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黄埔》2020,(2):2-3
黄埔军校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建的新型军事政治院校,被誉为世界四大著名军校之一。黄埔军校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谱写了壮丽篇章,受到亿万同胞的共同景仰,成为一代代中国人引以为荣、肃然起敬的金牌军校。  相似文献   

2.
陈予欢 《黄埔》2013,(2):103-106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理论家和杰出领袖,曾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常务委员,他在黄埔军校工作一年多时间,曾经担负军校政治教育与训练重要职责,是中共早期最先懂得军事重要性的少数几位领导人之一,他对黄埔军校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与影响仅次于周恩来,是人民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3.
《黄埔》2020,(4)
正黄埔军校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建的新型军事政治院校,被誉为世界四大著名军校之一。黄埔军校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谱写了壮丽篇章,受到亿万同胞的共同景仰,成为一代代中国人引以为荣、肃然起敬的金牌军校。  相似文献   

4.
《黄埔》2007,(3):62-62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后,为迎接革命发展,满足政治、军事人才需要,国民党中央决定设政治训练班,后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政治科。建校时全名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0月2了日宣布成立,将黄埔第五期政治科学生移往武昌就读,同时向全国招收新生。1927年1月,黄埔本校第五期炮兵、工兵科学生陆续到武昌学习。1月19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该分校在所有分校中规模和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黄埔》2016,(4)
正四分校原为广州分校,是在广州燕塘地区广东军事政治学校的基础上创办起来的。1927年,因黄埔军校官生日聚,校址偏小,于是在广州燕塘训练军校第7期入伍生,后粤系军阀陈济堂设教导队于此,再扩充教导队为第1集团军军事政治学校,不久易名为"广东军事政治学校"。1937年,时为第4路军总司令的余汉谋接管该校,自任校长。同年秋,中央命令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分校,蒋介石令陈诚、陈芝馨分任正、副主任,并于8月15日正式接收,10月12日正式开学。1938年1月,广州分校奉命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校址也先  相似文献   

6.
说起黄埔军校,人们自然想到它在广州。其实武汉也办过黄埔军校,虽为分校,其规模一度与本校相当,这里也走出一大批优秀的中华儿女,值得人们永远怀念。孙中山先生首创的陆军军官学校穴后更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雪,校址在广州东郊的黄埔长洲岛上,一般人习称它为黄埔军校。东征时期,黄博军校两度在潮州办分校,后在南宁建分校。北伐军光复武汉后,又在长沙、武汉创办分校。在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邓演达和著名共产党人恽代英的领导下,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穴后亦改称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雪继承和发扬了黄埔军校的革命传统,不仅成为当时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9,(4)
正黄埔军校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建的新型军事政治院校,被誉为世界四大著名军校之一。黄埔军校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谱写了壮丽篇章,受到亿万同胞的共同景仰,成为一代代中国人引以为荣、肃然起敬的金牌军校。  相似文献   

8.
以知识军事为特点的新军事革命 ,对军事人才素质提出了不同于工业化时代的更高要求 ,军校是培养新型的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基地 ,传统的军校教育面临巨大挑战 ,必须从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等诸多层面上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全面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陈予欢 《黄埔》2015,(2):62-65
万耀煌是民国著名军事教育家和理论家,先任陆军大学教育长三年,后任成都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四年,对于军校教育及民国军事教育多有建树。辛亥首义,革命先驱万耀煌(1891—1977)又名奇,别字武樵,别号砚山老人,湖北黄冈人。1891年3月13日,生于黄冈县城关镇。两湖师范附属高等小学堂、湖北陆军特别小学、武昌陆军第三中学第1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步兵  相似文献   

10.
凤介生 《黄埔》2014,(2):78-81
正1926年两广统一后,李、白、黄派人到广州学习黄埔军校办学模式和经验,双方协商后由军委会决定在南宁创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简称南宁军校,以李宗仁为总负责人,此后双方无实质往来。南宁军校共办八期,第一任校长俞作柏系李宗仁任命,此后历任校长均由广西当局任命,白崇禧兼任过其中四至八期的校长。从办学开始,南宁军校就拥有自己的校训和校歌,不采用黄埔本校的校训和校歌。南  相似文献   

11.
《黄埔》2017,(2)
<正>黄埔军校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建的新型军事政治院校,被誉为世界四大著名军校之一。黄埔军校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谱写了壮丽篇章,受到亿万同胞的共同敬仰,成为一代代中国人引以为荣、肃然起敬的金牌军校。在黄埔军校的发展历程中,基于形势发展和革命斗  相似文献   

12.
《黄埔》2019,(3)
<正>黄埔军校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建的新型军事政治院校,被誉为世界四大著名军校之一。黄埔军校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谱写了壮丽篇章,受到亿万同胞的共同景仰,成为一代代中国人引以为荣、肃然起敬的金牌军校。在黄埔军校的发展历程中,基于形势发展和革命斗  相似文献   

13.
《黄埔》2017,(4)
<正>黄埔军校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建的新型军事政治院校,被誉为世界四大著名军校之一。黄埔军校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谱写了壮丽篇章,受到亿万同胞的共同景仰,成为一代代中国人引以为荣、肃然起敬的金牌军校。  相似文献   

14.
谭安利 《黄埔》2011,(5):42-44
我的母亲谭珊英与黄静汶于1926年11月一同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黄埔军校第六期),成为亲密战友。大革命失败后,武汉军校女生队提前毕业,母亲返回长沙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继续就读,1929年冬毕业。1930年春,母亲曾在上海与黄静汶见面,此后相互失去了联系。  相似文献   

15.
《黄埔》2020,(1)
正韩汉英将军早年供职粤军,注重军校教育与训练,历任广西军事政治学校步兵科上校科长、教育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广州分校副主任、主任,历经第12至19期近7年,先后训练数万学员,为华南抗战培训与储备军事人才,作出杰出贡献。在粤军中奋起韩汉英(1897—1966)别号平夷,别字辱夷,广东文昌人。1897年2月6日(另载民国前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17,(2)
正黄埔军校十分重视政治教育,培养军人的政治忠诚度。由军校秉承军事与政治并重的教育理念所决定,黄埔军校报刊不同于一般的地方普通报纸,它担负着政治宣传、革命理念灌输的特殊使命,在军校里的地位和作用绝不一般。所以,对黄埔军校报刊的研究有着特别的意义。近年来有许多涉及黄埔军校报刊研究的文章发表,对黄埔军校历史上发行过的报刊杂志进行研究,包括出版过哪些报刊杂志,发行范围、时间和经过,编辑人员,特色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16,(1)
正在中国人民与日寇浴血奋战的过程中,黄埔学生到底起着怎样的作用,已有很多评述。我们仅从当时中央各军校毕业生调查处负责人黄雍的工作这一斑,来窥探黄埔学生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这一全貌。抗战期间中央各军校毕业生调查处(人们也称其为"黄埔军校毕业生调查处"),隶属于军事委员会(后改隶军政部),在各省、市、军、师设分处,分处负责人由中央处聘任。中央各军校毕业生调查处负责组织、登记和考核  相似文献   

18.
《黄埔》2017,(3)
正戴季陶是中国国民党首席理论家,黄埔军校首任政治部主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复校南京时再任校本部政治训练处主任,广州黄埔本校改称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时仍发表他为政治训练处主任,他还曾任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主任,20世纪30年代有关党国、军校政治教育训练决策导向皆集其身。嗣后连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7至第22期校务委员会委员,是文官续任黄埔军校校务委员最长者。长期以来缘于朝野党派歧见,对其在黄埔军校政治教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10,(6):41-41
黄埔军校教导团第一团成立。 黄埔军校酝酿成立教导团,最早应始于1924年7月为保卫广东革命政府不被推翻。7月1日,军校成立革命军事研究会,凡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都是会员,每月开会一次,会纲中就有革命军成立之计划和革命军成立的编制之研究等内容。关于革命军的规模,孙中山接受了苏联顾问的建议,决定在军校先建立两个团的联军,然后再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和我国宗教事业的发展,军校青年学员与宗教和宗教文化有了较为广泛的接触。宗教文化作为社会思潮的重要方面,对军校学员的影响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怎样对青年学员加以正确引导,成为加强军校学员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四有”人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