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在吸收人类政治文明当然也包括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有着历史的承接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立在不同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迄今为此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上的,它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又有着本质的区别性。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标志,我们要对以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进行深刻反思,通过改革和创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殊形态的最新把握。时空转换、技术革新和语境变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科学依据;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实践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相结合的逻辑原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逻辑依据。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提出的"四个如何认识"是我党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三个代表"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不断创新和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道路,但没有解决好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及执政党自身建设问题;二战后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和改良,使其获得了继续发展;全球化同时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社会主义国家怎样管理本国的资本主义、怎样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如何有效遏制腐败是改革开放中的重要课题;21世纪的社会主义形态将更加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为开辟世界社会主义新纪元注入了强大活力.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的历史定位做了科学的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走向世界舞台,为人类做更大贡献的时代。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透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应该从三个层次上分析问题。从社会基本制度、社会发展方向和道路层次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有着根本区别;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层次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一定的联系;从影响层次上看,资本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产生一定的风险和危机。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造就的"中国奇迹",改变了中国以及中华民族的面貌,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主要有: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问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人类文明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开辟了社会主义在21世纪发展的新天地;彰显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7.
民主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指导思想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搞多元化,而民主社会主义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其理论渊源之一,主张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政治建设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对多党轮流执政,而民主社会主义则认为共产党执政为"极权主义",主张多党轮流执政;经济建设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民主社会主义则主张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在其内部进行改良。三大根本分歧决定了中国不能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8.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都落后于资本主义社会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国家,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推进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理论成果。对于现实世界无产阶级的最终解放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置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这一理论背景之下,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意义,从而加深我们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科学社会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150多年了,在15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既有凯歌行进的辉煌,也有迂回曲折的悲歌.特别是20世纪末的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使许多人动摇了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大旗能扛多久的问题,少数"精英分子"甚至认为社会主义的出现是历史的误会,是历史走入歧途的结果,苏东剧变意味着社会主义历史的终结等等,大肆诬蔑、诋毁社会主义.那么社会主义的兴起究竟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的误会?社会主义道路究竟是人间正道还是"历史歧途"?苏东剧变究竟是社会主义的曲折还是社会主义的"终结"?中国社会主义究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这些问题是困绕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今天,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是对传统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根本性超越,这种"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与西方传统工业文明发展道路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生态文明作为衡量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彰显了该道路的创造性和人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对传统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根本性超越,是对人民未来利益发展的根本维护,是人类实现真正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目的是使中国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现代化。这条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它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有别于西方的发展模式,为社会主义国家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同时还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从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展现了社会主义无限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民主,一种是资本主义民主,一种是社会主义民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组成部分.为了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点以及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根本区别,就必须正确认识两种不同类型的民主一、民主的内涵;二、资本主义民主的不同形式;三、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四、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五、我国为什么不能搞西方式的民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一脉相承,具有制度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制度的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超越,具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西方社会民主主义制度的借鉴与克服,具有制度的革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征彰显了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4.
革命型生态社会主义的重要代表乔尔·科威尔从展现人类面临的灾难性境况破题,以批判自然的敌人和人类的刽子手资本为逻辑起点,对资本的反生态本质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癌性增长进行了理论批判,得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制正在历史性地走向崩溃”的结论,从而奠定了建构生态社会主义这一绿色乌托邦的理论基础。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今天,始终以实现人民民主为己任。中国共产党通过长期探索和奋斗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也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分析这一制度在中国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它的特点、优点及其发展前景,有助于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并为丰富人类政治文明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理论上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航员”,为现代化建设注入了雄厚动力,建立了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化制度;从历史脉络上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经历了一个让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过程,通过持续的鼎新革故缔造出解决人类现代化难题的“中国方案”,丰富并发展了人类现代化建设的内涵;从实践经验上说,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锚定发展方向,坚持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激发引领力,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是当前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点任务。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需要领会和掌握"三"、"五"、"一",即概念的三个关键词、整体框架的五个部分、全党的一个"武装"。概念的三个关键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框架的五个部分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主题,以人民为中心和为人民谋幸福的核心理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历史使命,确定方位、破解难题、唱响中国的内在逻辑,以党的领导和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基本方略;做到全党、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党员用这一个"新思想"武装起来。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民主思想作为超越资本主义民主的、人类更高的民主理想和民主追求,是以往民主思想精华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在民主理论发展史上处于重要地位。它不仅有利于我们认识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悬设了根本价值目标和价值定向,对它的研究和认识水平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上,陈独秀认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必须选择社会主义;不懂得资本主义,就不会懂得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今后必走的路;中国应在经济上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准备物质基础。他的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制度观的构建蕴含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逻辑中,法国大革命"新时态"与德国政制现实"鸿沟"使马克思拷问社会制度现实,从"劳动异化"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以"政治经济学批判"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胜利之真理。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制度观中,"制度"为"一体两面",既揭示了社会制度本质,又阐释了资本主义制度"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这为东方社会主义跨越"卡夫丁峡谷"提供深刻指导,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当代政治哲学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