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历次机构精简后都出现“回潮”“怪圈”现象,这是值得人们高度重视的问题。防止“回潮”现象,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下大气力,实施复合控制,巩固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2.
当人们对临近退休前大捞一把的“59岁”现象和处在仕途门坎边上急于“上台阶”的“39岁”现象不再陌生时,青年白领违法犯罪的“26岁”现象逐渐浮出水面,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青年白领违法犯罪在其手段、胆量、数额、后果等方面均毫不逊色于“59岁”一族及“39岁”一族,而且还存在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发展趋势。对这一新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将有助于如何更好地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后,国内出现了一种新的犯罪现象,人们称之为“黑社会势力犯罪”或“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这是我们的研究对象。 研究的方法和要素是划清两个界限:一是国内有组织犯罪与一般有组织犯罪的界限,二是国内的有组织犯罪与一般团伙犯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4.
自上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化”这一新的概念被频频使用,至近十几年来更是理论界乃至全社会使用频率极高的时尚词汇。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全球化”这一时髦词汇,又如浪潮般一浪高于一浪地冲击着全球,直逼发展中国家。正当世界各地的人们对如雨后春笋般的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投资、建厂、经营等活动或欣喜或无奈地逐渐接受时,“教育全球化”这一新鲜名词又不期而至。其来势之猛并不亚于“经济全球化”,对此世界各地的人们,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人们不得不冷静思考并加以探索和了解,本文亦想对教育全球化这一现象作一粗浅的探寻。一、何谓教育…  相似文献   

5.
“新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已经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密切关注。本文在论述“新”、“旧”经济涵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以增加人们对“新”、“旧”经济的认识,这对于研究“新经济”和正确认识“新经济”,确保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在一些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少数人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将某些收入不列入财务会计帐内或不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截留、挥霍甚至私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金库”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地方,“小金库”已发展为一种“群体行为”,虽屡经检查,“小金库”现象仍有增无减,甚至花样不断翻新,大有愈演愈烈之  相似文献   

7.
“娘炮”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然而争论各方的社会学视角仅局限于性别视角,忽略了年龄这一维度。以“幼态持续”这一人类独有的进化现象创新性解读“娘炮”现象,试图探索当今社会迷恋“青春”的真相。审美“低龄化”是现代化进程下年轻人的一种代偿心理,折射出剧烈社会变革中当代青年的真实生存状态以及矛盾交织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层面的系统性问题,而并非单一的性别与审美问题。幼态持续状态下人类是“永恒的儿童”,“返老还童”时代的人们应当如何正视自我,拥有什么样的生命观,值得进一步追问和思索。  相似文献   

8.
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对特定事物、现象有一定倾向性意见和情绪的总和”①。是对社会的事态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行为影响最直接也最有冲击力的一种“软性力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语言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出现国际关系研究的“语言转向”。这一学术转向的意义在于,它试图探索国际关系中的人和事件如何在语言的作用下被赋予含义,以及这种含义反过来如何影响并建构着国际关系“现实”。符号含义的不固定性、多层性和争议性,不仅挑战了国际关系“知识”中的话语霸权现象,而且提醒人们有必要对国际关系的不同“现实”进行理解,并说明国际政治不仅是竞争物质实力的领域,而且还是争夺话语含义的场所。  相似文献   

10.
王红 《理论前沿》2001,(24):21-22
(一)首先要弄清国家权力的取得形式和来源是什么权力现象从古至今的客观存在 ,说明人类社会需要权力 ,权力也是人类组织成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国家和法律的产生、存在与发展 ,本身就表征着权力的客观属性 ,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因此 ,权力也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而不断演化的文明形态之一。从人类社会自古至今权力现象的发展演变看 ,权力的取得形式和来源有多种多样 ,有所谓“神授权力”、“天授权力”、“君授权力”、“世袭权力” ,也有以篡位、政变、暴力、掠夺等方式取得权力 ,这是权力的非法治状态。近代以来 ,随…  相似文献   

11.
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现象已波及到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涉及到党内和各行各业,成为一种范围较广泛的“社会综合症”。怎样才能有效地治理这一“社会综合症”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案件质量,加强侦查工作力  相似文献   

12.
美国纽约的一位植物学家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对凶杀案件的过程有反应。帕克斯托博士利用现代科技再现了植物的这一奇特现象。每当凶杀案件发生的现场有植物存在时,这些植物会产生一种反应,记录下凶杀案件的全过程,成为一个不为人们所注意的“目击者”。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中国将继续致力于发展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将对我国社会引起结构性的变化,从而制约着人们的利益关系、人际关系,影响着人们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因而它必然对我国社会治安现象和刑事犯罪问题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与犯罪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观点看来是没有多大的争论了,无论是“同步论”、“代价论(亦‘阵痛论’)”、“反比例论”,或者“远近正负效应论”等,其实都是说经济发展状况与犯  相似文献   

14.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十几年来,在这一正确方针的指引下,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以宪法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国家政治经济活动和政府工作逐步走上法制轨道”(李鹏《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这无疑是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主要方面。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严重不足的地方。“当前一个突出问题是执法不严的现象比较普遍”(引文同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人们法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古城西安时,曾饶有兴致地游览了大雁塔。大雁塔屹立在著名的大慈恩寺,属于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返回后,该景区的门票征收方式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每个游客进寺院要买一张25元的门票,到了大雁塔下,欲登塔的游客还必须再付10元买票登塔,许多游客在进行了成本收益的比较后最终却步。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小门票”现象,人们可以在很多景区发现这种现象。“小门票”现象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但国家至今也未明令禁止,亦无明文规定,这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其背后的复杂性。以往人们总是通过法律或制度等角度来分析“小门票”现象,下…  相似文献   

16.
提起在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中起监督制约作用的纪检工作 ,一些人马上会联想起诸如“内部检察院”、“监督制约”、“整人(处理人)”等一系列相关词语 ,给纪检干部画一个“铁面无情”形象。但有相当一部分纪检干部很难做到“铁面无情 ,秉公办案”。不能秉公办案 ,违法乱纪的民警就得不到处理 ,这必然会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起消极作用。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二 :一是“婆子”干预。公安机关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在同级党委领导下进行工作 ,由于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还存在 ,在组织中就难免有“家长”说了算的现象 ,而这一现象的存在会直接影响纪检干…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文化热”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年代“文化热”研究综述宗胜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出现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伴随着经济、政治改革的要求,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个持续近十年的文化研讨热潮。对这一现象,人们一般称之为80年代的"文化热"。对80年代"文化热"这一现象进行的总体...  相似文献   

18.
在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竟然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这虽出人意料,但又有其制度因素、企业因素、农民工自身及支农政策等方面的原因。这一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分析这一现象,结果显示:转变政府职能、企业进行转型或转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农民工享受市民待遇是缓解“民工荒”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与大多数人一样,记者对纹身的最初认识,也是从电影、小说或市井无赖身上得到的。提起纹身,总让人联想起“黑社会”、“青红帮”、“流氓”、“罪恶”等。据说,这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社会现象,如今又在悄然蔓延。为何有这么多人趋之若鹜?他们究竟持何心态?纹身这一现象又有哪些影响?……记者就此开始了艰难的采访,并搜集到一些有关文字和图片。透过层层神秘的面纱,记者终于发现了自己的孤陋寡闻:纹身,怎一个“黑”字了得!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 80年代尤其是 90年代以来 ,大众文化以其强烈的现世价值取向和入世渗透能力 ,广泛地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情感、习惯、行为方式和审美情趣。 80年代初至今以来大众文化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伴随着这一表层文化现象的 ,是底层人们的思想所发生的重大变化 ,是人们的自主意识的逐渐觉醒。一、 80年代的大众文化———受众处于“被动接受”阶段2 0世纪 80年代的中国大众文化还处于萌芽阶段。 70年代末 ,随着“四人帮”的粉碎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人们从高度禁锢的思想中解放出来 ,大众文化还没有浮出水面 ,没有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