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作为湖湘文化传承地和见证者的系列地方书院中,平江的天岳书院,它的历史绝对算不上悠久,比起岳麓书院来晚建了九百多年。作为书院,天岳书院确实没有什么亮点,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然而,就是在这个不起眼的书院里,发生了许多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书院烙上了深深的红色印记,造就了天岳书院永远的光荣,于是,今天的天岳书院成为了一个历史不应该忘记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正>步行在位于大连瓦房店市的复州古城中,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座千年古城在夏日的阳光下悠然自得,似乎在向每一位到访者静静讲述着它风华绝代的前世今生。复州城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老城,横山书院是这座老城中最重要的文化地标。虽然辽南天寒地荒,又经过一场场战争,一次次掠夺,横山书院还是幸运地保存了下来,与铁岭银冈书院一起成为东北地区仅存的两座书院,让辽南的乡土有了文化厚度。  相似文献   

3.
王建柱 《党课》2014,(19):114-117
这里是我国规格建制最高的园林式公墓。在苍松翠柏之间,一座座墓碑,一段段碑文,犹如一部无声的中国革命史,展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近年来,炎陵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开展“光盘行动”,大力整治浪费之风,取得了显著成效。弘扬传统美德,营造勤俭节约氛围。上古时代,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在今湘东一带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开启中华文明之先河。上世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酃县(今炎陵县),组织实施了水口决策上井冈、连队建党、插牌分田等一系列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重要事件,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5.
岳麓书院、石鼓书院、渌江书院、濂溪书院、安陵书院、石山书院……一座座书院,如闪烁的繁星,点亮湖南历史长河的苍穹;如星星之火,燃起湖湘文化的熊熊大火。在这绵延千年的书院,我们仿佛能听见张栻、朱熹开坛会讲,弦歌历经千年而不绝;仿佛能看见近代以来,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6.
黄春平 《新湘评论》2014,(18):60-61
落成于1996年9月的"知青阁",耸立在炎陵县城西湘山之巅,这是全国第一座知青纪念建筑。作为一名在农村插队落户三年并参与知青阁筹建、知青故乡行筹备工作的老知青,刘时雨对这座凝结7000多名来炎知青蹉跎岁月的建筑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七千知青入炎陵"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是毛泽东主席1968年底所作的"最高指示"。因此,很多人认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1968年,而"炎陵县在1963年就开始接受城里知青"插队落户",从炎陵知青阁就可以知道这个情况。"刘时雨说。  相似文献   

7.
杨必军 《湘潮》2010,(6):44-45
<正>1934年12月11日,中央红军长征途经湖南通道并占领该县城(当时县治位于县溪)。12日,党中央在通道恭城书院召开通道转兵的临时紧急会议。会议通过了毛泽东提出的放弃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贵州进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通道转兵已载入中国革命史册,会议旧址恭城书院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相似文献   

8.
正清朝年间,青海设有三川书院、青海书院、凤山书院、河阴书院、崇山书院、五峰书院、泰兴书院等。凤山书院是清代远近闻名的河湟地区"四大书院"之一。凤山书院位于青海乐都,原名乐都书院。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县何泽著建于碾伯城西隅,旋废为圃。道光二十一年(1841)知县冯爔重建于城东厢文昌宫旁,因其地背倚凤凰山,乃更名"凤山"。前为厅舍,古树荫翳,花竹丛植;后为圃,榆杏交柯,环境幽美。凤山书院以书院为"国家培才之地",招收汉、土、藏、回等民族学生,延请名师授课,敦勉弟子"习诗书,亲师友,励名节",采取讲学结合  相似文献   

9.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主峰为五指峰,海拔1586米。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峻,有大小峰峦500余座,最高峰2120米,很多座山峰都在海拔1000米以上。1927年秋,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因而井冈山被称为"革命摇篮"。在  相似文献   

10.
王金波 《党史纵横》2014,(11):59-60
正朱、毛井冈山(宁冈)会师作为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重大事件广为人知,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升温,位于井冈山砻市的井冈山会师纪念馆(龙江书院)成为井冈山红色之旅的必游之地,越来越多的人将井冈山会师纪念馆误认为是朱德、毛泽东会见和会师的地点。事实上,朱、毛第一次真正会面、会师的地点是在与砻市一山之隔的湖南酃县(今株洲市炎陵县)的十都圩。1927午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湖南省委常委毛泽东,根  相似文献   

11.
一篇脍炙人口的《爱莲说》,千百年来让世人难以忘怀,也让周敦颐为官著说、传承理学的湖南汝城多了座近千年的书院——濂溪书院。经过千年风雨沧桑,为纪念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而建的濂溪书院,至今仍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12.
来龙巷     
<正>清光绪年间,来龙巷与柴家巷(今邹容路下段)交界处有一座旌表明代成化十九年(1483年)廷试第二名(亦称榜眼)刘春的牌坊,上面雕刻有两条龙和"来龙进宝"四字,来龙巷因此得名。重庆城较早的书院设于来龙巷。1893年,重庆知府王遵文在来龙巷建立渝郡书院。1897年,东川书院分置致用书院,1901年,致用书院又分出算学书院(亦称经学书院),设于来龙巷。1906年,重庆知府高增爵在来龙巷创办了重庆最早的高等学堂——重庆公立法政专门学堂(1916年并入四川省立法政专门学校)。1929年,由杨一  相似文献   

13.
1942年5月10日,腾冲陷落于日军之手,许多地方户户空室、村村闭门。两年后,中国远征军以巨大的牺牲为代价率先光复腾冲城。但此时的腾冲城早已山河破碎,满目焦土,所剩房屋没有一栋可挡风避雨,甚至每一片树叶都弹痕累累。2013年8月15日,在来凤山下、叠水河畔一座拔地而起的建筑——滇西抗战纪念馆,记录了这段悲壮的历史。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该馆内所有的抗战遗物都是由一个人凭借一己之力,奔德宏、保山、缅甸等地寻访而来的,这个人就是段生馗。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1,(13):116-117
2011年的遵义古城,一座二层建筑前人来人往,但嗜杂的人流声依然掩盖不住里面那穿越70多年时空传出的争论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命运,就在此发生了改变。我们转移到哪里去!934年10月10日,中央苏区的红军在丧失了大部分根据地后,最终决定放弃中央苏区,进行军事转移。许多红军战士心中充满了悲壮:他们不知道,这条路会通向哪儿?他们也不知道,此行将成为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相似文献   

15.
湖南怀新高速公路管理处耗资数千万元,修建占地200多亩的管理处工作区,还修了一座被称作镇压舞水河妖的镇妖塔。当地官员辩称,它是一个反映少数民族风情、提升当地形象的侗族鼓  相似文献   

16.
在首都北京,沿长安街西行约15公里,有一处瞻仰、凭吊革命先辈的特殊景观,这就是八宝山革命公墓。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我国声名最著、规格建制最高的园林式公墓。墓园内古树参天、幽静典雅、庄严肃穆。在苍松翠柏之间,一座座墓碑,一段段碑文,犹如将一部中国革命史静静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相似文献   

17.
《党的建设》2010,(10):44-44
书院始创于唐代。开元六年(718年)设丽正修书院,十三年改称集贤殿书院,置学士,掌校勘经籍、征集遗书、辨明典章、备顾问应对。大顺中江州陈氏立东佳书堂,亦称义门书院,供子弟修学。贞元中,李渤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南唐时,就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称为庐山国学。宋初改称白鹿洞书院,为当时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由于政府支持鼓励,书院大兴。元代全国有书院二百多所,路、州、府皆有,开始成为科举预习场所。明代由于书院在讲学中多议朝政,屡遭禁毁。清代书院发展至数千所,多以应举为目的。废科举后,大多改为学堂。  相似文献   

18.
正沿北京长安街西行约15公里,有一处瞻仰和凭吊革命先烈的特殊景观,这就是八宝山革命公墓。陵园内古树参天,幽静典雅,庄严肃穆。在苍松翠柏之间,一座座墓碑,一篇篇碑文,犹如一部中国革命史展现在眼前。周恩来:要为在战争年代牺牲的同志们找一块永久的栖身之地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日理  相似文献   

19.
周婷 《湘潮》2023,(2):46-47
<正>南岳衡山上,有一座古朴、典雅的书院——邺侯书院,该书院门口一处石刻上,刻有《登衡山邺侯书院》诗一首,其中最为人称颂的是尾联:“犹有邺侯遗迹在,寇平重上读书堂。”诗中充分展现了令人热血沸腾的抗战豪情和决心。而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名扬四海的郭沫若。  相似文献   

20.
烽火天福山     
70年前,天福山起义打响了胶东人民抗日救国的第一枪,创建了胶东第一支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在中国革命史上耸立起一座巍峨的丰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