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舒云 《党史博览》2005,(8):11-16
在八路军总部,破袭日军交通线,为众多八路军将领的一致意见1940年5月,日军发动枣(阳)宜(昌)战役,6月12日攻占宜昌,扼住入川的咽喉。同时派几百架飞机轰炸重庆,投下2000多吨炸弹,并扬言进攻重庆、昆明、西安日军除了用武力逼蒋介石就范,还对蒋进行诱降。蒋介石呢,也准备同坂垣征  相似文献   

2.
正1940年5月26日,日军派轰炸机109架在3架侦察机指引下轰炸重庆,中国空军起飞10架战斗机升空拦截。这是一场力量极为悬殊的空战。当蒋介石得知空战结果——我军击落敌机1架、击伤敌机多架的消息后,十分高兴,马上指示驻防重庆的中国空军第一路司令毛邦初,予以这位击落敌机的空中勇士记大功1次,并要亲自接见。这位空中勇士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中国空军"驱逐之王"的高又新。未毕业即升空作战高又新出生于1916年,辽宁锦县(今凌海市)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家逃往天  相似文献   

3.
梁建昆 《湘潮》2006,(6):56-56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发表广播演说,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当天,蒋介石以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的名义,致电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要其派代表到江西玉山洽降。17日蒋介石又复电冈村宁次,将日军洽降地由江西玉山变更为湖南芷江。蒋介石为何改变洽降地点呢?原来,正当重庆方面为赴玉山洽降繁忙之时,一些高层人士对把洽降地点放在玉山提出了异议,认为把洽降地点放在玉山不利于洽降。因为玉山处于敌占领区,大部分日军还很顽固、傲慢,不服输。如果在日军占领区内进行洽降,不利于洽降安全、顺利进行,也不利于在心理上给降…  相似文献   

4.
历史行进到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表示接受美、英、中三国的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广播天皇的“结束战争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终于迎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为了中国的和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飞赴重庆,与蒋介石共商和平建国大计。 身入虎穴 1945年8月10日晚,当蒋介石得悉日本发出乞降照会的消息后,立即指示其陆军总司令何应钦,要他命令日军驻华最高指挥官“维持现状”,“除按指定之军事长官的命令之外,不得向任何人投降缴  相似文献   

5.
张瑾  龙海 《红岩春秋》2006,(3):24-25
重庆有史以来的一次大移民浪潮伴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而迅速发酵,战区的人们携家带口远赴重庆,特别是“下江人”群体在重庆的确立,对重庆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重庆为西南重镇,扼守着进出四川的咽喉,在国防地位和自然经济条件上,对于抗战前途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蒋介石在1935年就指出:“四川在天时地利人文方面,实不愧为中国的首省,天然是复兴民族最好的根据地。”而重庆正是四川工商业最发达,并且在模仿沿海现代化城镇建设方面最成功的内陆城市。在川政收归国民政府统辖后,国民政府又大力投资于四川的开发建设,四川的交通状况和经济环境大为改观。战时迁都重庆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发生后,日军分别在华北战场、华东战场向中国腹地进攻。战事急转直下,到上海沦陷时,中国已有三分一的领士陷于日本侵略军铁蹄之下,华中、华北的日军对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形成了一个半包围状态。国民政府于10月29日在南京召开国防最高会议,决策全局退却的部署。会议接受蒋介石的提议,决定国民政府迁渝,远离战区。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宣布迁都重庆。国民政府迁都的决定,立即掀起了沿海大小工矿企业和无数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向四川、...  相似文献   

6.
一、群英荟萃江城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于是,武汉成为南京到重庆重要.决定迁都的第二天,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历史人物蒋介石一生中有两次演说被视为经典之作:一是1937年7月17日的庐山抗战演说;二是1945年8月15日的重庆抗战胜利演说。两个演说皆与抗战有关。蒋介石的抗战角色随着国民党正面战场史实在中国大陆逐步获得平反,作为国民党领袖,蒋介石的抗战角色是否也将难以回避?或者进一步说,蒋介石作为全中国抗战领袖此一事实是否终获确立?由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1937年7月的全面抗战刚好10年,这是蒋介石逐步巩固权势的时期,中国国运依旧坎坷,内有大规模的“中原大战”以及共产党革命,外则是日军持续对中国鲸吞蚕食。无怪东京大本营(…  相似文献   

8.
1945年3月,由何应钦指挥的青年远征军,在腾冲消灭了日军一个师团,击毙了一个日军师团长。远征军一名战士,将日酋首级割下,抹了一斤食盐,袋装回滇,展示于大街上,让昆明的老百姓,欣喜若狂,鸣放了整整一天的鞭炮。我情不自禁地将这件事情写成通讯,寄给了重庆一家报纸发表。谁料到这件小事引起何  相似文献   

9.
1943年10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由毛泽东撰写的社论,透露了林彪到重庆与蒋介石会谈的消息.这件事的内幕,因为其影响甚小,所以至今知道的人也不多.蒋介石的本意,不是会见林彪,而是会见毛泽东.早在1938年12月6日,蒋介石在广西桂林约见周恩来时,就曾提出“约毛泽东会谈”.1942年8月14日,蒋介石在重庆再次约见周恩来,突然旧话重提.他说,国内问题要弄好,敌人不足惧,问题在国内,想在兰州转西安时,在西安同毛泽东谈谈问题.周恩来与蒋介石会见后,立即将会见情况和蒋要见毛之意电告毛泽东,并果断地建议“毛不 见蒋”.那么对蒋介石的邀请如何作答呢?周恩来提出了三种设想:第一,以林彪代毛泽东同蒋会面;第二,以朱德代毛泽东见  相似文献   

10.
重庆谈判入虎穴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从14日至23日不到10天的时间里,远在重庆的蒋介石接连向毛泽东发出了三份电报,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家大计”。24日,毛泽东复电蒋介石,表示愿意与他会见,共商和平大计。2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对时局问题的宣言》,确定了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全党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1949年11月14日,蒋介石由台北飞至重庆,12月10日由成都飞往台北。这是他在大陆的最后26天。蒋介石到达重庆时,第二野战军发起西南战役已经14天。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一块比较完整的据点西南四省——四川、贵州、云南、西康行将不保。此时,他到四川是抱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态,指挥西南的国民党军对解放军负隅顽抗,妄图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伺机反扑。  相似文献   

12.
夏明星  张玮  王学军 《湘潮》2012,(9):49-49
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大战一开始,就打出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减轻了当时日军对蒋介石的压力,在客观上起了援助蒋介石的作用。因此,在9月4日,蒋介石发出嘉奖八路军百团大战致朱德和彭德怀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  相似文献   

13.
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1月30日3000年重庆历史中,可圈可点的故事不少,但1949年11月30日发生的事,意义非同寻常。这天,陈锡联率领二野三兵团机关进入重庆城区,张霖之、曹荻秋也在十多名警卫战士的护卫下,由綦江抵达重庆,入住范庄。至此,重庆解放后首届重庆领导核心全部到位,陈锡联任市委第一书记,张霖之和曹荻秋分任市委第二书记和第三书记。就在这天凌晨,在白市驿机场苦守一夜的蒋介石夫妇接到南温泉防线溃破的消息,仓皇  相似文献   

14.
刘向上 《党史纵横》2009,(11):62-64
重庆大轰炸是指中国抗战期间,从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军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的战略轰炸。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期间日军对重庆实施轰炸两百余次,出动9000多架次飞机,投弹11,500枚以上。  相似文献   

15.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朝鲜南北发生战争的消息,对于已被杜鲁门冷落的蒋介石来说,无疑是一个意外的“喜讯”。蒋介石还三次向美国提出派遣3.3万精锐国民党军队参加赴朝鲜半岛参战的建议。但是令蒋介石沮丧的是,美国政府并未接受蒋介石的建议。蒋介石缘何三次提出出兵赴朝参战,而美国政府又缘何拒绝了蒋介石的这一建议?这其中隐藏着什么历史玄机呢?朝鲜半岛燃起战火,蒋介石喜出望外1950年6月25日的清晨,蒋介石和往常一样,洗漱后开始吃早饭。此时,蒋…  相似文献   

16.
迟到的受降     
众所周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但是,有一支日军部队却迟至12月底才投降。 原来,因蒋介石于8月11日电令冈村宁次,要他忠于职守作好防御准备,“如有共军占领,日军应  相似文献   

17.
1940年5月16日晚,日军汉口广播电台突然中止正常广播,插播一则惊人消息: 大日本皇军第三十九师团在本日“扫荡”湖北宜城沟沿的作战中,向敌三十三集团军总部发动了决定性打击井将其消灭,在遗尸中发现了支那大将张自忠总司令等多人。 18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致电蒋介石,证实张自忠确于16日战死。抗战以来,以上将衔集团  相似文献   

18.
(一)1942年1月5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兰州航空检查所,用电话向国民党军统局西北特区少将区长程一鸣紧急报告:“有一架来自苏联的运输机已在兰州机场降落,上面载有一批苏联人员,另有一名中国军人,他是第十八集团军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程一鸣立即将这个重要消息密报重庆的蒋介石,请求如何处理。蒋介石下令:“你必须很好接待林彪,并妥善护送他回到延安。”  相似文献   

19.
孔令波 《世纪桥》2012,(24):25-29
参加抗日战争,白山黑水驱日寇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期蓄谋和准备,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推行不抵抗政策,近30万的东北军和警察大都退入关内或投降敌人。致使日军在四个月零十八天里,占领东三省。值此国破家亡之际,是抗日救国还是甘当亡国奴,每个国人必须做出选择!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到莫斯科,正在国际列宁学院学习的周保中,义愤填膺,一心救国,多次向组织提出回国抗日,由于他态度坚决终得批准。  相似文献   

20.
正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占领南京,英美帝国主义军舰公然炮轰南京城,屠杀举行庆祝集会的市民。消息传到重庆。在中共重庆地委的领导下,各界群众数万人于3月31日在渝中区打枪坝举行了"重庆各界反对英美炮轰南京市民大会"。受蒋介石的指使,军阀刘湘、王陵基等趁机镇压,当场打死137人,打伤千余人,史称三三一惨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