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邓小平讲过一句名言:听过枪声和没有听过枪声的军人就是不一样。我觉得,与此类似,一个地方实地看过,还是没有看过,也是不一样的。这次到重庆的实地参观考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重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对重庆经验也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也促使我进行了一些新的思考。我想从"硬件"和"软件"两个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抗战八年是在四川度过的,所以常说"四川是我的第二故乡",终生难忘四川这方热土与人民对我的养育之恩。但是去年4月到重庆寻访自己昔时曾经流浪与栖息的旧址,当地的朋友却纠正了我以前的说法。他们指出:"你当时的活动范围,如读中学时的江津,当兵时的铜梁,现今都属于重庆,所以重庆才是你的第二故乡。"好在历史是连续的,无论怎么变化,四川与重庆都是连接在一起的,都是我心中永远难以磨灭的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3.
正1970年,北京军区24军70师82毫米无后坐力炮二炮手冯建新并不知道,伺候火炮练就的一手调焦测距功夫,十几年后还会派上用场。二炮手冯建新从小根正苗红,父母都是曾参加过刘邓大军的老军人。1970年,他从重庆建设中学(今重庆市66中学)参军,直到1995年转业回到重庆,他的军旅生涯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没当过炮手的琴手不是好摄影家。"炮手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65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属于我  相似文献   

4.
正"我和老伴夏天到桐梓避暑已经有10个年头了,以前是自己开车去,现在高铁开通了,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到达。"5月23日,重庆游客刘晓生向记者介绍,他曾是一名英语教师,退休后,每年夏天都要到桐梓县避暑。闲暇之余,还会给当地的孩子们免费教"坝坝英语"。桐梓县平均海拔1100米,夏季平均气温23摄氏度左右,与重庆相比,气温差异相当明显。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正"没有法治的中国梦,终究只是一场海市蜃楼。"2013年初,廉政瞭望推出了一组反响强烈的策划报道——《重庆警察》。6年后,我还能一字不漏地记起策划导读的最后一句。这是当时杂志社领导,在我的初稿上修改的。关于策划《重庆警察》的缘起,我所知的背景是,那段时间,有关重庆官场和重庆警察的事总见诸报端。关于重庆警界为一些被错误处理的干警"平反"的报道,也拨动着看客的心弦。杂志社采编团队进行了讨论,又和多名纪检干部、警界人士等交流,大家把目光聚焦到重庆警察——3年多来,他们被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8月,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又到了一个追思和感恩的日子。三年前的清明节,我写过一篇短文《追思与怀想》,我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仍然活在我们的心里面,我们将永远活在他们的事业中!"这是我的真实感受。如今,邓小平还活在我们这座城市里。邓小平与重庆的缘份起于1918年到重庆读书,那年他15岁,第二年离开重庆赴欧洲求学。邓小平第二次到重庆是1949年12月,那年他45岁,  相似文献   

7.
正高中毕业离开一师七团中学校门不知不觉已经20多年了。最不能忘记的便是"雪莲花"文学社了。1987年我考入高中,自选进入文科班学习。那时教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庞莎斌。瘦瘦高高,据说当时在团里是一名榜上有名的文学青年。创作过小说,写过相声段子,发表过  相似文献   

8.
唐学锋 《红岩春秋》2022,(11):50-54
<正>1945年8月1日,“飞虎将军”陈纳德返美前,在重庆求精中学美军总部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抗战期间,他曾频繁出入中国战时首都重庆,但通过记者招待会与众人话别,还是第一次。回溯重庆大轰炸,陈纳德说:“1939年至1941年的3年间,我曾在重庆。当时,重庆为全世界遭受轰炸最烈的城市。我亲见房屋毁于烈焰,死伤塞途。  相似文献   

9.
《红岩春秋》2014,(8):29-29
正6月以来,重庆日报、重庆晨报组织了"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移民路"大型采访活动",在重庆和湖北屡掀热潮,影响全国。这是今年以来,两报最接地气、最受平民百姓认可的新闻策划和采访报道之一,是重庆新闻工作者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新作,是献给3200万父老乡亲和重庆直辖17周年的大礼。"湖广填四川"起于元末与明初的洪武大移民;到了清代前期,"湖广填四川"达到高潮,迄今已经600多年。这是一次先由政府主导,后成政府倡导与民间自发相结合的移民运动。到19世纪20年代,魏源作《湖广水利论》引用"湖广填四川"民谣,  相似文献   

10.
正我是1966年小学毕业进初中的,当时成绩不错,但家庭成分不好,父亲是右派,母亲是知识分子"臭老九""走资派",我成了"黑五类"的狗崽子,所以只能分配到民办中学——九江市湓浦中学。湓浦中学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湓浦公社街道创办和管理的民办中学,校址在南门口天主堂南,规模不大,只有初中部。有教工30余人,1966年学生达到最高峰,有八九百人。  相似文献   

11.
张书旂老师是我的恩师。我自幼喜爱美术,特别爱好花鸟画,对书旂老师的画,早在江苏省立宿迁中学读书的时候就非常崇拜。恨无机缘,从书旂老师学习。1936年高中毕业,我留在母校工作,1938年冬随江苏省立联合中学内迁至四川重庆。次年暑假,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系在重庆沙坪坝招生,当时张书旂老师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我终于有了报考的机会。我以  相似文献   

12.
黎余 《红岩春秋》2014,(6):46-49
正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的中共"五大",是党在大革命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82名代表中,出现了两位重庆籍四川代表的身影——李嘉仲和钟善辅。这也是四川党组织第一次有代表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李嘉仲:搏击在大革命洪流中李嘉仲,1899年出生于重庆北碚蔡家乡一个没落地主家庭。读中学时,他因参加反对封建军  相似文献   

13.
正20世纪80年代,重庆进行了一场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与此同时,重庆党政机构的设置和各级干部的选拔也同时推进。我曾经说过:"改革的突破在体制,改革的成败在人才。得才者胜,失才者败。"在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方面,重庆在综合改革试点中走出了一条路子。  相似文献   

14.
1946年,我在重庆三青团干校附中读书。这所学校的全称是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部学校附属中学。  相似文献   

15.
正我叫孟立新,是北京市太平桥中学的一名老师。小时候妈妈就告诉我,"有鲜艳五星红旗的地方,就一定有骄傲的中国人!"2009年11月26日,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太平桥中学初三·二班"真情汇心灵,绣出爱国情"主题班会正式开始了。这次班会,标志着历时半年多的"绣红旗"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达到了高潮。  相似文献   

16.
敬酒     
正前段时间,我接到采访任务,跟着张局长带领的检查组走访各乡镇。一天下午,检查组来到我的老家葫芦镇,镇长大明负责接待和汇报工作。大明是我中学同学,也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大明汇报完工作,张局长作了四点指示。大明认真记录,作为随行记者的我却一个字没写,因为已经  相似文献   

17.
1946年,我在重庆三青团干校附中读书。这所学校的全称是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部学校附属中学。  相似文献   

18.
正自北京奥运会以来,我第一次见到倒计时牌,是在安徽的毛坦厂中学。忘了是去年的哪一日,但不难推算:校园里所有的电子屏幕都在提示,"距离高考仅剩204天"。对我来说,毛坦厂中学真没什么稀奇的。我经历过的一切,它只是放大了一号而已。我们当时每天早晨五点起床集体跑步,然后是早自习,晚饭后还有两节  相似文献   

19.
正27岁时我到了红岩1945年12月在重庆红岩,我初次见到周副主席。当时是张友渔带我上山的。王炳南、龚澎还考了我的英文程度,让我翻译了一篇《新华日报》社论。我翻完后,他们看我还行,就把我留下了。周副主席问我的第一句话是:"你是跟龚澎在一起的吗?"我说:"不是,我比她小  相似文献   

20.
正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的雅泰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方式,每年组织公司流动党员给外地的"娘家"党支部写一封信,信里主要内容是"我是谁,我在哪里,我的情况",报告自己在外务工时的工作情况、思想状况以及联系方式,得到四川、重庆等地流动党员原籍党组织的高度肯定。不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