽代英、萧楚女等人正是这一热潮的推动者。他们与本地涌现出来的《友声》、《新蜀报》等进步刊物和进步社团一起.  相似文献   

4.
简奕 《红岩春秋》2020,(5):10-15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系统传入中国。除了各种进步报刊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外,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被翻译出版,对中国人民特别是先进知识分子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起到重要作用。1921年下半年至1922年下半年,重庆迎来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热潮阶段。先后在重庆活动的恽代英、萧楚女等人正是这一热潮的推动者。他们与本地涌现出来的《友声》《新蜀报》等进步刊物和进步社团相结合,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正鲜英,1885年出生在川北西充县太平场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光绪末年,考入成都弁目学堂,与后来成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刘湘、杨森等都是同窗。20世纪20年代,鲜英在刘湘部下先后担任师参谋长、总司令部行营参谋、重庆铜元局局长、陆军第十师师长等职。五四运动后,鲜英与罗纬等人创办《新蜀报》,先后聘请了早期共产党人恽代英、萧楚女、陈毅等主持笔政,把新思想、新文化导入四川,鲜英自己在思想上也受到很大影响。1935  相似文献   

6.
<正>萧楚女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宣传家、青年运动领导人。他于1922年入党,先后任《新蜀报》主编、《中国青年》编辑、《中州评论》主编,1926年初来到广州,先后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农讲所、黄埔军校任职,1927年  相似文献   

7.
1945年8月,毛泽东主席以弥天大勇飞抵重庆,与蒋介石进行面对面的政治斗争。为争取民主人士和中间势力的同情、支持,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会见了一大批在渝民主党派领袖和社会贤达,其中就有张恨水先生。 张恨水是著名作家,他的小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抗战爆发后,张恨水辗转来到重庆,投身报业,成为《新民报》主笔和负责人之一。《新民报》  相似文献   

8.
1945年8月底,毛泽东以弥天大勇飞抵重庆,与蒋介石国民党进行面对面的政治斗争.张恨水是著名的作家,他写的《啼笑姻缘》、《春明外史》、《八十一梦》等现实主义小说,揭露社会丑恶,讽刺达官权贵,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抗战爆发后,张恨水辗转来到重庆,投身报业工作,成为《新民报》主笔和负责人之一.《新民  相似文献   

9.
一、民国初年的江西新闻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临时政府成立不久,随即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之自由”.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江西各地陆续创办了一批新的革命的报刊,一些分属于社会各个阶层的报刊也办了一些,主要集中在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昌和港埠九江、赣南重镇赣州等地.这段时间报刊总的发展情况,以1913年8月18日江西讨袁军失败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虽然有一些是依附于军阀、政客、封建势力,但总的说来,革命派的报纸无论是数量还是声势均占了绝对优势.这一时期光是在南昌创办的报刊就有22种,主要有《晨钟报》、《大江报》、《新闻讯报》、《和平报》、《正义报》等.《大江报》社址在南昌荆波苑,为日报,对开8版.该报创办于辛亥革命前夜.后随形势发展,愈来愈表现出革命倾向.1912年4月,袁世凯  相似文献   

10.
1945年10月末或11月初,国民党军第一次侵占营口市前,营口市创办过《群报》,大约共出报两月余,系日刊、铅印、四开四版小报。社址在原“小车行”东菜市街国民党办的《渤海民报》旧址,即现在的市委大院西边墙内。当时,我是个刚参加工作的中学生,对政治接收《渤海民报》的过程,党的领导层研究创办新报的决策和全面部署,都不可能清楚了解,事后也未询问过。我这里仅就个人直接参与过程作一回  相似文献   

11.
和平路     
<正>和平路原为伍福宫街、金鱼塘街、走马街、培德堂街,1945年合并更名。和平路修建始于1943年4月,历时近一年完工,因受通远门城墙阻挡,道路从较场口修到金汤街为止。1946年11月,重庆市政当局在紧邻通远门城门处打穿岩石,修建双孔隧道。1947年7月18日,和平路隧道贯通。此后,城内较场口与城外中干道连接,老城与新城区的交通得到很大改善。民国时期,康心如公馆位于和平路83号,时称"康庐"。康心如是重庆著名金融家、实业家,曾任美丰银行总经理、重庆银行公会主席、重庆市参议会议长等职。此外,国民党重庆市党部位于和平路临近较场口处,德国领事馆也设在和平路。和平路临长江一侧有下回水沟、管家巷、至圣宫等街巷,另一侧有新民  相似文献   

12.
备受瞩目的《八人漫画联展》 在跌宕起伏的大后方抗战漫画运动中,1945年3、4月在重庆举行的《八人漫画联展》,是一次备受社会关注,民众欢迎,以及在中国现代文艺史上影响深远的展览。  相似文献   

13.
《红岩春秋》2014,(4):71
正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是以《重庆日报》为龙头,多媒体、多平台、多元化发展的大型综合性传媒集团,旗下拥有《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重庆法制报》、《都市热报》、《今日重庆》、《红岩春秋》、《新女报》、《健康人报》、《渝州服务导报》、《三峡都市报》、《巴渝都市报》、《武陵都市报》和华龙网、大渝网、重庆日报网、重庆晨网、重庆晚报第一眼网等34家报刊网以及各媒体官方微博、微信、手机报、移动客户端等多家综合性发布平台。各报刊网和平台享有的版权内容均仅限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系列媒体上作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17,(4)
<正>《东北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创办的第一张地区报纸。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东北日报》经历了整个解放战争时期,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1945年11月1日,《东北日报》在山海关创刊,先后随军在沈阳、本溪、海龙、长春等地出版。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同年5月28日报社迁到哈尔滨。1946年12月18日,《东北日报》启用了毛泽东题  相似文献   

15.
《先锋队》2005,(6)
《蜜蜂华报》1822年9月在澳门创办,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份外文报纸,周刊,为葡萄牙文。《申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1949年5月终刊,这是旧中国历史最长的一家中文日报。《昭文新报》1873年在湖北武汉创刊,初为五日刊,后改为日刊,不久停刊,被认为这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日报。《游戏报》1897年创刊于上海,这是中国最早的小报。《消闲报》1897年创刊于上海,这是中国最早辟副刊的报纸。《萃报》1897年创刊于上海,这是中国最早的周刊。《女学报》1898年7月24日创刊于上海,这是中国近代创办的第一份女报。《北清烟报》1906年创刊于天津,这是中…  相似文献   

16.
崔鹤同 《求贤》2006,(9):25-25
1902年2月5日的《伯尔尼城市报》有这样一则启事:“阿尔伯特&#183;爱因斯坦,愿私自为大学生或中学生彻底讲授数学和物理学。本人持有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教师资格证书,住正义街32号一楼。试听免费。”  相似文献   

17.
《盖平报》是中共盖平县委的机关报,筹办时期叫政治处机关报。(因当时党组织未公开,县委对外称政治处,故叫政治处机关报)创办于1946年2月,停刊于1946年3月底。《盖平报》为时虽短,但在当时,对党领导全县工作,发动群众,深入开展反奸清  相似文献   

18.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毛泽东主席应蒋介石委员长的邀请,来到重庆参加举世闻名的重庆谈判。赴重庆毛主席的老朋友——国民党元老、诗人柳亚子先生高兴地去拜访他。见面之后,免不得要谈论诗词问题,并索阅近作。毛泽东说:战争时期无暇写诗。只抄录一首1936年2月的旧作《沁园春·雪》,交付柳亚子,并嘱咐千万不可发表。  相似文献   

19.
正王朴,生于1921年,重庆江北县人。在复旦大学新闻系求学时即参与党领导的进步刊物《中国学生导报》的工作,承担办报经费,成为活动骨干。194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2月,任中共江北县特支委员,9月任中共重庆北区工委宣传委员兼管统战工作。1948年4月27日被捕,次年10月28日牺牲于大坪刑场。烈士生前,曾创办莲华中学,学校位于今重庆市北碚区复兴镇。它的创办,得从中共中央南方局青年组的一次任务安排说起。  相似文献   

20.
正《红色中华》报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它在中央苏区发行量最大,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强。毛泽东为《红色中华》报的创办、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为《红色中华》的创办积极筹措1931年11月7日,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为了宣传大会的召开情况,扩大影响,红色中华通讯社于大会召开的当天成立。会后,根据新成立的中华苏维埃政府的工作需要,《红色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