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与黄埔     
高沛之 《黄埔》2009,(1):38-39
说来真不可思议,当我还在孩提时代,便与黄埔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年,在我居住的北方一个古老的小县城,进驻了北伐军。这些军队与之前的军阀部队有很大差别:他们纪律严明,说话和气,公买公卖,不打扰百姓。有一次在我家借了十几个饭碗,过了两天竟然原数送回来了。其中一个是新的,说是打了一个赔偿的。这在过去的军阀部队是没有的。渐渐地,新来的军队与百姓的距离缩小了。  相似文献   

2.
李俊平 《黄埔》2006,(1):42-44
黄埔老前辈坎坷一生,我知道,对他们最好的回报方式,就是努力工作,不辜负他们的信任和期望。  相似文献   

3.
1938年,我考进黄埔军校十六期,入伍期间,除了军事制式教练,便学唱《军校校歌》,"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我认为,爱国主义、精诚团结便是黄埔精神。  相似文献   

4.
叶学成 《黄埔》2006,(5):30-32
自从2001年6月来到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不觉已5年有余。茫茫宇宙,浩渺时空,5年甚至算不上“弹指一挥间”,即或与我43年的工龄相比也只是八九分之一,但细细想来,这5年却是我一生中留下最深刻记忆的5年。5年来,通过学习、请教,参加会议活动,特别是接触了解了许多黄埔前辈,我感触、体会很深,最主要有两点:一是黄埔军校同学会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二是感人至深的爱国革命和无私奉献的黄埔精神。四川省至今还有健在的黄埔军校二十三期(1949年)以前毕业的黄埔同学近1800人,平均年龄高达85岁。他们许多当年都是投笔从戎、希望报效祖国的热血…  相似文献   

5.
郝一峰 《黄埔》2013,(3):11-11
每一位黄埔校友、亲属和学者在谈及黄埔精神时都会有自己的感悟和感人的经历。我真正对黄埔精神有较深入的理解,还是通过几次平凡的经历。经历一,在我刚调入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不久,参加了一次两岸黄埔校友的聚会。畅谈间,一位黄埔生情不自禁地唱  相似文献   

6.
《黄埔》2020,(4)
正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一所黄埔军校承载着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感召着一批又一批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统一自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前赴后继、继往开来。2024年,黄埔军校即将迎来建校一百周年,为纪念黄埔百年,我会自今年起举办我的黄埔情缘征文活动。首届征文活动征稿启事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熙宗 《黄埔》2013,(3):6-6
发扬黄埔精神,是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建会宗旨,是黄埔同学应该身体力行的义务和责任。什么是黄埔精神?我看应该是爱国革命!为什么说爱国革命是黄埔精神?首先,我们应该从黄埔军校的诞生说起,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时,孙中山先生视察了黄埔军校后在作报告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我们今天要开办这个学校是希望什么呢?就  相似文献   

8.
《黄埔》2020,(3)
正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一所黄埔军校承载着几代人的光荣与梦想,感召着一批又一批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统一自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前赴后继、继往开来。2024年,黄埔军校即将迎来建校一百周年,为纪念黄埔百年,我会自今年起举办我的黄埔情缘征文活动。首届征文活动征稿启事如下:征稿对象:征稿面向祖国大陆、港澳台海外黄埔同学和黄埔后代亲属,以及与黄埔军校有一定渊源的年轻世代。  相似文献   

9.
麦成坤 《黄埔》2008,(1):59-59
新年伊始,新一期《黄埔》杂志又和读者见面了。我作为黄埔同学和《黄埔》杂志的忠实读者,由衷地感谢辛勤工作的编辑们和作者们,向你们道一声:新年好!  相似文献   

10.
单补生 《黄埔》2013,(1):74-76
有一网店拍卖一黄埔证件,附有实物图片,浅蓝证皮烫印金字"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登记证",纸质128开,6页12面,内有总理遗像、遗嘱、校长近影、本校誓词、校训"亲爱精诚"、校长勉同学语等内容"。持证人照片压钢印"中央军校毕业生调查科",  相似文献   

11.
秦岭 《黄埔》2013,(3):10-10
家父秦嘉晰从黄埔军校毕业后,经历了惊心动魄、生生死死的抗战洗礼,1949年毅然在成都举兵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贺龙十八兵团。新中国成立后,家父潜心医学成为无锡一位名医,他始终保持着冰心玉洁的风骨、抱着壮志未酬的雄心,默默无闻地为祖国建设散发着余热。  相似文献   

12.
七年前,上级决定调我到省黄埔同学会工作。当时听人说这是个事情难办、出力不讨好的单位,我心里也有点七上八下。然而,当我与黄埔前辈接触后,却深刻感受到他们有许多值得敬仰的地方:每次参加集体活动,都是提前到场,而且身板挺直,颇显军人风范;面对人生坎坷,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发挥余热,坚持做促进祖国统一工作……这种老骥伏枥的执着行为和奉献精神,让我感动,使我钦佩。我逐渐认识到,能有缘与这些黄埔前辈在一起共事,是莫大的荣幸。七年来,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支持下,我做了自己该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很多体会,其中最深刻的一点…  相似文献   

13.
岁月如流水,不知不觉中黄埔建校已近100年。在临近母校华诞之际,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黄埔军校犹如一座大熔炉,4年(鲁干班→八分校→七分校→本校西安督训处)的黄埔军校生活,把我锻炼成一个拥有强健的身体、钢铁般的意志、清醒的头脑的坚强战士。故而使我面对人生重大抉择时,能清醒地明辨是非,从未被那些乌烟瘴气所迷惑,始终在思想上沿着孙总理的遗训而阔步前进;在面对生活困境时,总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和应走的道路,最终以战斗的姿态度过,从未低头。  相似文献   

14.
1942年8月,蒋介石来河西巡视,在视察完玉门油矿之后专程来到设立于酒泉城内的西北边疆青年训练班,为全体教官和学员作了短暂讲话并亲自从训练班学员中选拔了一批黄埔军校新生。酒泉边疆青年训练班缘于1938年胡宗南在西安创办的西北训练团,由于开发西北的需要,接着又在丝绸之路交通要道酒泉发展了一个分团,加之胡宗南兼任黄埔军校七分校校长,该团主要掌握在胡宗南的手中。训练班主任罗恕人就是胡宗南的嫡系和亲信。训练班以招收青年学生培养下级军官为主,同时也为各类军校选送合格的人才,其全称为“中央训练委员会西北干部训练团第一边疆青年…  相似文献   

15.
单补生 《黄埔》2011,(6):54-55
期刊在辞海中的定义是:由多位作者撰写的不同题材的作品构成的定期出版物。期刊又称杂志,是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者年、季、月顺序编号,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成册连续出版物。近年来,清末、民国以及解放区的期刊收藏已经成为收藏品中的热门。收藏界公认早期的杂志大多有很强的纪念性、学术性和资料性,具有文化含量。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17,(5)
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从甘肃省东南部重镇、古城陇西县的我家门里,走出了三位黄埔军人。这莫说在当时经济衰败、城市萧条的陇西县绝无第二家,就是在广阔的西北大后方亦属罕见。这其中的原因还得从我的祖父说起。我的祖父张和平是位爱国忧民的读书人,曾任过陇西县邮政局局长、县政府参议员,还  相似文献   

17.
正在宁夏有一位黄埔老人,名叫苏赓泉,如今已是百岁之龄,他最爱称自己是"黄埔一兵"。苏赓泉,民革党员,生于1917年8月17日,1939年11月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七分校第15期步兵科。他是一名抗日老兵,也是宁夏健在的黄埔同学中的最长者。老人百岁生日前夕,宁夏黄埔军校同学会一行人,驱车来到中卫市,为他送去祝福。苏老家住在中卫市区临街的一栋楼上,当我们敲门时,屋里早早应  相似文献   

18.
我出生于封建的农村家庭,父亲一生喜读诗书,母亲在我前清"举人"外祖父的规教下品性贤淑,常以外祖父教她的古典诗书诵教于我,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背诵很多诗文了。我舅  相似文献   

19.
黄忠汉 《黄埔》2012,(6):74-75
正值平津战役拉开序幕,由青年军二。二师推荐的包括我在内的78名“优秀生”,从苏州赶赴南京报考黄埔二十三期,经过三天考试,我和同学们终于“金榜题名”。尔后,由一位黄埔十四期的中校参谋杨镜如带领我们乘船西行。为了便于管理,杨领队将我们编成二个区队六个小队,指令我和现任安徽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的解铸分担一、二区队长。  相似文献   

20.
正我是黄埔军校七分校21期通信科毕业的学生。自《黄埔》杂志创刊后我便年年订阅从不间断,甚至有一年为了怕漏订前后订了两份。每次工作变动,多次搬家都认真爱护《黄埔》杂志,妥善保管,不使丢失或损坏。为什么我这样热爱《黄埔》杂志?因为我认为《黄埔》真实地体现了徐向前元帅题写的"为黄埔同学立言,为祖国统一尽力"这一宗旨,每篇文章都为我们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