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与世长辞。这个传达不幸消息的电话是康克清妈妈接的。她没有一下子告诉爹爹,她知道爹爹和周恩来相知相识半个多世纪,感情很深,而且周恩来比爹爹年轻十多岁,怕一下子挑明了,爹爹经不住打击。到了第二天,离老帅向总理遗体告别还剩下一天时间,妈妈故意将话题转移到总理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的青少年时代,生活在周恩来伯伯、邓颖超妈妈身边,无忧无虑。当我们长大退休以后,回想起在西花厅的岁月,才感到多么的幸福和珍贵。2007年2月10日,西花厅的孩子们,第一次和健在的叔叔阿姨、周秉德兄弟姐妹们相聚在一起,缅怀周伯伯、邓妈妈。一首《你是这样的人》使我们热泪盈  相似文献   

3.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宁是中央苏区县之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建宁战斗、生活和实践过。周恩来时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他的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2月,金城出版社出版的《我的伯父伯母周恩来邓颖超》带着春天的温暖悄然问世,这是作者周秉德女士送给读者的春天礼物。周秉德女士是周恩来的长侄女、沈钧儒的长孙媳,她自12岁住进中南海,在周恩来身边生活了10余年,并在周恩来逝世后经常陪伴邓颖超。本书的唯一性和独特之处在于,作者的记述从12岁初见伯父伯母始,以亲人的独特视角,细腻翔实的笔触,饱含深情地回顾了周恩来、邓颖超工作生活的诸多细节。在作者眼中,他们是最亲爱的"伯伯和七妈",是慈祥长者。  相似文献   

5.
《先锋队》1997,(1)
庐山会议上的朱德朱德同志的女儿朱敏,在《文汇读书周报》撰文说:爹爹朱德在庐山时,住在“359”号别墅里,几乎每天都有部下来拜望他。有一天,广东省委书记陶铸来看爹爹。爹爹头一年在广东视察时,对陶铸在广东搞“大跃进”的过火行为大为不满。果然,现在广东人开...  相似文献   

6.
1950年,我(朱琦的夫人、朱德的儿媳妇赵力平)怀孕了。孩子降生之际,正好是抗美援朝的第三次战役结束,于是爹爹(朱德)给孙子起名"援朝"。10个月后,援朝被送到爷爷那里生活。一年后,我们的第二个孩子又出生了。此时,三八线附近已在为停战而谈判,虽然常常是谈谈打打,但和平前景可瞻,因此爹爹为他取名"和平"。和平刚8个月,也被送进了中南海。爹爹参加革命早早离家,养家糊口的担子全落在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长征时发生在土城战斗中的一幕。当土城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朱德提出亲自到前线指挥作战。毛泽东担忧朱老总的安全,思量再三,最后同意了意了,并和中央政治局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夹道为他壮行。情报有误,战斗陷入僵局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等协力配合,准备指挥仅剩的3万多红军在赤水地区北渡长江,在成都西南或西北建立新的根据地。此时,蒋介石已经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的最后岁月》再版序言李琦一年前,为纪念周恩来逝世20周年,安建设同志编辑了这本《周恩来的最后岁月》,其中精选了耳闻目睹“文化大革命”期间周恩来工作、生活、战斗情况的党政军高级干部、历史当事人、身边工作人员和学者写的文章,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周恩来...  相似文献   

9.
“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爹出门去躲账整七天,三十晚上还没回还。大婶子给了玉茭子面,我等我的爹爹回家过年。”一曲“北风吹”拉开了歌剧《白毛女》的序幕。1945年4月,歌剧《白毛女》在延安首次公演,演出盛况空前,观众中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等。该剧是中国新歌剧起步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信丰是一类革命老区[1]p812,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项英、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战斗和生活过,孕育了信丰革命精神,原中顾委委员李聚奎上将称誉信丰"革命火种不灭"[2]p2。  相似文献   

11.
1966年12月23日,我的妈妈、周恩来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原国务院副秘书长许明同志被反革命分子江青、陈伯达一伙迫害含冤逝世。20多年来,她的音容笑貌时时蒙现在我的脑际,感到她好象一直同我们生活在一起一样,她的革命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前  相似文献   

12.
《福建党史月刊》2012,(14):29-32
建宁地处闽赣边界、武夷山麓,全县辖4镇5乡、92个建制村、7个社区,总人口1495万,总面积1718平方公里。建宁是原中央苏区县。曾为闽赣省苏维埃政府和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总政治部驻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生活过。  相似文献   

13.
正朱德,1886年12月1日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早年曾担任过滇军的少将旅长,月薪2000块大洋,可谓生活无忧,前途无量。但是,他对这种安逸的生活感到非常迷茫。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追求中国广大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他选择抛弃高官厚禄。几经波折,朱德于1922年36岁时,在德国经张申府、周恩来介绍,光荣  相似文献   

14.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被软禁在湖北恩施的叶挺,得到了要转移重庆的通知。他对身边的正明、华明、扬眉三个孩子说:“到了重庆,你们就去找周伯伯。”三个孩子中,扬眉最小,又最聪明、能干,那一年她才11岁。1942年,扬眉到过曾家岩50号,她认得周恩来伯伯。 9月14日晚问10点钟,叶挺一行被押解到重  相似文献   

15.
1933年二三月间,周恩来、朱德指挥红一方面军实施黄陂和草鞋岗战斗①,歼灭陈诚指挥的国民党进剿军第一纵队主力,粉碎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凡涉及这次反围剿的论著,都认为上述两次战斗创造  相似文献   

16.
彭灏 《党史文苑》2010,(10):38-39
江西省宁都县是中央苏区时期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战争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主战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  相似文献   

17.
《广东党史》2010,(11):49-49
<正>周秉德在《我的伯父周恩来》一书中曾谈到,她的爸爸周恩寿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在有生之年没能回淮安老家看看,而其原因是"伯伯在时,伯伯不准"。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在蒋介石身边参与最高机密的智囊,他同时却与周恩来保持着密切的单线联系。蒋纬国称他为"潜伏在老总统身边时间最长、最危险的共谍";周恩来称赞他"要党员身份不要上将";朱德赞扬他"有奇功,功不可没";李克农称他为"隐形人"。  相似文献   

19.
今年1月8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30周年纪念日。回想当年伟人长逝,举世震惊,举国哀伤,我们全家更是沉浸在无限悲痛之中。因为我的父母都曾在周总理身边战斗工作多年,他们之间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和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我将当年看到、听到的一些事写出来,作为对伟人周恩来的纪念。  相似文献   

20.
在解放军档案馆珍品陈列展览中,保存着这样一份幸存档案。那是一份红军长征前夕在广昌保卫战时,由朱德、周恩来于1934年4月11日13时共同签署(朱德用名章,周恩来用英文签名)的《一方面军关于敌向我进攻之新计划及我之部署》,给林聂彭滕董朱①等第一、三、五军团领导的作战命令。当时正值蒋介石在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投入3个师又3个旅和1个锐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