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安七子是我国文学史上七颗璀璨的明星,他们的诗歌、赋、散文的熠熠星光虽历经千年而愈加辉煌的原因在于建安七子作品中的时代共性与人文光芒。文章将从建安七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入手对建安七子作品的共性加以分析,以期对后世研究提供进阶之级。  相似文献   

2.
建安时期,是中国诗歌迅速发展的时期,建安诗人在中国诗歌发展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建安诗人对音乐情有独钟,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也形成了较高的音乐修养。  相似文献   

3.
三国时期曹操的用人之道,概括起来就是“唯才是举”、“得策辄行”。“大用者不务细行”。正因为曹操坚守了这个原则,所以手下英雄倍出,谋士如云。  相似文献   

4.
孟春 《人事天地》2008,(1):13-13
官渡之战,袁绍以众击寡,却遭曹操痛击,他还来不及反攻,即溘然长逝。尽管如此,袁谭、袁尚兄弟把持的袁家军根基尚在,究竟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相似文献   

5.
曹操三题     
多疑与诚信“一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名俗话,直到今日,使用频率仍然很高。倘若指的是高兴的事,人们便会指着那刚到的“曹操”,哈哈地笑上一阵。若是凶险之事,这里面则潜伏着一种神秘的恐怖和杀机,叫人不寒而栗。什么原故呢?我想,此必为读者对曹阿瞒的多疑滥杀、防不胜防的印象刻骨铭心所致。曹操的多疑,造成惨案而令后人扼腕不已的有两件事。一件是杀华陀。华陀医术之高妙,世所罕有,尤其是外科手术。“若患五脏六腑之疾,药不能效者,以麻肺汤饮之,令病者如醉死,却用尖刀剖开其腹,以药汤洗其脏腑,病人略无疼痛。洗毕,然后以药线缝口,用药敷之…  相似文献   

6.
李德顺先生在《21世纪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趋势》这篇论文中提出人类思维方式在四个方面发生变革,即关注“关系思维”,“主体思维”、“多向思维”、“动态的变革思维”,本文从这四个方面一一入手,谈了这种变革的思维方式对文学研究思维改进,以及对看文学对象的角度、对文学价值的评价等方面启发。  相似文献   

7.
巩琦 《工会论坛》2009,15(2):157-158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既受消费主义的包围和冲击,又被数字化传媒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双重互动关系。探索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文学与艺术在消费时代将如何开掘新的生存空间以及如何担当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者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在其发展中所蕴涵的对某些文学陈规的破除和新文学观念的建立,客观地反映了网络文学的存在和研究的价值。只有以现代性姿态立足现实,超越传统,才能建立起真正有利于文学发展的时代文学观,让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变异中共同提高,更好地促进文学的发展。要通过构筑适应网络文学发展的机制和审美规范,建立网络时代开放、宽容的文学观,使网络文学从价值上实现文学的审美本质,成为传统文学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曹操形象阐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的结合,主要从艺术创造的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即材料的选用、幻想虚构以及情节。  相似文献   

10.
客家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历史的风云际会使它与中国革命走到了一起,为中央苏区文学的孕育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客家文学从内在精神、创作队伍到艺术表现手法等多个方面为中央苏区文学提供了借鉴或支持,是中央苏区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为中央苏区文学的孕育、发展与繁荣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曹操首先是一位政治家,其次才是文学家和诗人.曹操现存诗歌约三分之一都表现了为实现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主题,并反复阐明了"我无野心"的意愿.尽管曹操"我无野心"的表白并不完全出自内心,但他忧国忧民、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气度,不失为一个具有远大政治理想抱负的时代英雄所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于中国新世纪文坛所出现的"文学第三世界"与"底层文学"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学现象,考察与辨析它们各自的理论渊源及其出现之时所处的社会语境与文化缘由,分析在当前中国市场化、商品化的文化语境中底层文学与文学第三世界给新世纪中国文学带来的种种新的质素与文学可能性,并进一步揭示了其理论倡导与创作实践中所出现的某些偏差与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爱国的文艺工作者以笔为武器、以文学活动为战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他们用创新的文学实践“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信念,宣传、动员、组织民众,为凝聚全民族的抗战力量发挥了粘合剂的作用。抗战文学的“中国化”、“民族化”迅速转化为文学界的心理定向。它虽然从理想轨迹“歧出”,但在总体倾向上受过“五四”新文学的洗礼,仍旧行进在文学的民族化与世界化之间,其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的文学现代化。它过分倚重抗日救亡的政治向度、偏重文学的宣传功能和动员功能而忽视了文学的自身建设、个性解放的启蒙思想和弱化国民性批判的意识。抗战文学以时代的号角定位于历史的高格。那个时代的文学虽然显得粗糙,但展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不畏强暴的精神。抗战题材的文学将不断激励中国走向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浸润,因此我们应运用文学阅读的手段来影响、感化和塑造青年学生,用文学来充实其精神世界,培育其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使其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文化活动是从翻译介绍法国文化开始的;鲁迅在他的一系列杂文中,联系中国现状,对法国许多文学大师进行了评价;鲁迅与法国作家又有很深的文学姻缘。鲁迅与中法文学交流是一个重要而研究尚不得深入的课题,从中可折射出法国文学对中国的影响,也为全面评价这些作家提供异域的文化参照。  相似文献   

16.
如果把由人与人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比作地球,文化就像覆盖在地球表面的大气,了无踪迹但又不可或缺,文学则犹如空气中的臭氧分子,是构成文化的成份之一,它的存在与否虽不会对社会构成直接威胁,但长远看来,缺少了文学的社会也许不会像今天一样的精彩。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研究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时,文化的重要地位不能被忽视。在文化的大背景下,文学与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调整了彼此之间的位置与距离,并在不断地摸索中共同前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搜集资料、提供查询线索、避免重复劳动、标点及注释文学史料、古籍考辨、辑佚校勘、编纂书目、为初学者指引门径等八个方面探讨了书目在中国文学研究中的作用,以提高学术研究中对书目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法制文学具有推广法制观念、普及法律常识、树立典型形象、打击犯罪意识、探究犯罪根源、改善现行法制的独特功用。法制文学阐法释义、惩恶扬善、净化风气的核心目标实质上就是法律思维的培养,即培养人们根据法律的原则、法制的规范、法治的精神,运用法律理念、法律语言、法律逻辑来思考、分析、解决社会问题。通过《法制文学》课程的开发和应用,重点培养学生的法制思维与高尚品格,提高公安人才的综合素质,这对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理论深厚、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公安专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公安工作的成效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马英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3):140-140,142
本文向读者揭示了现代社会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现状,展示了生态文学的内涵、发展及意义;继而从生态文学研究的角度,剖析了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长期处在宗法式农业经济的社会形态里,史官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这对中国文学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行程起到了重要的定位作用,以致中国文学从观念到体制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性。一方面,史官文化以社会政教人伦为本位,崇尚立德保民,它在价值导向上规定了中国文学尤其注重政治教化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史官文化自身的学术包容性,使得中国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文学与非文学因素相互交织的状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杂文学体制。此外,史官文化还促成了中国文学所特有的文学史观的孕育和萌生,即将文学的历史发展与时代政治的兴衰密切联系起来考察,从史的角度追溯文学源流与圣王之道的关系,以确立文学的政治教化统绪。可以说,中国传统的文学、文学观、文学史观和文学体制,无不显现着史官文化理性精神的涵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